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客单价*客流量-销售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
1 降低销售成本,相对很难了,可以通过先进进货、缩短账期、统一采购等手段一定程度降低。。
2 管理成本,管理费用等这基本是不能变化的。
3 人力成本,相对来说变化的可能性也很小,甚至随着当地收入水平提高还会增加,不过可以雇佣短工合理调整班次降低一点。
4 客流量增加,说难也不难,不过客观条件是前提。如果过客就很少,那谈不上有什么提高手段,要提高是需要综合手段实现的,提高商品品质,完善品项,完善陈列,改善卫生,合理调整价格(未必降价是唯一途径),有效的促销手段,亲切的服务质量等。
5 客单价,严格说是变化不了多少的。要说手段,可以尝试:产品品项(增加一些对路的产品),时段促销等。
另外说明一点,便利店不能象超市那样一个促销销售额就上去了,便利店相对其他业态,销售是相对最平稳的业态了。因此销售如果突然忽高忽低,就是不正常的了,相对很稳定才是正常的。
我的回答是:
“提高周转率”!
———尽全力做到低库存,努力提高周转率。前面所说的“成本控制、毛利提高、品项调整、提升人流、提升客单价、关联陈列、增值服务、促销等等归跟到底都可以用“提高周转率”来概括和终结。高周转就意味着低损耗,低成本。在成本一样的情况下,高的周转与低的周转其成本是完全不同的。即使在不提高营业额的情况下,高周转的店成本一定更低。如果把核心放在如何提高周转率上做文章,结合各位前辈的具体经验办法,店铺营运水平和效率一定会有大的提升。只要做到这些,增加便利店的收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如何提高周转率?
———知名零售业主要靠以下两点;1、精细化管理。2、价格策略。通用的办法是平价策略(平价策略不是简单的低价策略,是让目标消费者整体感觉平价)。举几个例子,沃而码,家乐福、宜家、戴尔等。有人会说,我觉得他的东西价格并不低,这个可以这样解释,我只说是目标消费者,也说是整体感觉,不是针对你个人来说的。
是不是纸上谈兵?
———不是。大部分的优秀企业是这样做的。欧美的企业更重视赢利模式创新,但不管怎么去创新,核心的东西,商业的基本原则(譬如互利原则、平等交易原则)几千年来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大的企业也是从小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所以小小的便利店也是适用的,关键是你要有决心去坚持基本原则,虽然开始困难很大。
我没有给出你具体的办法,有两点原因,一是我认为坚持核心原则,独立思考更重要。二是这些具体办法联商论坛里面已经很多了,另外我也不在行,你完全可以自行参考并实践之。
期待能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