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三叉社区
银泰城等6大项目带来的强劲经济后盾
杭州庆春门外三叉村,是一个有着250多年历史的古村,上了年纪的村民会骄傲地告诉你:“三叉村的名字是乾隆皇帝亲口封的!”
据三叉村书记沈明刚介绍,三叉社区集体综合经济实力跃居杭州市撤村建居社区的前茅,这一切,主要得益于杭州市10%留用地安置政策。
被征地后,三叉村共获得130亩留用地。按照“自行开发为主,合作开发为辅”的原则,相继开工建设了庆春广场二期工程、华东家电市场二期、三新金座、广新大厦、新业大厦、东方家私市场二期工程·三新银座等六大留用地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总投资6.25亿元。其中,两个项目为合作开发,4个项目为自筹自建。利用这六个项目,三叉村引进了银泰百货、乐购超市、欧亚达家居等知名品牌企业,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大发展。2012年社区总收入为2.39亿元,而这6个项目的收入则达到了1.2亿元,占总收入的50.2%。
“2003年7月,三新购物中心A楼开建,这是庆春商圈第一个基本建设项目。”沈明刚说道,2006年有4个项目同时开工,“招商的过程是十分艰苦的,当初想引进上海的百货公司,可人家来一看,有些地方还是菜地,就要求三年免租金,还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
乐购超市是引进的第一个招商项目,它对整个庆春商圈的商业带动性是不容忽视的。于是,“引进大项目、促进大发展”成了三叉社区在招商引资上的一个共识。2007年4月,三叉社区成功引进了银泰百货;同年8月与武汉欧亚达签约。如今,庆春银泰城、欧亚达秋涛店相继开业,正是因为这些大项目的成功引进,带动了庆春商圈一系列的经济繁荣,仅沿街商铺的租金几年来就翻了10倍。
三新大厦是三叉经济合作社建造的第一座楼宇,占地面积7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830平方米,是江干区第一座税收超亿元的楼宇。发展楼宇经济是三叉社区的一个经济主动脉,相继开发了江干区首个专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楼宇——新传媒产业大厦;江干区首幢泛金融特色楼宇——三新银座资募大厦等,这些特色楼宇不但业态多样,而且还对庆春商圈形成了强劲的经济辐射力。
经过十年发展,三叉社区成功实现了从原来以农田、陈旧仓储、一产经济为主的“粗放型城郊村经济”,提升为以楼宇经济、现代商贸、传统市场、社区商业四位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型经济”。
拱墅区蔡马社区
纳德自由大酒店,填补城北文教区商业空白
城市之北,沈半桥北,湖州街东,就是蔡马社区的所在地。在这片呈口字形地状的1.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着多所大中院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树人大学、之江专修学院、源清中学等,属于杭州城北第二文教区。据蔡马社区副书记朱仪胜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湖州街东都是十分清静的,马路两边没什么商铺。
“历史性的转变是在2002年5月15日。”朱仪胜清楚地记得,就在这一天,蔡马村撤村建居,社区分有四个居民小组,分别为茶汤桥、蔡马新村、九十六亩头和蔡家桥。根据10%留用地指标,蔡马村在2005年调剂到25亩留用地,其中10亩用作建造凯锐大厦,在2007年立项开建,2009年与万向集团旗下的纳德大酒店经过十几次的商谈,正式签订了为期十年的租赁协议:这座总投资1.3亿元的22层大厦年租金1000万元,每三年递增10%,由纳德大酒店打造成一座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四星级高档宾馆。
“之所以选择此类业态,就是因为瞄准了城北第二文教区高档宾馆饭店的空白商机。”朱仪胜表示,2011年7月,纳德自由大酒店开张营业后,生意日趋火红,同时还带动了湖州街东的繁荣,“现在这一带酒店多了,如易融大酒店、时瑞大厦等,餐饮娱乐等业态也越来越多的入驻到湖州街。”
纳德自由大酒店的火红就意味着蔡马社区的居民将会得到不菲的分红。据介绍,蔡马社区的股东平均每户一年大约可以得到1.5万元的分红。除了分红,还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450元的福利。
就在纳德自由大酒店附近,另一块留用地正在打桩建基,据悉,这将是一幢19层的高端写字楼,总投资1.2亿元。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留用地项目的竣工使用,湖州街东的商业会越来越繁华,而蔡马社区的居民们也将会得到更多的长久获益。
西湖区古荡经合社
莲花广场,辐射城西的商业餐饮娱乐中心
2002年6月30日古荡镇村撤村建居,原先的村民经过拆迁安置,住进了多层安居公寓,平均每户分得360平方米,按120平方米一套,基本每户分得三套,除了自住,可出租收取租金。
在留用地项目的建造和筹划中,古荡经合社动足了脑子,投资3.5亿元,大手笔打造了一座约9.5万平方米的集商务办公、商业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莲花广场。并通过招投标方式,委托中宙集团管理经营,每年租金4060万元。莲花广场自2011年投入使用后,很快就成了辐射城西的商业娱乐中心,人们都爱来莲花广场购物用餐。尤其是华灯初上时,莲花广场一带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上城区望江社区
中豪·望江国际 三赢的杭州模式
富有艺术气息的石材加幕墙,疏密有致的竖向线条,大气、稳重的中豪·望江国际,在以香港中环和纽约曼哈顿为标榜的钱江新城,强大的视觉气场足以使其在写字楼集群中脱颖而出。
中豪·望江国际的特殊,在于它并非是传统招拍挂的商业项目,而是村级留用地项目。在这之前,曾在住宅开发领域多有建树的中豪房产,开始试水村级留用地的开发,并让中豪·湘座,成为办理出杭州首个留用地分层产权的项目。2009年,中豪·湘座的销售均价为11000元/平方米,而今它的溢价空间达到了109%。
“最初更多基于企业自身的特性,才考虑在村级留用地上有所发挥。中豪有做酒店、做商业的经验,又是从集体企业发展过来的,对乡镇土地状况非常熟悉。而且,它比传统住宅开发能更好地控制风险性。”中豪房产副总经理高银华解释当初的企业选择动机。
从中豪·望江国际开始,中豪房产实现了专注城市综合体等商业地产开发的战略转变。并建立起地段、合作方、市场、运营等一整套村级留用地的评估考核体系。伴随着中豪湘座、中豪·望江国际和中豪·五福天地等商业精品力作的陆续呈现,中豪房产的商旅版图正在逐步扩张。
在49%可销售部分,中豪·望江国际凭借着自身的超凡定位,1200—1400平方米纯整层销售,为大企业提供真实可见的高端办公品质,吸引了众多领袖型企业竞相入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融合高端商务和生活元素的现代都市上流圈层。
高银华表示,当初和望江村谈下地块时,主要还是看中了钱江新城CBD的区域优势。钱江新城内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和中介机构云集,拥有大量办公、酒店、服务性公寓等配套设施,是服务业高度集中、城市景观最繁华的地段和标志性建筑最集中的区域。“这里肯定会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的产业集聚地,所以,我们的项目定位就是企业总部基地。”
事实证明,为大企业量身特制的定位,使得相当规模的大公司选择入驻望江国际,不仅仅浙江省国有大型文创企业、浙江省最大的安保公司、浙江物产经贸集团,都把“新家”搬到中豪·望江国际,连世界500强企业——思科公司也选择了望江国际。“我们是有意栽花,结果却好到超出我们想象。”
在大企业聚集的钱江新城,中豪·望江国际无疑已经成为总部经济的孵化器,产业龙头孕育地的代名词。高品质的开发水准,以及前期销售中的高端客群,为剩余的51%的留用物业,提供了高端大气的开场白。相比钱江新城的其他写字楼物业,望江国际持有的写字楼物业部分不怕闲置,还有租金上涨的保障收益。
“村里有大量土地,却没有房地产开发经验,也不懂市场化运作,借助我们这样有资质的房地产企业,不仅项目的整体品质有保证,还能实现借鸡生蛋的效果。”高银华说。
每年,望江村能够从中豪·望江国际获得的租金收益,大概在几千万元左右,根据租赁合同,每隔三年,这些物业的租金会上涨5%。手捧着这个20万平方米的“商务综合体”,望江村的村民自然是笑到合不拢嘴了。
在中豪·望江国际,政府、企业、村民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三方共赢。在这里,政府实现了区域形象提升、产业升级;开发商实现了自我价值和品牌输出;村民获得资产保值、增值的良好收益。
无论从区域经济的升级,还是对商业配套的完善,对村级留用地区域,政府愿意从税收优惠、产业支持等方面去培育的。对开发商来说,风险更小、区域市场资源更有优势的村级留用地,不失为规避土地招拍挂激烈竞争的另一种好选择。
高银华有种预测,或许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进入到村级留用地开发。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