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1日,苏州高铁新城管理委员会在相城区正式挂牌并举行项目开工仪式,拉开了“苏州活力新门户”的建设大幕,苏州的版图上多了一个全新的板块。
“高铁时代”催生活力新城
4.7平方公里矗立23幢百米高楼
苏州高铁新城核心区规划范围东到聚金路、西至元和塘、南到太阳路、北至渭泾塘,面积28.9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为4.7平方公里,东至聚金路,西至相城大道,南至北河泾,北部边界在澄阳路东面以高铁主线的南控制线为界,澄阳路西面以西公田路为界。
在徐徐展开的高铁新城蓝图上,园区地产经营、园区圆融集团、苏州国发集团、城投公司、文旅集团、紫光高辰公司、合景房产、鑫苑置业、高融公司等单位肩负战略使命,率先在高铁新城启动区高标准开发商业办公、商务中心、住宅、购物中心、总部经济等项目。这些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22万平方米,100米以上建筑高楼就有23幢。
随着23幢高楼明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封顶,随着高铁新城高标准推进的地面景观、雕塑、绿化、照明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高铁车站南部现代化城市发展雏形正在快速形成。
“三高战略”打造陆地空港
18项专项规划细化“低碳建设”
“三高战略”和“四字要诀”锁定了苏州高铁新城的建设路径。按照“先策划后规划、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环境后开发”的原则,高铁新城通过国际招标,聘请一流的国际策划规划团队,从功能定位、体制机制、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用地策划、城市形态等方面,对28.9平方公里进行规划,加快4.7平方公里启动区控制详规,科学制定18项专项规划,细化“低碳建设”,并引进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探索实践数字化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坚守“每块土地必须进行规划,每个项目必须服从规划”的建设“生命线”。
在高铁新城建设现场,200多万方填土都是区域内部调节,整个工地不出一方土、不进一方土,凸现低碳建设,而一个占地超过100亩的“基坑”,更是创造了“苏州之最”。这个“基坑”承担了周边正在兴建的圆融、紫光、园区地产3个项目8幢高楼和高铁广场的地下空间勾通,既节省了项目用地和投资,又提升了现代化建设水平。
今年以来,高铁新城重点推进以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主的文化产业建设,积极开展全国游戏产业年会、阳澄湖动画论坛等以会招商活动,引进盛大游戏、清华紫光、南师大苏州文化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文化创意企业(项目)70余个,完成战略合作项目储备50多个,年内将形成以8-10家龙头企业为引领,70家左右中小企业为主体,近20家孵化器企业为后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全力冲刺年度销售100亿元,大力打造“创智高铁·数字硅谷”的品牌效应。
新近敲定的设计街区建设,将进一步加快苏州高铁新城的产城融合发展步伐。设计街区首期规划占地63.5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呼应高铁新城西拓工程,把南天成路沿线建设成为集商务办公、企业总部、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商务街区,打造文化设计产业集聚区。
一个集商贸、科研、居住、办公、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苏州新门户,正在苏城北部快速崛起。
(来源:365地产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