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商业地产 -  贴子
4458  |  1

主题:蚌埠二马路、太平街商户搬迁新市场经营 惜别曾经商贸地位

flora

积分:-30  联商币:-12
  |   只看他 楼主

“二马路”不仅仅是一个街道名称和批发市场,同时它更多的是一座城市曾经商贸地位的“代言人”,蚌埠人追赶时代潮流的代名词,蚌埠人创新进取精神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蚌埠市着力推进划行归市试点工作,打造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开启新征程。在前期成功探索实践小商品批发市场划行归市试点经验基础上,近期该市启动了影响更大、意义更为深远的二马路、太平街市场商户转场经营、整合提升工作,这是该市深入推进划行归市、完善大商贸格局、提升城市功能的一项重大举措。业内专家认为,二马路、太平街商户搬迁新市场经营,是“二马路精神”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传承和延续,新市场、新理念、新平台,将为激发蚌埠人二次创业激情,重续“二马路”辉煌注入强劲动力。

现实之困

火灾隐患、交通拥堵、物流配套缺失,禁锢了二马路、太平街市场发展调整的空间。面对逐渐萎缩的市场,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商户们都普遍意识到,转场经营势在必行

早上8点半,陈素丽准时开门营业。一位从怀远来的客户一下子拿了40条电热毯,陈素丽随即叫来市场的免费送货车,将客户的商品直接装上蚌埠至怀远的直通班车。“经营环境好,物流配送方便,客户越来越多,这样的市场才是我想要的”。接待完客户,陈素丽又忙着在电脑前上传产品图片,商贸城开通了网上商城,商户又多了一条销售渠道,“实体店与网店结合起来,这里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

陈素丽原是二马路商户,在进驻义乌国际商贸城之前,她及她的父辈已经在二马路从事针织品批发生意二十多年。“从小就是在二马路批发市场的摊铺里长大的”,说起二马路,陈素丽心里有些纠结。“从感情上讲,对二马路十分依恋;理性地分析,不搬到新市场经营很难有出路。

记者来到二马路市场是下午四时许,只见市场内清一色占道经营,运货的三轮车与行人挤来挤去,混杂一团,要从摊位前通过,都得侧着身体挤过去。

一个批发市场,居然连一个物流场地都没有。外地户要货,只能先将货物运送到光彩大市场,再从那里发货。外地来进货客户进市场也不方便,先坐长途汽车到车站,再转坐公交车到市场,在人群和车流中挤来挤去,好不容易采购的货物,还要花钱雇三轮车费尽周折地运送到车上。不仅多花了不少冤枉钱,进一趟货就像打一场“仗”。“对于商户来说,辛苦一点并不算啥,最怕的就是客户流失”。早年的二马路生意多么红火,一天的营业额就有好几万元,现在一天也就几千元的销售额。再加上房租、仓库等成本居高不下,生意越来越难做。“现在好了,搬进商贸城,不仅敞亮,还有免费送货车全程服务”。

与陈素丽一样,此前,从事童装批发的小孙也一直为二马路市场的逐渐萎缩忧心如焚。原先最多时一天店里能走2000件货,现在多则几十件,遇到“白皮”也是常有的事,原先二马路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络绎不绝,现在就是连凤阳加起来也不过四个县的客户。

最让小孙揪心的是,他是一个品牌的省级代理,如果达不到销售量,厂家就随时会“换将”。为了保持省级代理资格,小孙曾经打算离开蚌埠,到合肥的白马服装市场“开疆辟土”。“我们对二马路都很有感情,可是在商言商,批发市场蜗居在老城区根本没有出路。”如果蚌埠再不建设现代化的商贸城,搬到外地经营的经营者会越来越多。

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市政府对小商品批发市场划行归市,打消了小孙到外地经营的想法,“搞批发,划行归市是必须的,只有同类商品集中经营,充分竞争,才能吸引更多客流”,经过与招商人员面对面沟通,又多次到市场实地考察了解,尤其是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成熟的运作模式,深深打动了他,“第一批报名,第一批进场,为的就是显示对市场的信心”。按照要求的时间段搬进市场开业经营,商贸城还给了三年半的免租期,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免租金使用两年的仓库并免除了两年的物业管理费。“经营成本降低了,货价更有竞争力,这样经营起来就轻松多了。”

在与现代批发市场的群雄逐鹿中,脱胎于集贸市场的二马路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萎缩是一个必然。在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宏军看来,场地狭小,分散经营,管理混乱,缺乏配套,“这样的市场何来发展?”不仅客群不断缩小,客户的层次也在不断下降,原先二马路是全国闻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就连义乌临沂客商都过来参观学习,现在倒好,随着周边城市纷纷建起商贸城,现在二马路的客群仅限于包括凤阳在内的周边四县,甚至连县城都覆盖不到,只有乡镇的批发商来此进货。产品档次低,假冒伪劣产品也是屡禁不绝。

对于城市的管理者而言,最头痛的是基础条件“先天不足”导致后期管理难度极大。没有停车场,接货、卸货的车辆多数停靠在路边,交通拥堵是常有的事,占道经营更是给行政执法带来不小难度,二马路和太平街市场虽多次清理,但只是短期见效果,很快就会反弹。

而这两块区域更是消防工作的“心病”。据市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宋群立介绍,蚌埠目前的批发市场大多是在现行的消防规范发布之前建设,不符合规范要求,尤其是二马路、太平街市场可谓是全市最大的消防隐患,二马路更被列为全省50处重大消防隐患之一,一旦发生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社会反响极大。

说到火灾,蚌山区消防大队大队长刘磊仍心有余悸。2007年10月太平街火灾,200多户经营户受灾,损失600多万元;2008年12月紧挨着二马路的华盛街火灾,火灾虽然得到及时控制,但依然造成14户经营户受损。由于早期设计、规划不够合理,楼距较窄,一旦占道经营就导致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不畅,消防设施不健全,管道常年失修,消防用水的问题也是今年才得以解决。而先天设计不足,经营户的房屋内多是采用自搭阁楼,可燃材料的使用,也成为消防隐患。加上经营户消防意识淡薄,基本上都是前店后仓加住宿“三合一”模式,尽管多次整治,但极易反弹,难以有效管理。“与其保守治疗不如一刀切除”,市消防支队支队长龚壮志直言,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

划行归市

集聚才有力量。大手笔实施划行归市,蚌埠开启重新构建商贸中心的征程。招商引资加快市场建快步伐,一个崭新的第六代商贸市场成为承载梦想的平台

为了配合政府划行归市,引导二马路、太平街商户进场经营,对按期搬进义乌国际商贸城开门营业的经营户,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最多给予免除三年半商铺租金,另外再给予免除两年仓库租金和两年物业管理费。仅此一项商贸城就要多投入数千万元。“不过相对于商户的支持和政府的期待,再大的投入我们都值得,与商户共成长,与蚌埠经济发展共命运。”杨维星表示。

重振雄风

二马路、太平街商户搬迁新市场经营,是“二马路精神”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传承和延续。新市场、新理念、新平台,将为激发创业激情,重续“二马路”辉煌注入强劲动力

从蜗居太平街一间昏暗拥堵的小门面,到搬进商贸城宽敞明亮装修一新的产品展示厅,赵新光对自己的经营也有了新打算。“原先经营的都是低档货,竞争激烈,利润又低,现在转型升级的时候到了。”听说商贸城要组织经营户到义乌举行产品对接会,他认为这无疑是个寻求合作的好机会。“找一些厂家合作,最好能争取到省级或区域代理,这样自己的生意就能越做越大”。

对于已经拥有两个产品的省级代理权的顾俊来说,他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向产业的上游拓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培育,他经营的产品已覆盖全省十多个地市,仅发展的经销商就60多家。“营销网络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顾俊不甘于只卖别人生产的产品,一进入新市场,他就谋划着搞加工生产,商贸城配建有工业加工区,上一些设备,再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进行前店后坊式经营,把自己生产的产品从蚌埠批向全国市场。“别说能赚更多的钱,就讲二马路商人从商贸转向生产就是一个创举!”

其实,对蚌埠来说,二马路不仅是一个街道名称和经营场所,同时它更多的是蚌埠商贸地位的代名词,是蚌埠人勇立潮头、创新进取的代名词。在陈宏军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蚌埠人就领风气之先,蚌埠最早的创业者都集中在二马路,二马路经营者是蚌埠最早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正是由于早期的二马路商户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才成就了二马路在全国小商品批发市场格局中的地位。

二马路可谓是蚌埠商人的“黄埔军校”,现在蚌埠不少创业成功人士都曾在二马路摆过摊,蚌埠第一批“万元户”和“百万富翁”都发家于二马路。在二马路创业中挖到“第一桶金”,现在已是一家汽车4S店老板的张传宝坦言,二马路的经营者一是有很强的商业头脑,二是特别能吃苦耐劳。

那时候进服装都是到上海,坐火车、睡地板,大包小包地往二马路背。三天去一趟,风雨无阻。正是这种敢于吃苦的创业精神,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二马路商人。也正因为如此,张传宝每次到蚌埠总喜欢到二马路“找灵感”。“二马路太平街商户虽然搬迁转场经营,但他们的创业的精神仍然存在。”陈宏军认为二马路人敢于创业、乐于创业的精神也是蚌埠人创业精神的缩影,他认为,搬离二马路到新市场经营,并不是创业的停滞,而是二次创业的起点。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自然对这个地方有感情,但也容易造成固步自封的思维定势和经营模式。走出二马路进入新市场,就如同换了一片天,这里崭新的经营理念,为商户提供的更大的交流平台,将进一步激发二马路商户二次创业的激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场经营正是重振二马路辉煌的关键一步。“就二马路、太平街市场而言,关闭后并不是市场不复存在,改变的只是经营业态”,蚌山区商务局局长成守近说,通过综合开发,淘汰不适宜在闹市经营的小商品批发业态,通过综合改造,这里将成为未来蚌埠体验式购物的新地标。未来二马路和太平街,将是集商业、办公、休闲、娱乐、居住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交互式城市商业综合体。这里将成为蚌埠新二马路精品商城,成为城市核心商务区规模最大、业态最全的一站式商业购物旗舰,成为蚌埠时尚生活新地标。

目前,位于老“百大”的合肥百大购物中心二期、位于原蚌埠饭店的天洋国际大厦,以及汇金中央水城等现代化商场正在抓紧建设,二马路市场及周边区域改造正紧锣密鼓进行。未来展现在蚌埠人眼前,将是位于中央商务区的全新“二马路”,它带给蚌埠人的将是全新的购物体验和生活方式。这层意义上讲,“二马路精神”正通过划行归市、转场经营、业态提升赋予新的内涵。成守近如是说。

(来源:蚌房网)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