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称,方案之所以被否决,是因为参加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和网络投票的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383人,代表股份总数为1.32亿股,占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59.81%,未达到“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包括股东代理人)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2/3以上同意”的要求而未获得通过。
稍早前,深国商曾于1月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有限公司拟向平安信托及金融机构申请总金额不超过14亿元的借款,主要用于偿还深圳融发于2011年6月向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总金额为12亿元的借款及补充日常营运资金,做好皇庭国商购物广场项目开业前的装修和招商工作。
另外,在借款公告发布的第二天,深国商1月19日公布了其2011年业绩预告。2011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亏损9826.4万元至12577.8万元。公司解释称,亏损的主要原因系公司主要项目皇庭国商购物广场还处于投入期,尚无收益。
资料显示,这已是深国商连续两年业绩报亏,2010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770.97万元。目前看来,深国商将无法摆脱被*ST的命运,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该借款议案中途夭折,公司流动性紧张状况恐难在短期内缓解,这将给公司旗下主要项目皇庭国商购物广场的未来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记者了解到,上述议案被否主要是茂业系等多位重要股东投下了反对票,他们的理由是对晶岛项目高昂费用与借款用途等细节存在质疑,“如这次融资额又增加了2亿元,等于说晶岛项目开业前的装修及准备的预算从1.8亿元增至近4亿元,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还在增加?”
对此,深国商相关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会时股东们对费用有些歧义,我们也没有介绍清楚:4个亿是开业前的总费用,包括装修,约2亿;包括招商推广、营销费用,就要1个亿;还包括对原有设计进行变更、改善等费用;还需预留一部分以备不可预见费用。”
此外,上述股东还对深国商近年来的资金用途明细、与大股东在租用房产等方面的关联交易等问题提出质疑。但归根结底,股东以及市场对深国商最大的质疑抑或期盼,仍是其久拖难决的晶岛项目开业日期。
回查资料,晶岛项目一直系深国商核心资产。公司日前预计2011年净利润约亏损9826.4万元至12577.8万元,亏损主因正是晶岛项目还处投入期,无收益。必须一提的是,这已是深国商连续两年业绩报亏。
如今融资议案被否,是否会对其开业进度再次造成影响?记者昨日赶赴项目现场,发现装修工作在正常进行,不过从进度看,恐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开业。
对此,深国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目前正在积极与各方沟通,暂时还没有其他成熟的融资方案,但由于资金上的压力,公司或许会考虑其他融资计划。“如果最后在融资方面出现延误情况,肯定会对开业进度造成影响,但公司所做一切都是为力保项目年中开业
茂业百货系代表当场质疑 深国商14亿借款议案被否
原本是一次普通的审核借款议案的股东大会,却吸引了深国商(000056)(000056,前收盘价15.07元)近持股半数股东的现场参与。会议整个过程更是“火药味”十足,一位股东事后回忆到,从小股东到二股东,纷纷“上阵”发难,矛头直指公司实际控制人郑康豪。
不出意外,两项借款议案均未通过。没了这14亿元的“救命钱”,深国商资金链是否会断裂?这场股东大会为何会吸引如此多股东去现场?上市公司又如何犯众怒?现场又到底发生了什么?
黄茂如代表当场质疑
昨日,深国商在深圳黄庭V酒店27层会议室举行股东大会,审议深国商控股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以下简称融发公司)拟向平安信托及金融机构申请总金额不超过14亿元的借款,主要用于偿还融发公司于2011年6月向建设银行(601939)深圳分行总计12亿元的借款及补充公司日常营运资金,做好皇庭国商购物广场项目开业前的装修和招商工作,并提供担保的议案。
会场坐得满满当当,“今天来的人不少,比我前两次参加股东会时人数多多了。”有股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慨到。
除现场董事会成员和公司高管围坐中心桌外,还有大量中小股东列席旁听。据深国商董秘曹剑介绍,此次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人数达到了42人。
一场原本简单的审核借款议案的股东会,出席股东持股数居然高达公司总股本的45.41%,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极低,不足15%。也无怪众多股东会参加深国商此次临时股东大会,事实上,过去两年公司均亏损超亿元,“戴帽”已是必然。
股东心中的“火药”在曹剑宣布股东自由提问之后被迅速引爆。
一名叫周迪的股东当面质疑公司连年亏损,并向董事长及独立董事等高管发放自己整理的公司近年公告及点评,然而突然冒出两名彪形大汉阻止其进一步发放材料,双方则险些引发肢体冲突。2011年半年报显示,周迪持有深国商股份为300.41万股,为公司第八大股东。
迟迟不能开业的“晶岛”项目、不断增加的贷款额和连年巨亏面临退市的风险都成为众多股东心中不能解开的心结。众多股东接连发难,质疑公司高层经营管理不善。以短期贷款替换长期贷款、高息贷款替换低息贷款的行为也是频频遭受质疑。
就在股东会快结束时,一名女士向公司管理层提出三项质疑,为何晶岛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晶岛项目所花费资金究竟去了哪里?公司与大股东的关联交易作何解释?其发言称,“我们也是做商业地产的,普通的外墙是1000多元一平 (米),好的是3000多元,一般1万多平方米,增加额也就是2000多万元,请解释为什么还要增加2亿元。贷款利息从7.5%左右抬高到了11%甚至16%,但是没有看到任何收益,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关联交易,公司目前办公的写字楼租用的是大股东的,这种关联交易怎么解释?”据周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该名女士是二股东茂业系黄茂如的代表。
对于以上质疑,郑康豪表示,“项目没有多花钱,所有资金都是按照专款专用,而且现在需要这些资金保证晶岛项目正常开业。”总经理陈小海则称,“有关关联交易公司已有公告。”
总经理:晶岛项目年中试营业
据了解,深国商董事长郑康豪曾在此前召开的股东会上表示,2亿元就能满足晶岛项目的精装修、招商和管理费等资金,满足资金的需求,对晶岛的开业和整个公司的发展非常关键。事实是,此次股东会,郑康豪再度表示,再贷款2亿元对于公司和项目至关重要。
对于晶岛项目,深国商高层曾宣称,2012年初约3月或4月份即可试营业,7月份可正式营业。然而此次股东会上,总经理陈小海则表示,“初步预计,晶岛项目将在7月或8月份试营业。”
昨日晚间深国商公布了会议结果,方案被否决,参加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和网络投票的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有383人,代表股份总数为1.32亿股,占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59.81%。
其中参与现场会议的有42人,代表数为1亿股。其中A股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22名,代表数为3901万股。而会议两项议案均未通过。《关于拟同意融发公司向平安信托借款并提供担保的议案》,A、B股合并,共有6884.24万股赞成该方案,占比为52.10%;反对的为6250.40万股,占比47.31%;议案二,为《关于拟同意融发公司向金融机构借款并提供担保的议案》,最终赞成比例为53.46%,反对的为46.05%。根据深国商公司章程规定,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股东通过方能批准,所以深国商的两项议案均遭到了否决。
目前深国商连续两年亏损,将无法摆脱被*ST的命运,有参会股东表示,“公司2010年亏损1.68亿元,2011年亏损1.26亿元,公司即将被*ST,即使是2012年也看不到公司能够扭亏为盈的可能,公司是否会退市成为(问题的)重中之重。”
记者查阅深国商[17.21 -1.32% 股吧 研报]历史资料得知,晶岛购物中心项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其原计划3年建成开业,定位为中高端城市综合购物广场。
2012年2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深圳市民中心的晶岛购物中心,此时的晶岛已经更名为“皇庭广场”。
“长期未能开业,我们在招商的过程中无法给客户解释,晶岛更被认为是一个烂尾工程,所以就在皇庭地产入主深国商后,改名为皇庭广场。”曹剑告诉记者。
自2008年,深国商遭遇同为百货业态的“茂业系”举牌至今,本报记者已经数次实地探营晶岛项目。2010年初,晶岛项目宣告完成主体建设,进入精装修阶段,时任董事长的李锦全告诉记者,2010年中秋肯定可以开业。
“(把晶岛)打造成高端购物中心,就拿外墙玻璃来说,国内的很多厂商试验后都表示达不到设计要求,所以我们从国外进口。”曹剑曾告诉记者。
时隔两年,改名后的晶岛依然在“精装”阶段,而当时进口的玻璃外墙已经被拆除,“股民不理解晶岛的精装费用花在哪,实际上,从皇庭入主深国商后,所做的努力超过了任何一届深国商的大股东,解决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办理房产证,并更改设计。以外墙来说,原来的粉色玻璃女性化太强,不符合晶岛定位。”曹剑表示。
曹剑告诉记者,实际上4亿元的精装费用是郑康豪误解了,“他只是从财务总监那得知开业还需要这些钱而已,这里包括财务费用、人员管理费用、广告宣传费用以及精装费用等。”曹剑表示。
在股东大会现场,郑康豪信誓旦旦表示,2012年2月底完成外墙脚手架拆除;4月份商户进驻装修;8月底正式开业。
记者在晶岛看到,外墙脚手架正在进行拆除工作,内部则正在进行通风管道安装,电梯安装已经预留好了位置。而与晶岛项目相配套的市政公交站已经建设完成,四面连接会展中心、酒店、中心城等周边设施的天桥也已完工。
亲历深国商股东内斗
东大会准时召开。
在董秘曹剑宣读《参会须知》中的“会议时间为30分钟,每位股东代表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时,瞬间便引起股民的不满。
“谁规定的股东大会不得超过30分钟。”股民周迪率先发难。据深国商2011年半年报显示,周迪以300万股的持有量,位列深国商第八大股东。
“实际上,这些规定是深国商公司章程中关于股东大会议程中的规定,我们认为大股东也好、小股东也好,都是一家人,就此问题也没有争论,也就允许他(周迪)继续提问。”深国商证券事务代表吴小霜解释。
而当曹剑将此次股东大会审议的两个议案《关于拟同意融发公司向平安信托借款并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拟同意融发公司向金融机构借款并提供担保的议案》介绍完毕时,与会股民彻底“怒”了。
2010年7月3日,深国商公告称,为了实现晶岛项目尽早开业,精装修费用预计需要1.5亿元至1.8亿元,而时隔一年多,晶岛项目不仅未能如期开业,反而要将精装费用提高到近4亿元。对此,周迪当场质问深国商董事长郑康豪。
而代表深国商第二大股东“茂业系”的甘玲则质疑,增加的部分以及当初从渤海信托融到的资金去向了何处?“我们也是做百货的,外墙装修一般1000元/平方米,再豪华也不能超过3000元,以晶岛1万平方米外墙计算,这部分费用最多3000万元,为何晶岛需要近4亿元的精装费用。”甘玲质疑到。
在“发难”的同时,股民周迪还将自己印发的《深国商大事记及点评》当场散发,此举引来两名自称深国商工作人员的彪形大汉阻挠,险些酿成肢体冲突。
不断的质疑与回应,让原本预计30分钟的股东大会持续了近3个小时,而根据现场投票统计,两个议案分别以68.7%及70%的赞成率在现场获得通过。
而根据有关规定,议案的通过标准为赞成率(包括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需要超过三分之二。
当日晚上7点,综合网络投票后,深国商两个议案的赞成率分别为52.1%、53.46%,都未能超过三分之二,至此,深国商14亿元融资计划落空。
证监局关注网络投票
(14亿)融资计划落空,后续精装肯定缺钱,董事会目前还没有对此进行商讨。
“不断攀升的精装修费用是此次股东大会的导火索,”一位股民认为,深国商的股权结构非常分散,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3.7%、13.18%和9.7%,加起来也不够绝对控股。而第二大股东“茂业系”更是曾因举牌事件与目前深国商的管理层、深国商其他法人股东心怀芥蒂。
“(资金用途、项目进展等)都不够透明,以此次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来说,用短期的信托贷款置换银行长期贷款,将低息贷款变成高息信托,明显不符合财务规律。”该股民表示。
该股民还认为,深国商现在的账面净资产为不足3000万元,将1.5亿元至1.8亿元的精装费用提高到近4亿元,明显超过净资产50%,属于重大投资,却没有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审议,属于违规。
2月15日,深国商董秘曹剑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针对股东大会上股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
“建行的贷款12亿元,当初是以经营性贷款获得的,也就是说需要晶岛项目开业后以租金偿还。而实际上,目前晶岛项目无法顺利开业,需要增加资金进行精装修,在建行贷款时,房产证作为抵押,深国商已经没有其他抵押物了,要获得更多资金,只能拿更多的信托贷款来置换。”曹剑对于股民的“不理解”深感无奈。
据曹剑介绍,此次信托融资的期限为2年,也就是说晶岛项目开业后,租金收入会很快偿还贷款,会尽快用其他的融资方式来解决高息信托贷款问题。
“而如今,14亿元贷款计划落空,晶岛项目的后续融资又成为难题,”曹剑表示,第一个议案中的12亿元信托贷款利率不超过11.5%,“这种利率水平是非常难得的,我们通过多方努力才拿得到,相比于目前18%左右的信托贷款利率水平,已经是很低了”。
“(14亿)融资计划落空,后续精装肯定缺钱,董事会目前还没有对此进行商讨。”曹剑表示。
据曹剑给记者提供的网络投票汇总表显示,此次股东大会共计341人参与网络投票,超过10页A4纸正反面汇总了股东名称、持股数量及表决意见等。
记者注意到,持股数量高的有数万股,同时有大量持股仅为100股的股民投票,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最低持股数量仅为3股。
“不是100整数倍的就是配股后卖出存留的,而大量100股的存在很有可能是所在营业部参与其中,代为投票。”对此,一位深国商内部人猜测。
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此次深国商14亿元贷款议案被否,特别是大量网络投票的出现引起了深圳证监局的注意。“2月15日,证监局派人来公司了解了情况。”该人士表示。据透露,仅仅国元证券[10.25 1.28% 股吧 研报]就在此次投票中投了700多万股的反对票,而位于香港的国元证券则是深国商B[10.45 1.85%]股的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