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退任行政总裁职务,宣告了李宁持续两年之久的品牌重塑运动失败。
2010年,张志勇主政了一场大胆的品牌重塑运动,包括更换沿用了20年之久的LOGO,并将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改为“让改变发生”,并对客户群重新定位,锁定“90后”人群。
这场运动的结果,使得李宁公司的财报越发难看。李宁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约89.29亿元,同比下降5.80%;净利润3.86亿元,同比下降达65%。相比安踏、特步、361°和匹克等竞争对手的净利润分别为17.30亿元、9.66亿元、11.33亿元、7.80亿元,李宁排位垫底。
然而,一个前李宁公司管理人员表示,“如果以营销失败来掩盖一切的话,李宁仍将一直会沿着下行通道走下去。”他认为,成本问题、渠道搭建、管理粗糙、董事会和管理团队间关系等四大问题,一起造成了李宁如今的状况。
实际上,作为企业创始人、集团执行主席,李宁早已预见到了李宁公司存在的诸多问题,他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称,“做企业确实受到诸多限制,不见棺材不落泪。外部环境压迫你,你就会做。做一些小调整,改变不了根本问题。”
渠道和成本之痛
上述前管理人士表示,李宁公司的成本控制问题,一直是制约这个公司利润表现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在内部存在很久,多有诟病,但是,过去多年,一直没有解决。
李宁2011年年报显示,在员工和营销费用等成本上,李宁公司都排在同行前列。以员工费用为例,虽然年度营收仅相差0.3亿元,但是,李宁公司的员工费用占营收比为8.7%,而安踏的占比为8.5%。
需要注意的是,李宁公司截至2011年底的员工数为4180人,安踏为11500人。虽然安踏的整体员工中,包括大量的工厂员工,但是,李宁公司的员工费用明显高于安踏公司。
此外,在包括广告以及市场推广的营销费用上,李宁公司也在国内同行中占据第一位置。根据2011年报,李宁公司的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为17.6%,高于安踏公司的13.7%。
上述前管理人士表示,从研发到销售,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李宁公司都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李宁公司内部效率不提高,将会一直影响到李宁公司的盈利能力。
除成本控制之外,渠道搭建被认为是影响李宁公司营收的致命因素。李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两头在外的“轻公司”发展模式,而李宁的主要竞争对手安踏公司,则一直坚持垂直一体化的掌控生产和销售的模式。
李宁公司一位前工作人员表示,安踏的模式看似笨重,但是,如今的市场环境看来,可控的渠道,可以更高效地配合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运转。
行业库存增大问题显现之后,李宁公司失控的渠道问题变得突出。张志勇在一次访谈中谈到渠道时,颇为无奈的表示,客户在考虑订单时,会遇到房租上涨30%,员工工资上涨20%问题,所以,在订单采购时,会变得非常谨慎。
“上层建筑”失灵?
在李宁公司显露的问题背后,影响到李宁公司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凸显出来。
一位前李宁重要职能部门的人士说,“之前的李宁,从董事长到员工,都是很有理想的,而这种理想可以形成一种
凝聚力。但是,现在的李宁的员工有没有理想,我真的不知道。”
另一位离职的李宁中层也表示,“心往一块使”的感觉,在李宁2010年之后忽然不见了。而固有的考核制度不再坚持,反而是“因人而动”的做法,能够决定公司的执行和晋升。
这些涉及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评价,被前述李宁公司前管理人士总结为:“公司虽然存在这么久了,但是,在管理上,仍然是极其粗糙的。部门间的协作能力较差,同时,大家的本位主义又重,这导致了工作效率降低。”
但也有一位前高管认为,李宁的问题在于精细化管理做得太超前,增加了很多部门,导致成本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主流文化的被稀释。他离开也源于此。
除此之外,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磨合问题,也是造成了李宁公司管理上的困扰。据前述李宁相关人士表示,公司选择对标安踏,又对标Kappa(一服装品牌),都是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意见冲突的结果。
此外,该人士透露,张志勇对于李宁公司效率跑不过同行一直耿耿于怀,也一直想提升内部效率,但是,由于他并非是公司的大股东,很多事情还受到董事会的制约。而另外一位前李宁员工认为,公司战略上是对的,但战术上没有执行好,不存在授权不够的问题。
而李宁近期在雅典也有一段评述称,“我不是一个极端的人,我会退半步,团队也会退半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冷静、调整,不好的地方是惯性越来越大”。
李宁的挣扎
“对于任何模式而言,都是成王败寇。”李宁的另外一位前员工表示,“迄今为止,我认为李宁是一家伟大的企业。”这或者代表众多对李宁抱有好感的员工的一种看法。而李宁公司本身也确实愿意做出改变。
李宁本人对于未来的改变态度明确,他说,公司调整的方向现在已经确定了,调整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对于具体做法,李宁表示,“会把效率作为我们第一个调整动作;第二,把我们的商业模式调整,商业模式会影响到组织架构的改变,功能、技能的改变,这些东西都是从现在往后走的一两年需要做的。
实际上,今年1月下旬,李宁公司已经在资本层面发力,力求优化股东构成。彼时,李宁公司引进美国私募基金TPG及GIC(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共计7.5亿元的战略投资。2月份,对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7月5日,李宁公司宣布德州太平洋集团(TPG Capital)合伙人金珍君担任执行副主席,负责内部事务与运营。
对于李宁的改革措施,金珍君表示,首先对成本进行控制,可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新赞助和投资中。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始。其次,是使商品结构合理化,减少不好卖的东西。今年公司最大的目标是清存货。
李宁净利下降8成,凸显本土品牌经营困境,高租金、高库存、低迷的经济环境拖累本土企业,安踏、361度、匹克等品牌上半年交出的成绩无法叫人满意,本土运动品牌在2012上半年遭遇“滑铁卢”

李宁净利下降8成,凸显本土品牌经营困境,高租金、高库存、低迷的经济环境拖累本土企业,安踏、361度、匹克等品牌上半年交出的成绩无法叫人满意,本土运动品牌在2012上半年遭遇“滑铁卢”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5/8AKLQKL5251H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5/t_8AKLQKL5251H0025.jpg
本土6大运动品牌集体低迷,业内人士指出,本土运动品牌正在集体过“冬”。盲目扩张争取市场份额,产品以模仿为主缺乏创新等是造成业绩严重下滑的主因,而未来2-3年内,这些企业仍然难以迎来复苏的“春天”。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35A8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35A8251H0025.jpg
本土6大运动品牌集体低迷,业内人士指出,本土运动品牌正在集体过“冬”。盲目扩张争取市场份额,产品以模仿为主缺乏创新等是造成业绩严重下滑的主因,而未来2-3年内,这些企业仍然难以迎来复苏的“春天”。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V6GB7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V6GB7251H0025.jpg
李宁上半年收入38.80亿元,同比减少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4亿元,同比减少84.9%,业绩再次出现严重下滑。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李宁总共关闭了900多家分店,而其CEO目前仍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正在物色当中。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3191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3191251H0025.jpg
尽管公司一直强调是在“主动求变”,但2011年却明显成为李宁业绩的转折之年,多年来连续攀升的业绩开始下滑,公司全年营业收入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0%,净利润同比下降达65%,从11亿元降至不足4亿元。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32P2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32P2251H0025.jpg
李宁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两年,公司团队一直都在寻求变革与突破,但取舍不够清晰和坚定,所以一直在徘徊,没能走出困境,现在我们会拿出更大的决心。而且这也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31T5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31T5251H0025.jpg
虽然安踏并没有具体公布赞助奥运会的具体金额,但是业内人士普遍估计安踏赞助中国奥委会的金额高达6亿元。这还不算赛场之外的营销活动。总费用将超12亿元。相比较其他竞争对手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价赞助。但多数业内人士对安踏的天价赞助并不看好。安踏6亿元几乎是打了水漂。对于安踏更多的诟病是其在奥运期间毫无新意的营销策划。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30K6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30K6251H0025.jpg
虽然安踏并没有具体公布赞助奥运会的具体金额,但是业内人士普遍估计安踏赞助中国奥委会的金额高达6亿元。这还不算赛场之外的营销活动。总费用将超12亿元。相比较其他竞争对手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价赞助。但多数业内人士对安踏的天价赞助并不看好。安踏6亿元几乎是打了水漂。对于安踏更多的诟病是其在奥运期间毫无新意的营销策划。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2VQA251H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2VQA251H0025.jpg
虽然安踏并没有具体公布赞助奥运会的具体金额,但是业内人士普遍估计安踏赞助中国奥委会的金额高达6亿元。这还不算赛场之外的营销活动。总费用将超12亿元。相比较其他竞争对手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价赞助。但多数业内人士对安踏的天价赞助并不看好。安踏6亿元几乎是打了水漂。对于安踏更多的诟病是其在奥运期间毫无新意的营销策划。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2V09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2V09251H0025.jpg
以业务划分,鞋类、服装、配饰、童装四大产品线中,鞋类平均售价增14.3%,但销量下降26%;服装平均售价下降24%,销量增8%,配饰平均售价轻微下降,销量大幅下滑51%;四大产品线中唯有童装产品表现较好,平均售价增40%,销量增107%,占集团营业额的比重从3.6%上升至11.6%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2TQM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2TQM251H0025.jpg
特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1日公布2012年上半年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收26.0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0.3%;毛利率为40.9%,与去年同期一致。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增加至约7.338亿元。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345O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345O251H0025.jpg
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1日公布该公司2012年上半年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总营收已由22.56亿元大减28.5%至1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减少43.3%至2.4亿元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33IC251H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33IC251H0025.jpg
运动品牌服装企业的高库存就成为一大顽疾,企业均在一方面清理库存、一方面缩减店面。中国动向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Kappa品牌整体门店总数自去年底的3119间缩减至现在的2550间,减少了569间,降幅达到18.2%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8AIT2U9E251H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2-09-04/t_8AIT2U9E251H0025.jpg网易财经3月26日讯 李宁集团今日发布了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12年收入67.39亿元,相比上一年跌幅达到了24.5%;公司亏损19.79亿元,为公司上市八年来首次出现年度大幅度亏损,而2011年李宁则盈利3.86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李宁方面表示部分原因在于公司减少了批发销售、应收账款及库存的拨备、推行变革计划及渠道复兴计划的相关成本以及其他重组性成本。
图:李宁公司上市以来的业绩表现(单位:亿元)
李宁品牌和乐途品牌遭遇最大程度下滑
各分品牌方面,李宁品牌仍是李宁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去年销售额占集团总收入的88%,较上年的91.4%下滑3.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李宁品牌、红双喜品牌、乐途品牌及其他品牌去年销售收入分别为59.26亿元、5.43亿元、1.09亿元及2.17亿元,李宁品牌及乐途品牌去年销售额分别大幅下滑27.4%和29.8%。
除红双喜品牌盈利0.79亿元外,李宁品牌、乐途品牌及其他品牌分别亏损14.8亿元、1.63亿元及0.29亿元。对于乐途业务的大幅下滑,李宁方面表示是因为乐途品牌目前正处于收缩期。
毛利率方面,李宁集团表示,主要受到经销售及零售终端综合折扣率提升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去年整体产品毛利率也由上年的45.3%下降7.5个百分点至37.8%。其中,李宁品牌、红双喜品牌及乐途品牌毛利率分别由上年的46.1%、38.6%和25.8%下滑至38.7%、37.8%和-10.3%。
此外,李宁品牌的销售渠道结构也发生了些许变化。数据显示,李宁品牌加盟商的销售收入占品牌总收入的比例由上年的79%下滑3.4个百分点至75.6%。
去年李宁减少门店1821间 平均每天关5家店
2012年,李宁集团继续实行关店策略,截至报告期末,李宁牌常规店、旗舰店、工厂店及折扣店的店铺总数为6434间,较2011年报告期末净减少1821间,关店幅度达到22.06%,平均每天关店5家。其中中国东、北、南、西四个分部的门店数去年分别减少456、583、307、475家门店,降幅分别达到18.74%、21.76%、20.56%和28.79%。
公司去年负债总额42.2亿元 资产减少12.97亿元
财报显示,收到去年6.52亿可换股债券影响,李宁集团去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43亿元,较上年的6.01亿元增长3.42亿元。
而流动负债方面,收到去年李宁公司借贷14.47亿元的影响,公司去年全年流动负债总额为32.77亿元,较上年的30.63亿元增长2.14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李宁公司去年负债总额达到42.2亿元,较上年的36.64亿元增长5.56亿元。
而资产方面,财报显示,李宁集团去年资产总额为60.32亿元,较上年的73.29亿元减少12.97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9.27亿元和21.05亿元,较上年分别减少8.55和4.42亿元。
李宁公司去年存货为9.2亿元
存货方面,数据显示,李宁公司去年存货为9.2亿元,较上年的11.33亿元减少2.13亿元。但数据显示,李宁公司去年原料、在制品及制成品存货分别为0.35亿元、0.34亿元和14.38亿元,均高于2011年。
存货周转天数方面,李宁公司去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90天,较上年的72天增加18天。此外,李宁公司去年的存货拨备也由上年的1.87亿元增长至5.87亿元。
2013年上半年李宁仍将难以出现业绩拐点
对于2013年的发展,李宁集团执行副主席金珍君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更大范围地推进目前各项举措。我们预期在短期内,优化店铺数量、批发销售的减少,仍将对公司收入构成影响。然而,随着近期实施提高渠道效益及快速补货的措施,公司的现金流将可渐趋稳健,为达到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此外,李宁方面预计,受到市场和行业环境的影响,公司的财务表现至少在2013年上半年将会会继续面临挑战,随后现金流及经营业绩将开始有所改善。李宁方面指出,2013李宁公司将继续实施变革计划以改善销售渠道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