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专业店对话 -  贴子
1659  |  1

主题:家电“骗补”:借花献佛还是假公济私?

zhangli

积分:17591  联商币:8913
  |   只看他 楼主
家电“骗补”:借花献佛还是假公济私?

  近日,海信发公告否认一些媒体的“骗补”指控,称“骗补的说法实际为媒体对个别一线促销员促销口径的误读,国家家电节能补贴标准和实施细则虽已经下发,但企业尚未进入正式申报补贴阶段,不存在骗补问题。”此前,媒体称,一些家电品牌能效不符合要求,涉嫌骗取“节能家电补贴”。

  所谓的“节能家电补贴”是前期中央财政将安排的265亿元,用于支持扩大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产品涉及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等。

  政策还没落地,家电卖场和家电企业已经拉开架势,推出五花八门的促销措施。其中不乏一些企业打着“节能家电补贴”的幌子吸引顾客,由于与国家节能补贴标准不一致,“骗补”的罪名重又提起,股票大跌随之而来。

  
  事实上,所谓的“骗补”指责并无有效证据,从目前情况来看,只是个别家电企业利用节能补贴误导消费者,有“诱买”之嫌;另外,“骗补”报道与股市大幅下跌也并无直接联系。

  不过被点名的企业却显得有苦难言、百口莫辩,家电企业想要“洗白”,实在有一定难度。一方面,在“误导消费者”问题上理亏,另一方面,家电行业“骗补”是有前科的。去年“3 15”期间,媒体曝光了国美电器骗取以旧换新补贴及国美员工违规骗取消费者赠品和现金卡的行为。当时已进入补贴政策的收尾阶段,与现在新政尚未落地有一定区别,但媒体和公众的担忧是一致的,国家的补贴进了谁的腰包?

  现在,家电行业不景气,前几年家电下乡等一系列补贴政策,客观上已经“掏空”了消费潜力。另外,节能家电产品本身价格较高,家电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大多都要从价格上下功夫,而新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家电企业提供了喘息机会。

  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设计,要确保每一笔国家补贴“专款专用”并非易事。说到底,补贴就是一种经济杠杆,是国家促进某类商品销售的推动措施,要分清楚,“补贴”的来源是国家政策补贴、家电企业补贴还是卖场优惠,到底是企业“借花献佛”,还是“假公济私”,前者是“诱买”,后者才是“骗补”。

  事实上,“诱买”是政策落地之前,家电企业的惯用做法,借政策之名清理库存,虽然谈不上“骗补”,但也令被媒体关注的家电企业“没底气”,毕竟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骗补”或许很难被发现,此前记者的调查只是根据促销员的一面之词,很多情况下只是为了促销;但真正的补贴资金使用情况要查阅家电卖场的内部帐目,究竟哪些产品拿了补贴、拿了多少补贴,也许只有家电企业自己知道。

  有专家表示,国家补贴政策的出台缺乏相对应的市场监督和惩罚机制,很多问题依赖企业“自查自纠”。当下而言,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结束,很多企业面临库存压力大、销售量下滑的困境,而节能家电补贴的出台,给困境中的家电企业吹来一缕东风。要确保国家补贴落到实处,除了企业自身加强管理之外,更需要加大对“骗补”行为的处罚力度,需要媒体、公众及全社会的广泛监督。
  (来源:光明网科技 作者:战钊)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