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乐买刚创立的时候,我们每天发愁的是哪里去找货,有货了怎么去卖。”好乐买(OkBuy)CEO李树斌谈及自己亲手创办这个企业的经历时,不胜唏嘘。“当时,做好乐买时遭到很多客户投诉,因为办公室没有一件货。通常的做法是,客户下了订单,我们先把订单收下,然后再去找货。但这也经常遭遇尴尬,比如正好客户订的某一款鞋子没货了,我们只好撒谎说这件货品已经是最后一件,并且弄脏了,请客户换一双。”
好乐买发展到现在,创业时的尴尬境遇早已成为了过去式。这个当初只能依靠“杀熟”维持运转的卖鞋网站,从开始的门可罗雀到现在日单量超过5000单,销售额也在2011年的时候达到了10亿元。
不安分的创业欲望
作为一个80后,李树斌的身上流着不安分的血液。上大学的时候,其他同学买电脑的用途就是为了打游戏,而他却成为了一个另类——去做编程、做网站、做Flash,并且用这些技术去做兼职,很快他就赚到了第一桶金,并且成为整个系里面“最有钱的人”——每个月的生活费就是好几千,手机都是四五千的,而这些都是2000年前后的事情。
大学毕业后,李树斌去了搜易得(后被爱国者公司收购)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很快月薪上万,不过在这期间,他发现了自己在技术上的不足,去清华当了研究生。读研期间,被爱国者的冯军拉去全面接管搜易得,原本想大干一场的李树斌,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却是大规模裁员。因为商业模式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眼见无望的李树斌选择了辞职。
“第一次做公司老大,却成为一次失败的经历。但没有这次经历,也就没有今天的好乐买,这次经历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弱点是什么。”面对人生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挫折,李树斌却并没有太大的悲伤。
在赋闲在家的一段时间内,李树斌也没闲着。他喜欢听歌,就做了一个共享歌曲的音乐网站,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功。2010年因为做好乐买无暇顾及,他把这个网站一千万卖给了别人。
第一次的失败经历,让李树斌反思了很多。“当初卖数码产品,但是网上卖数码产品的种类太多了,哪种产品网上卖得少呢?”李树斌的英文不错,有一天发现了美国的Zappos(美国一家卖鞋的B2C网站,现在是网上卖鞋的最大网站),觉得这个不错。促使他下决定的还有自己的经历。
“我老家在一个非常小的小镇,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想要买双运动鞋,需要托人到市里面买。运动鞋的款式很多,买到自己喜欢的鞋需要走好多商场才能买到,再加上去市里交通也不方便,买双自己喜欢的运动鞋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另外,当时的商场一般在一楼都有卖鞋的柜台,我们知道一楼客流量大,产品也好卖。推而广之,鞋子在网上有拓展的可能性。从网络上来看,当时网上最大的商场是淘宝,并没有专门的卖鞋网站,但是淘宝的商品和服务都没有什么保证。所以,那时候对好乐买就有了初步的规划。”不得不说,李树斌的眼光非常独到。
2007年,李树斌遇到了有同样兴趣的鲁明。二人一拍即合,共同筹资了80万元,好乐买就这么开张了。
一路跌跌撞撞
“一开始其实就是炒货:有人下单,我们就派人开着一辆二手夏利去一些品牌鞋店拿货。这主要得益于鲁总(好乐买联合创始人鲁明)是做传统生意出身,在服装行业有不少人脉资源,都给他面子。”
不过这些依然不能保证货物的供应,有时候好乐买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客户打电话过来要订一双鞋,而我们却没有货,只好对客户撒谎说这样的货品只有一件了,并且已经弄脏了,建议客户换一件。最惨的一次是,好乐买的一个客户换了六次都拿不到鞋。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好乐买的退货率达到了惊人的40%。
这段经历,对李树斌来说并不轻松。
刚开始的一个月内,光顾好乐买的基本都是“熟客”。李树斌每次碰到朋友都会向卖保险一样推广自己的鞋:专卖店卖的我们那都有,价格还便宜。一个月内朋友们买了100多双,销售额4万多。
靠熟客并非长久之计,但又没钱打广告,李树斌试着在自己办的两个网站上放“免费广告”:音乐网站Songtaste(自己创立的网站),传媒大学BBS(在母校建立的网站),前者每日PV为四五百万,而后者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6万。
依靠“庞大”的流量,好乐买渐渐有了起色,不久,李树斌接连买下在淘宝上卖鞋不错的网站,把网店老板招到自己麾下。随着规模的扩大,风投开始进入,这让好乐买跨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8年10月,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
2009年12月,营业额超过5000万元。
2010年12月,营业额突破2亿元,日成交量峰值突破1万单大关。
2011年4月,好乐买单月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日均发单5000以上。
2011年7月,好乐买与Kisscat、FED、HOLSTER、星期六等女鞋品牌签订授权协议,开始发力女鞋市场。
2011年10月,好乐买先后与VasQue、GARMONT、高乐、迪凯伦等知名户外鞋品牌签订授权协议,大力布局户外鞋市场。
2011年10月底,好乐买手机客户端“掌上好乐买”上线。
……
“目前好乐买网站有近80个鞋类品牌,包含运动、户外、休闲、时尚等品类。2011年,营业额超过了10亿元。”对李树斌而言,当初的奋斗,现在已经渐渐有了回报。
最近,好乐买搞全城速递活动,李树斌也亲身做了一次快递,此次经历对于李树斌来说有点忆苦思甜的感觉。李树斌回忆,创业的第一年,自己干了一年的快递员,家周围三、五公里的时候都是自己送货,每天晚上下班时把货送到,然后把钱收回来。
李树斌说,当时创办好乐买最大的想法是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库房,现在库房有几万平方米,大概有100多万双鞋在里面。在他看来,创业并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失败几率是99%,中间有很多次差点就要放弃了,创业过程中除了个人的能力之外,运气也特别重要。
跑得最快的鞋类B2C
好乐买自2007年创立到现在,已然成为国内最大的鞋类B2C平台,谈及这些年创业的经历,李树斌总结了几点。
在恰当的时间选择了恰当的品类,这点被李树斌认为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好乐买创立的2007年,中国的网购条件已经逐渐成熟,消费者基本认可了这种消费模式。一些有远见的主流品牌也开始认同互联网渠道。互联网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的推动也是功不可没。同时,电子商务的成品也非常重要,如果单价超过500元,客户难以接受。如果低于500元,毛利会比较低。所以好乐买的客单价基本在300元左右,顾客成本不高,毛利也适中。选择鞋类这个产品,也考虑到它的体积小和便于运输的特点。鞋类专卖店的服务区域有限,小县城基本上买不到较高端的产品。这个市场空间足够大,运动鞋的市场很大,至少是上千亿元的规模。另外,就是网上卖鞋有美国和日韩的成功模式可以借鉴。
第二点经验就是有互联网+传统相结合的团队。李树斌很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的搭档鲁明。两个人分工,李树斌做电商部分,鲁明做传统商业部分,两个人相互配合、相互信任。“他在传统行业有近20年的经验,是一个互相搭配最好的组合,所以我们一拍即合想到了这个品类。从产生创办好乐买这个想法到上线大概只有2个多月时间。”电子商务和传统行业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子商务看不到实体。在互联网上只有一张网页,看到都是一些信息,淘宝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到这个网页上,甚至有几十页的展示,这是抓住了互联网最大的特点。产品展示是惟一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渠道关系的窗口,必须要把这个东西做好。一个大型的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有大的仓储系统,互相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两个人都能站在彼此的立场上,认为对方足够重要,是互相配合做得很远的基本出发点。
另外,要及早建立仓储和货品管理体系。目前好乐买在全国建立了六个仓储中心,分区域覆盖。仓储中心可以缩短配送的时间,如果是把一个仓库覆盖一个区域,基本上3至5天货品就可以送达用户手里。仓库如果没有好的系统,那库存的几十万双鞋,想要寻找合适的品类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货品随机摆放,精准定位,寻找就可以非常的迅速。我们现在的管理系统具有应对日常定单数量300%的处理能力。“高效的管理系统是支持企业高速扩张的基石。”李树斌认为。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是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资本快速介入。资本不是价格市场的惟一要素,却是重要的要素。电子商务是一个长时间培养、高投入的行业,我不介意一开始高投入的做法,但是需要有低成本的进入,高投入的持续。包括仓储物流、配送体系是真的需要很多钱。当初你可能预估只要10亿元就够了,但现在可能是10亿美金。”李树斌的一席话,也道出了很多电商企业的心声。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 王箫)
■ 观点
下一个消费革命——众包购物
●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颜艳春
对于人类购物来说,互联网只相当于一辆自行车。在浩瀚的消费宇宙和商品的海洋里,人类的购物还处于原始的依靠手和脚的个体寻找状态。
消费者不管到实体店还是去网店,整个购物之旅,总是痛并快乐着的。互联网只解放了我们的脚,但我们的手还没有解放,我们的时间和心灵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放。消费者往往迷失在浩瀚的商品海洋之中,寻找商品的时间差不多占去整个购物时间的95%;由于时间有限,每次购物,你都有遗憾,就像电影一样,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往往买到的东西总不是称心如意的或靠谱,有时还要遭遇劣货、假货。
就在消费者还饱受寻找商品的煎熬时,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由非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内容,消费者兼为内容创造者”的“众包”出现了。
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和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
在众包出现后的十年间,众包的理念不仅被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应用于战略转型、顾客管理、产品研发、营销等方面,而且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在购物时遇到某种困难,需要寻求帮助,只要他把自己的需求简单描述一下,在网上发布出来,互联网可以发动全世界有相同兴趣、相近购物需求或有经验的自愿者,一起来解决,从而能使人们的不同需要得到更好地满足。
很多人认为,购物是一个有明确需求的旅程,而事实是有时候,你并没有非常紧急的、非买不可的需求,非要到某个预先设想的商店去,每个人的购物都是一次发现之旅。
众包购物打破了制造商,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的边界,使消费者能直接对产品设计、新品、促销信息和订阅情况等提出自己的想法,品牌商和零售商可以通过众包的方式把顾客群的意见集中起来,交给消费者去评估,甚至去预订。然后,根据消费者评估的结果和预订,实行“大规模定制”,“个性化营销”,甚至是1对1营销,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市场风险和整体供应链库存。
对零售商或品牌商来说,每个顾客,只要订阅你的商店或品牌,她或他每天都可以利用自己1天中的若干碎片时间,在地铁、客厅或去门店的路上,随时都可以打开手机逛你的店或你推荐的商品清单。你甚至可以根据顾客的订阅量和从订阅到下订单期间,主动发动一次有针对性、精准的1对1营销。
同时,每个顾客的个人社交圈子就是一个微商圈。每个顾客都可以成为你的传教士,您的顾客就是您的销售大军,顾客的好评和推荐很有说服力。《连线》杂志的统计,有90%的网购行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社交网络的影响,社交网络对商品销售的影响力将会与日俱增,DecisionStep的统计显示,有72%的人会使用社交网络,几个朋友可能一起同时访问一个零售商的店。通过社交购物和交叉销售机制,建立每个顾客的口碑链管理和传播,可帮助零售商提高营销信息到达的覆盖率和准确率,并从顾客的个人社交圈子获得更多的新客户,巩固老客户,增加每个顾客平均的客单价和提高顾客的购物频率。
众包购物,不仅解放了消费者,同时也开启了品牌商、零售商从产品设计到购物体验等整个供应链上与顾客间的亲密对话,并将积极的对话机制长期深植在企业之中,每时每刻都可以真正对我们感兴趣的顾客交流,这将大大加强我们与消费者特别是忠诚客户的紧密联系。
根据众包购物的原理,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开一个基于3G移动网络的myStore个人店,就像他们开一个微博或微信一样,这就是我们开发的即将诞生的微店平台,这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将消费者、品牌商和零售商共同连接起来、共同建设和成长的平台。
每个消费者都可以随时随地逛自己喜欢的零售商的门店、品牌商的专柜、好友的微店、有相同购物需求或兴趣的陌生人的微店,在逛店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的品牌和商品,分门别类按自己的需求标签收集到自己的微店购物清单中,然后分享给全世界。
更令消费者兴奋的是,他们可以通过myStore的订阅购物和预定购物机制,让商品、让品牌商或让零售商来找人,而不是人来找商品。零售商或品牌商,可获得每个顾客的未来真实的购物需求或购物清单,帮助及时进行供应链优化,保持更低的库存,更准确的采购。
今天,人与人已经联网,物与物开始联网,人与物将要联网。理论上,我们甚至可以把宇宙中的每一粒尘埃、每一颗植物,每一个宇宙生命,都可以数字化,并相互连接起来。微店从购物时间、购物地点和购物频率将彻底改变人类5000年来的购物方式,展望未来,当你自由畅享已经发生的一幕一幕,瞬间串连起美好的购物时光,这是属于你个人的消费宇宙,但因为你倾心的分享,整个消费宇宙将因此变得更加辽阔、美好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