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的取得和活用
例如,我们只要听到路况报导说:“高速道路XX隧道附近阻塞了XX公里”,就应该马上可以推测“因为今天是假日,平日不出来的私家轿车都出来兜风,所以造成交通流量大增。”如果连这个都无法判断,就别提要做好情报收集了。
车子在行进中,我们只要听到广播,就可以搜集资讯,所以从一则交通讯息,我们马上就可以假设什么样的人会采取行动了。同样的道理,店中的任何动向,都足以让我们思考对策,并针对订货相关事宜进行假设。
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将各交通台所提供的讯息做一统计的话,一旦某个地方有交通阻塞的情形发生时,我们应该马上就能知道后续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问题是,我们平常对这种事情到底关不关心。如果我们平常就很关心这种事,只要听到哪里塞车了,大概要塞多久,就非常清楚哪个单位要出动处理了。总之,自己的感觉是可以靠后天培养、训练的。
媒体常会预报海水浴场的顾客是多是少,山路顺不顺畅等等和交通相关的讯息,这种预报也会影响人们的心理。
因为当人们接收到这类的讯息时,马上就会产生回避的预设心理,结果这些人的行动,就会让我们原本最初的想法偏离轨道。
以东京为例,当气象播报员预报冬季的第一场雪即将到来时,一般人就会推测明天的道路一定是空荡荡的,而这种预测的精准度高达了八成。所以即使不是便利商店的经营者,也都可以拥有如此高精准的预测能力。
如果我们因为气象预报,就终止活动,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设法往前迈出一步。例如东京虽然下雪,但是积雪的情形,一年顶多二次到三次,为了谨慎起见,下雪的时候大部分的人可能选择不开车,可是当积雪次数多达四、五次时,人们即习以为常,开始为车子装链子、换防滑轮胎等等;换句话说,即使下雪,开车出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因此,一年只下两次雪的假设,反倒会引起错误的判断。 具体而言,采用守旧八股的对应方式,是无法让店铺产生利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