入华5年仍“水土不服”的美国最大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终于决定关闭自有品牌门店。
早报记者昨日获悉,百思买在上海的三家门店今日将一同关闭,这意味着首家进入中国的外资家电零售巨头开始走上收缩战线。
知情人士透露,百思买昨日下午召开了高层会议,在会议上宣布今日将关闭在上海的三家门店,即正大广场店、位于仲盛购物广场的莘庄店以及位于第一八佰伴商圈的新大陆店。据悉,百思买未来2-3周内可能还将关闭剩余门店,甚至计划出售位于徐家汇区域的自有门店,但至截稿时,这一消息并没有得到百思买官方证实。
昨晚8点,早报记者来到百思买正大广场店,店内仍有不少顾客在试用、选购产品,工作人员还在为顾客办理会员卡。一位年轻的百思买工作人员告诉早报记者,昨日下午高层会议之后,他们已经获得了关店的消息,但是并不知道具体关闭哪几家门店,22日上午他们来上班时才会清楚到底关闭哪些门店。据这位员工介绍,每月21日正好是他们结算工资的日子。
百思买正大广场店的员工透露,他们基层员工的工资很低,“每月到手的钱才1400多块,公司的补偿方案是工作一年赔偿一个月工资,二年赔偿二个月工资,三年赔偿三个月工资。”据介绍,正大广场店大约有一百多名员工,三家门店加在一起可能有近400名员工。该人士分析,关店的原因可能是承受不了高昂的租金。尽管他们已经获悉可能关店,但昨晚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热心为顾客提供服务,继续为顾客办理会员卡,“你可以在徐汇店使用,那是自有门店,应该不会关闭。”
亦有知情人士透露,百思买今后的发展重心可能会转移到五星电器上,因此自有的百思买品牌可能就此走上收缩路线,徐汇店亦有可能出售。
2006年,通过收购江苏五星电器,百思买正式进军中国家电零售业。其后,它在中国采取了百思买、五星双品牌运作模式,五星依然按照内资家电零售商的模式——主要向供应商提供租赁场地进行运营,而百思买则采取国外方式——自行买断商品进行运作。
据了解,五星电器近年来发展不错,今年将会有更具雄心的发展规划。但是百思买自有品牌的发展却未寻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据悉,目前百思买在国内只有8家自有品牌门店,其中上海开设了6家门店,此次相当于一次性关闭了上海一半规模的门店,另外2家分别在杭州和苏州,目前还不清楚是否也会同时关闭。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造成外资家电零售商在华“水土不服”现象的背后原因,其实是谁掌握主导权的问题。该人士介绍,在内资家电卖场内,家电供应商通过租赁场地、派驻促销员掌握了大部分主导权,而外资家电零售商则通过现金买断获得整个卖场的主导权,后者的这种方式本应是商业的本质,但在中国采取,这会让绝大部分二线品牌供应商不敢与外资合作,最终的结果便是目前的现况——外资家电零售商的卖场变成一线品牌的天下。
- 该帖于 2011/2/22 9:52:00 被修改过凤凰网科技讯 2月22日上午,百思买向员工宣布了遣散消息,今起关闭上海6家门店,这家入华5年的美国最大电子产品零售巨鳄终于将战略收缩路线发挥到极致。
另有消息称,百思买将全部退出中国,明天开始遣散所有员工,但五星电器高层基本不变。
资深IT专家李易在其微博中也进行了爆料,“目前百思买中国区高层及员工正在店内开会,据说气氛紧张。因发现有大批媒体围观,百思买店内已开始用海报纸封店,原本透明的百思买已被遮的严严实实。”
今日上午,某媒体人通过微博透露,“上午9点,百思买正在向员工宣布遣散消息,今天起上海的6家门店正式关闭,其在杭州、苏州各有一家。”
之前,百思买曾经回应“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这个说法不属实,百思买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不会改变”。
关于百思买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国美相关负责人向凤凰网科技表示,不对此消息进行评论。
百思买在2003年进中国开设上海办事处。2006年6月,百思买以1.8亿美元收购当时国内第四大电器连锁企业江苏五星电器75%股权;2007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以“百思买”品牌命名的第一家店;2010年,百思买先后在苏州和杭州开店。
业内有资深人士认为,造成外资家电零售商在华“水土不服”现象的背后原因,其实是谁掌握主导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