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百脑汇地铁出口的负一楼明显留下商户刚刚搬迁的迹象,这个紧靠地铁出入口人流最大的楼层,中间的大部分档口已空空如也。而在0E06档口,围了一圈人群,记者挤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商户用红纸黑字写的“强拆”标语。
百脑汇租户摊位遭强拆
这个店铺的一位员工向记者介绍,档口老板苦心经营了3年,由于合同是一年一签,每一年到合同期满,百脑汇不但要涨租,而且另外附加的广告费也一年比一年增加:第一年,额外交广告费10万,第二年,15万,第三年,20万。今年6月30日,眼看合同快要到期,突然接到百脑汇方面的通知,这个档口已有租主,让他们7月1日前离场。
“他们说今年的广告费25万,我老板答应上缴,可是说什么百脑汇就是不把这个档口租给我们。”这位员工说。老板覃女士,这位40岁上下的中年妇女向记者哭诉自己的遭遇:“这次租期是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我一直遵守双方的约定,自今年5月开始,我就向百脑汇多次提出续约申请,一直无回复,直到6月15日突然收到百脑汇发来的不续约的通知,其后,我一直向百脑汇方申辩,并提出同等条件我们有先续约的权利,并要其解释不续约的原因。他们一直没有回复。30日,有百脑汇工作人员通知我们次日即7月1日离场,我随即向百脑汇提出抗议,并表示事情未解释清楚之前暂不离场。7月1日,我正常回到档口,大约9点左右,百脑汇20多名保安围住我的档口,欲强行搬迁。我与手下员工据理力争,双方僵持了约10分钟,他们撤离了,我随即去百脑汇管理处,想寻求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百脑汇高层就是避而不见,始终无人接待。”
记者随后来到百脑汇管理处,对于商户的抗租事件,百脑汇广州店副总经理伍成敏作出了一番解释,“涨租公司的统一行为,根据楼层和位置,租金的确有不同程度的涨幅,但是目前为止,也只有少数商户反抗。”至于0E06档口的纠纷,伍成敏介绍说,“这个档口在百脑汇的考核评分为81分,属于必须要淘汰的分数。”
有商户向记者透露内幕,其实百脑汇方面已经把这个档口租给另一家商户,而广告费比25万更低,只有20万。“卖场方面一般优先选择背后有厂家支持的商户,这就是他们所谓的优胜劣汰。”
强势涨租引发商户不满情绪
记者发现,这次百脑汇涨租,大多涨幅在10-30%不等,不同的楼层和位置,均有不同的涨幅。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受到涨租影响,已有近70家商户被迫离开百脑汇,在华南颇享盛名的天佑连锁,这次一下子撤走了在百脑汇的20个店面。
“自地铁3号线开通后、加上BRT导致公交站点的迁移等因素,百脑汇如今已成为天河IT商圈人流最大的电脑卖场,这种‘店大欺客’的心理也与日俱增。”一位商户说。 正因为如此,记者调查发现,在百脑汇涨租的同时,广州天河IT商圈的其他几大卖场却逆市降租,就连历史最为悠久的太平洋电脑城,一些档口的租金同比有所下降。而广州周边不少卖场已趁机出台降租等优惠策略吸引从百脑汇外流的商户。
更多的商户表示,百脑汇的这种“强势”心理不仅仅表现在强势涨租方面。一些渠道人士向记者透露,在百脑汇开店,冷不防就被罚款。“这里有太多罚款的陷阱,比如,早上开门晚了,就罚款,在店里吃饭也罚款,不穿百脑汇的马甲,还罚款,春节放假时间太短,想放长点,罚款……”
记者调查发现,百脑汇涨租不仅在广州店,在杭州、郑州等地,都曾爆发过因为百脑汇涨租而导致大规模的商户抗租事件。对于涨租行为,另一些商户也有不同的较为理性看法。“其实这就是商业的生意规则,场地是他的,他涨租,你愿意就租不愿意就拉倒,百脑汇也没有实质错误。” 另一位商户无奈地说:“所谓卖场的潜规则:作为卖场,当然更愿意背靠大厂商的资源获取更多租金和广告支持,想当初,强势时的太平洋哪个不一样?”
实体店面出路在何方
涨租孰是孰非,也许还会争论不休。但在这次涨租的背后,摆在众多商户面前的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在如今经济不景气导致终端购买率下挫以及电子商务的冲击之下,实体店面的生意已经越来越难做了。不仅是中小经销商出货量一蹶不振,就连重量级的渠道,其销售额也是大幅减少。南方一家颇具实力的笔记本渠道,旗下代理有HP、联想、海尔、宏碁、华硕多个主流品牌,就是这样的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在今年以来生意一直下滑,尤其近两个月,该渠道的销量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过去一个月至少要卖出上万台笔记本电脑,今年同样一个月只卖出了5000台。”该渠道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按照其给出的这一数据,销量同比下滑了近50%。
“如今广东的不少中小制造企业正纷纷倒闭,直接导致了行业采购的巨幅减少,而在终端的消费市场,个人消费也受到经济环境和电子商务的冲击,导致个人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幅下挫。两者加起来,对销售的影响非常之大。”南方另一知名渠道负责告诉记者。
记者在南方各大电脑市场看到,除了Intel的超极本,在今年暑促市场上鲜有各品牌厂商的促销活动,导致卖场人气不旺,就算是人流量最大的周末,终端市场的消费者依旧十分稀少,少数电脑城还出现了档主比消费者多的尴尬局面。
“每天的顾客都很少。”一位在广州IT商圈摸爬滚打近8年的经销商说,这两个月,他所在的电脑城流量至少减少了1/3,“有时候客流量只有过去的一半”。而据石牌西一家经营数码的经销商介绍,今年下半年以来,这里的人气一直在减少,目前他家的销量“已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左右”。
在采访中,不少苦守在店面的经销商均表示,近段时间,档口能做到收支平衡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这个20平米左右的门面,月租金至少要几万。算一下,每个月能卖100台电脑,每台电脑只赚300元,刚好是档口的月租金,问题是,现在的这个市场,每月卖出100台电脑,比上青天还难啊。”一位档主向记者大吐苦水。
未来的出路在哪里?这也许是在卖场涨租大背景下众多商户没有像以往那样正面反抗而是在心里默默思索的问题。
(来源:电脑商情在线 记者:黄乔 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