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专业店对话 -  贴子
2086  |  1

主题:康而美药妆店:药妆店面临无货可卖之困

zhangli

积分:17591  联商币:8913
  |   只看他 楼主
康而美药妆店:药妆店面临无货可卖之困
  论坛嘉宾: 陶春荣 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终端事业部总经理
  徐忠强 健士美个人护理药妆机构总经理
  白云虎 上海悦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核心提示

  3月26日,本报记者采访马应龙大药房的康而美药妆店时,其总监朱佳妮表示,为解决与上游企业对接困难的问题,马应龙药业集团特成立负责药妆生产研发的八宝生物有限公司,特供康而美。然而业内专家认为,仅靠背后的生产厂家支持,只能解燃眉之急。国内药妆店发展普遍存在品种对接问题,要如何解决?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嘉宾共同探讨。

  品牌可多元化

  21’:马应龙通过工业背景满足部分药妆品种对接的这种模式,是否能解决药妆店部分品种与上游对接的困难?

  陶春荣:要说对接难,无非就是厂家给予药妆店的政策与优惠不够。康而美的工商对接模式,在马应龙药业集团的支持下,肯定对药妆店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马应龙品牌的这一系列产品中,八宝眼霜是单品销量较好的,眼霜在化妆品里面是二级分类,对带动系列产品的整体销售还是有点吃力。这种模式虽然能让药妆店完成部分品种的对接,但仍需要动销才能将厂家的政策与优势转化为利益。

  徐忠强:通过工业背景支持药妆店品种对接,对药妆店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但生产厂家与零售终端对产品的关注点是有区别的,厂家关注的是销量,零售关注的是品类。为了达到药妆店对品类规模的需求,药妆店始终还是要加强与其他厂家合作,以达到药妆、普通化妆品、个人护理等专营店模式,过多的同一品牌产品,则有专卖店之嫌,而专卖店与专营店又是两种不同的业态,经营模式上也存在许多的不同。这一点需要药妆店在发展中做好自己的定位。

  先定位再合作

  21’:国内有超过3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按理说不应该存在对接问题,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哪里?

  陶春华:化妆品在国内的前期发展可谓完全与零售药店脱节,很大程度上,化妆品生产厂家尚未形成“零售药店是化妆品销售的主流渠道”的理念。现在药店开始往药妆店转型,也需要化妆品厂家将产品向药妆店转移,但目前一些药妆店仍未将定位扭转,客户群体未分清、销售人员培训不到位,与商超相比,专业性不足。药妆店的品类对接要达到理想状况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白云虎:“开门七件事”中第一位就是市场定位,定位先做好,对于OTC产品来说,药店向厂家要政策是对的,因为药店是OTC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但化妆品不是。所以药妆店应该从实际出发,先做好定位,不仅是药妆店目标客户的定位,还有与上游厂家对接上的定位。

  期待药企开发

  21’:药妆店向上游要优惠,上游企业向药妆店要销量,工商对接如何才能建立和谐关系?

  徐忠强:产生这种博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药妆店经营者将发展的顺序搞乱了。药店转型药妆店,首先是需要定位做好,其次是销售人员要跟上,培养出专业的销售人员,然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仔细分析品类。然后才是根据目前的销售状况,向合适的厂家进行合作的谈判。也就是先做出销量,再要政策。在这两者都未做好的情况下,向厂家要政策,厂家出于对销量的考虑,自然会与药妆店“较上劲”。

  白云虎:“无货可卖”这是国内连锁药店转型药妆的一个困境,对于这个问题,国内的制药企业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国外的制药企业,在生产药品的同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生产非药商品,如母婴产品、化妆品。而国内企业中虽有处方药、非处方药两条腿走路的,却难有涉及生产非药商品的企业。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生产非药商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来制药企业的品牌使其非药商品在质量上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二来可以给药店更多采购渠道。
  (来源:21世纪药店 作者:逄李翌)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