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信息化管理 -  贴子
1241  |  1

主题:京东为“价格战”花了数千万元在微博上?

zhangli

积分:17581  联商币:8909
  |   只看他 楼主
京东为“价格战”花了数千万元在微博上?

  “815”“京苏价格战”已渐行渐远,现在各路分析、总结已出来了。《北京晨报》就出了一篇《十问“苏东大战”》,针对这场价格战提出十个问题——其实不一定有明确的答案,只是给人们提供观察的视角。其中的第二问,最有意思:“刘强东为什么总能成功挑事儿?”

  对此,《北京晨报》的一个回答是:“据相关人士透露,京东这次花了数千万元砸在微博上。”。

  以下是这部分内容的摘要:

  上周,京东向苏宁发起价格战一事,尽管“你1元,我就0元”的宣传口号已成为炮灰,但有没有注意京东的风吹草动始终占据着各大新闻版块,即使在北京的远郊,“京东和苏宁打架”也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刘强东再一次挑事儿成功。为什么舆论可以被引导?他想打价格战,就全行业一起陪着武装上阵?

  今年以来,刘强东屡次将自己公司的庆典,点燃为全行业的大狂欢,因为每次价格战背后,各家的销售数字和流量都在翻倍增长。而这在表面看来,仅仅归属于他在新浪微博花10元购买的新浪会员权限。刘强东往往只用一组微博,不需举办新闻发布会和在传统媒体做广告,就能赢得诸多媒体比广告版贵得多的新闻版版面的关注,而且还是头条。

  难道真的是仅仅10元就能搞定这次全国大讨论?答案一定没这么简单。据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京东这次花了数千万元砸在微博上,一方面,在刘强东自己发带有挑衅字眼的微博的同时,通过一些营销机构,找一些意见领袖,分析他们的喜好,给他们转发适合他们发表的微博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微博,将自己的话题设置为热门话题,增加普通网友参加的活跃度。

  而从现在京东占到自主B2C超一半的市场份额来看,当京东发起价格战时,袖手旁观似乎不是最佳选择。从实际效果看,每次参战收获真的并不小,因为由于网购市场还在不断扩大中,各家的流量和销售都得到了很好的增长。

  不过,屡试不爽的刘强东此次却遭遇了舆论倒戈,被部分网友冠以“骗子”的称号。

  另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京东价格战贡献的更多的是媒体效应、眼球效应,而对京东的销售提升拉动并不大像想象中那么大。

  相关内容如下:

  或许只是为了将消费者从线下拉到线上,京东商城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针对线上线下价格不一的苏宁电器的“战争”。目前来看,京东商城似乎已经达成了初步吸引眼球的战略目标,而苏宁电器及国美电器(00493.HK)也开始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

  但是,来自京东商城的内部消息称,京东UV(指访问某个站点或点击某条新闻的不同IP地址的人数)超过了“6·18”店庆促销季,但转化率不高,实际业绩好于平时但相比6月差了不少。6月18日,京东全天销售总单数约为120万单,其中自营业务约80万单,POP平台约40万单;而8月15日总单数约为80万单,其中自营业务约60多万单,POP平台约为17万单。

  “说到底价格战贡献的是媒体效应。”熟悉京东的知情人士说,大家电品类8月15日约3万单,平常约为1万单,“更重要的是大家电噱头对自营业务的带动。”京东平日自营业务约40万单。
  (来源:北京晨报)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