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商业地产 -  贴子
2467  |  1

主题:曙光北路年底即将变身合肥版“田子坊” 部分商铺已营业

flora

积分:-30  联商币:-12
  |   只看他 楼主

在嗅觉敏锐的商人眼中,老城区的南一环和绩溪路都是一流的黄金地段,每天在街上穿行大量的人流能被很快地解码成为商机和金钱。而夹在这两条路之间的曙光北路,一度就像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在街区南北两头高档楼盘的映衬下,它们显得破旧、肮脏。

不过,按照芜湖路街道的计划,在今年年底,这条已经破败数十年的街区就要华丽转身,将被打造成合肥的“南锣鼓巷”、“田子坊”,力图成为合肥的一张文化名片。

A

废品站点已清除

部分商铺已营业

曙光北路这条四百米的街区虽然不长,直到今年三月,沿街的铺面还有超过十家的废品收购站。破纸板、塑料瓶和塑料袋是这条街区的绝对主角。

昨日,记者来到曙光北路街区看到,盘踞在曙光北路二十多年的几家废品回收点已经被清除了。街区西侧的两栋已初步完工的建筑也被粉饰一新。希腊式美学的经典搭配蓝与白成为建筑的主色调,这与东侧正在施工中杂乱的老建筑差异分明。

今年三月,芜湖路街道委托一家开发商对曙光北路实施改造,希望在“不大量破坏原有建筑结构的情况下,让街区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一期改造的范围除了曙光北路北侧的55米沿街店铺外,还有两条超百米长的纵深小巷子。小巷子内建筑层叠却错落有致。这也给了设计师极大地创意空间。

“现代生活节奏快,到处都在做快生意,搞热钱。我们希望这条街区能够让你放慢脚步,安安静静地享受一个周末。不用跑到市郊,也能享受一个发呆的下午。它不像一些特色街区讲究消费门槛,让市民觉得有距离,这个街区是属于所有人的。”该工程的设计师如此向记者表述。

目前,曙光北路的改造区内已经有部分商铺开始营业。有意思的是,离改造工程不远的几家个体商铺似乎也想“沾沾光”,上个月也重新做了门头和外部装饰。

B

目标是成为3A景区

去过上海的合肥市民都说,田子坊是上海滩最有味道的弄堂,店铺精致又随性,满足了他们对艺术和小资的需求。摊开田子坊旅游地图,从右向左依次排列着210、248、247三条彼此相通的弄堂,弄堂里的各幢老式建筑则标示着众多的艺术工作室、创意商铺和酒吧餐厅。现在的田子坊,是一处能与新天地相提并论的旅游景点。

细想,似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这样一条值得玩味的街区,北京有南锣鼓巷,上海有田子坊,成都有宽窄巷子,杭州有清河坊,福州有三坊七巷,苏州有平江路。而合肥似乎缺了点什么。记者了解到,未来的曙光北路也许真的就成为了一个景点。

有人说,文艺的气氛都是店铺带来的,未来的曙光北路会有哪些气质独特的店铺呢?“合肥知名的独立书店‘保罗的口袋’、外国人在合肥的聚集地‘造船厂’咖啡店、上海田子坊的精品店铺‘树’、来自乌镇和西塘的特色客栈‘私享家’等国内特色商家都在洽谈中。”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开发商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提出,希望这条街区能成为3A级风景区,不喧闹、不泼辣,让都市的生活节奏“慢一些”。“无法长期存活的店铺我们一概不会引进。”

C

暂时不在同片区复制

曙光北路在尝试成为这座城市的又一张“名片”。对于市区内其他或大或小的城中村来说,对于未来的期待还在继续。

“我们还在摸索阶段,希望在摸索中升华。”芜湖路街道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地段的城中村由于差异性较为突出,不少还成零散状分布。目前的目标是把曙光北路经营好,暂时不会在片区内复制推广。“不一定都打文化牌,但是会有自己的气质。”

D

出现特色街区是好事

文艺街区终究是开给“文艺青年”们的,对于将城中村进行如此改造,他们的态度又是什么呢。记者采访了合肥香榭画廊创立人、圈内有名的文艺青年谢泽。

“多元的才是文化,城市能出现这样一条特色街区当然是好事。”谢泽开门见山地说道。

“城中村是不少人的依靠,这种积淀也是城市文化的构成部分。”谢泽告诉记者,没有将城中村铲平盖高楼能维护一座城市的“文化层次感”。

“房子都很老,老房子的建筑构造是历史沉淀出来的。国外有很多老街区,简单包装后依旧迷人,这也是内地游客向往的。那么我们身边的为什么不珍惜呢?”谢泽知道,将城中村全部保留并不现实,但是留下有一定规模的、有特点的城中村很有必要。

谢泽说:“曙光北路有坡道,有弯道,周围还有现代建筑。设计如果得当,同时保留曙光北路原有的生活节奏,按照市民需求推出合适的店铺经营,不设置阶层概念,就有希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来源:江淮晨报)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