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主题地产大行其道,旅游地产、文化地产、艺术地产、创意地产、老年地产、运动地产等不一而足,为房地产行业增添了一抹亮色。但在其百花齐放时,笔者也对主题地产的发展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业内专业人士共同探讨。
主题,还是地产?
主题地产,简而言之就是赋予地产开发以一定的主题,使地产开发更具除了居住、经营等功能外,多了诸如文化、旅游、休闲、养老等其它功能。笔者以为,主题地产应以主题为核心,从定位规划开始,就要强调主题的主体地位,在确定发展战略时,要舍得投入资金培育主题,同时放长销售回款周期。如武汉万达汉街,深圳华侨城等,均先期花大量时间与资金培育旅游、文化类主题,在形成主题性后再开发地产。从目前的主题地产市场看,大多以主题之名,行地产之实,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事。
赚钱,还是赚名?
无利不起早,做地产开发,根本上讲都是为了盈利,只是盈利方式的差别而已。一种以销售的形式盈利,一种以经营的形式盈利。主题地产开发,是个名利双收的好事,不仅可以赚取更多利润,获得政府税收方面的减免支持,还能使开发商获得更多好名声,运营得当的话还可赚取更多利润。但若光想着如何赚钱,恐怕难以运营成功主题地产。做主题地产,名在前,利在后,因此,资金紧张的做不了主题地产,一门心思想赚钱的也做不了主题地产。
主流,还是非主流?
这是个发展趋势与性质的问题。目前主题地产大行其道,但笔者以为,未来的10数年内,中国地产开发仍将以住宅开发为主。主题地产之所以成为主题,是因其独特性、稀缺性、差异性而存在,因此难以形成系列性,难以复制。万达正在开发的第四代综合体,王健林就曾放言不惧同行抄袭,因为主题性、概念性地产不具备被抄袭的条件。同时,主题地产的开发,对政府资源、开发能力、运营能力、资金能力均有很高的要求,进入的门槛很高。因此,决定了主题地产不是大众的游戏。
地产同行有时经常吐槽,操盘住宅只需要初中生水平,操盘商业需要高中生水平,操盘综合体则需要大学生水平。那么,操盘主题地产,恐怕需要博士毕业了。笔者以为,操作主题地产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占有不可复制的资源。所谓主题,一定是稀缺的,不可复制的,如华侨城、万达汉街,后天创造的资源,会比具有先天性资源的操作难度呈几何倍数上升;
二、良好的心态。操作主题地产要避免几种心态:1、急功近利;2、斤斤计较;3、逐利忘义。
三、发展并重视核心竞争力。主题地产的发展,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并充分放大这一影响。所有的规划,设计,营销等,必须围绕这一核心竞争力展开。
四、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这个资源,包含多个范畴,如搞的定政府,能够获取优质地块与政策支持;请的到大牌规划设计机构共同出谋划策;良好的资金运作能力,不会因为资金影响开发节奏等等。
(来源:搜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