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城隍庙市场管委会办公室发出了《致业主和经营户的一封信》,标志着城隍庙综合改造工作拉开帷幕。
据计划,2014年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九)17时起,市场内九狮楼二楼、徽光阁一至三楼、庐阳宫一至五楼、小商品世界一至五楼四个区域实施停业整改,同步启动市场内违法建设拆除工作。约1600户商户须将经营设施和货物搬离。
“九狮桥二楼主营鞋类批发,面积约1000多平方。徽光阁经营总面积约四五千平米,一楼经营小家电,二楼是鞋类经营,三楼为配套仓储。庐阳宫一楼布匹批发和窗帘经营为主,二楼三楼售卖服装,四楼是童装为主,五楼是仓储。小商品世界一楼是小食品和皮具,二楼以化妆品为主,三楼经营文化用品,四楼是小商品和针织、配套仓储。”
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段玲勇绍,首批改造的是市场安全隐患最大的楼宇式建筑,约3万平方。“城隍庙大门口、庙前街和霍邱路沿街商铺、下沉式广场、城隍庙商城和大世界等4万多平方暂时保留,后期将结合立面整治来改造。”
变化:“市场”被摘,只剩“城隍庙”
“改造后,城隍庙市场就不再有批发类商品了。”庐阳区商务局局长胡宏标昨天会上透露,即将在年底搬迁停业整改四个区域是城隍庙市场小商品批发的主要区域,“去掉市场二字,今后就叫‘合肥城隍庙’。”
记者昨天中午在位于安庆路的城隍庙南大门广场看见,门楼上原先的“城隍庙市场”五个烫金字被摘取了“市场”二字,整体往左移动了一些。庐阳区商务局介绍,由于空间条件的限制,改造后上述区域将无法继续作为批发市场。
在庐阳宫做服装生意的陈长龙已在长江批发市场装修好了门面,“这边设施老旧、消防隐患大,有时夏天电风扇都开不了,新市场的摊位有100多平方,还有专门的网络销售。”从98年来城隍庙的他,经历过1999年庐阳宫大火,损失了40多万,而今正准备随着市场搬迁转型改做皮草。
45岁王家斌纠结的内心溢于言表,“听到消息什么滋味都有,从情感上并不愿意,但从发展上又必须转型。”王先生既期待新市场焕然一新的环境,也担心未知的“钱途”。
免一年甚至三年的租金,提供大上一两倍面积的摊位,配套设施齐备,必须搬迁的约1600户中有1400户左右准备搬迁,“新家”集中在长江批发市场和世纪天乐市场。
其中约有1200户与长批签了约,400多户与世纪天乐批发市场初签了协议。“其中有好多人还在做选择。”王家斌说,很多商户在多个市场都缴了诚信金。
租金是最看得见的实惠之一,段玲勇介绍,根据“团购价”,在长批首年免租金,第一年每平20多元,此后增幅在5—10%;在天乐前三年都免租金。
商户陈长龙算了算,在摊位面积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庐阳宫一年租金是四五万,在新市场一年只有几千元,“城隍庙一年租金相当于新市场六年。”
城隍庙欲成合肥的RBD
没有了大家熟悉的鞋帽、服装等批发零售,城隍庙今后的业态如何定位和布局?商户搬迁后下一步的改造何时启动?
庐阳区商务局介绍,在已做出城隍庙改造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庐阳区正在邀请专家对该区域的业态布局进行商业策划和定位,并对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功能升级、建筑风貌彰显特色、绿化景观提升品位等进行设计。“年内将邀请市民提出‘新城隍庙’猜想。”
预计2014年春节后,庐阳区将全面启动城隍庙市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改造、消防隐患整改排除等工程建设。“明年3月份起,全面启动市场立面改造、风貌规划。”胡宏标说,基础设施改造后,水、电、路都会完善。
新春对联、年货、文房四宝,除了小商品外市民常会去城隍庙购买的物件会保留么?现场探访中,市民希望这些可成为城隍庙的保留业态。段玲勇说,改造后城隍庙也不会成为女人街、步行街类的商业街,“而要以庙兴市。”
“今后,城隍庙要是历史文化休闲街区,简称RBD。”胡宏标说,其中可见的是庙宇文化、建筑文化、餐饮文化、民 俗文化、商品文化、市井文化的特色,同时保留老合肥的记忆。
名词解释:RBD指城市中商业、游憩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区,以城市商业中心为基础,形成的供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休息、娱乐、休闲、观光、购物的区域。特点是与商业设施和商业活动有着高度的产业共生性和空间共生性。
(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