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荒地,循着梦想的足迹,从昔日的荒郊野岭,到如今的产业新城,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实现的不仅是自我的华丽转身,更树立了一个欠发达、缺资源地区如何破局谋变的标杆。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生产型物流园区。”物流港自一“诞生”,就注定将展示遂宁及四川的雄心,并在全球视野下成为资本的主战场。从“无”到“有”,从“平面”到“立体”,再从“立体”到“宏大”……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正怒放在西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改变着遂宁乃至四川经济版图。
作为遂宁“六大兴市计划”的主战场,物流港已成为遂宁市乃至整个成渝地区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主要经济发展平台之一 ,成为遂宁建设特色现代产业高地的强劲支撑,也是遂宁实现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的重要力量,更是四川“三大发展战略”的生动样本。
站在新起点,物流港再次被遂宁市委、市政府委以重任:按照“大节点、大枢纽、大物流”的思路,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以及加工制造业等特色业态,着力打造国内外联通、成遂渝一体、沿海腹地互动的现代物流中心 。
如今,衔着“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国家现代服务业物流产业化基地”、“中国物流示范基地”3张国家级名片和“四川省‘51025’重点园区”、“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化示范基地”、“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4张省级名片等一系列光环,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将出现在第十四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国际舞台上,向国际资本展示其全球的视野,西部的雄心。
大交通 乘区位优势 诞生一座现代产业城
位于遂宁主城区西南部,向左,成渝高铁呼啸而去;向右,遂渝高速绵延入岭,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便坐落此间。
遂宁市地处川渝中心,“7向21线”铁路网、“1环9线”高速公路网,规划建设中的全国4c级通用机场……着力构建的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使遂宁成为向东通过沪汉蓉快速通道连接长三角,向南连接渝贵滇穗,直达防城港进入印度洋,向北通过西安贯通京津冀的环渤海经济区,向西可经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直达欧洲,从而成为贯通新欧亚大陆通道的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成为川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1.5小时经济圈覆盖成都、重庆两特大城市在内的37座城市。
乘区位与交通之势,发展现代物流业,遂宁出手,恰逢其时。
遂宁决策层认为,在成渝一体化进程中,产业的融合互补、资源的整合利用、人才的交流互动,带来大量的新机遇,作为转换枢纽,遂宁首当其冲。遂宁可以做一条“称职”的传输带,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平台。如此策略更深刻的内涵还在于,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将成为遂宁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突破口和增长极。
在“大交通—大城市—大产业—大商旅”的发展思路中,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应运而生。
握住时代的脉搏,左手交通,右手产业。当区位优势与产业定位完美地契合在一起,立刻碰撞出梦想的火花。
2008年1月19日,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挥出开建的第一锄。一幅在一张白纸上绘制出的产业新图,依山就势展开雄奇的画卷。
5年来,曾经的荒芜变身为繁华,曾经的农村变成了城市,曾经的村民变成了居民……物流港初步形成了工业园区化、产业城市化格局。物流港坚持与成渝两地错位发展,打造成渝工业配套的理想地,统筹城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奋力发展成为现代产业发达、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各类要素集聚的新城区。
5年里,物流港从“零基础”起步,成功引进项目73个,签约总投资额400亿元,完成投资160亿元,竣工营运项目32个。形成了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商贸服务业、电子商务业、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辅的五大主导产业,已具备现代物流产业链雏形。
一个全新的地标,一座全新的城市,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破土而出,闪耀西部。
大理念 顶层设计 世界眼光一流标准
2012年11月,遂宁市委书记杨洪波履新后不久,便将物流港作为重要的调研地之一。要求物流港要加快推动项目攻坚,着力完善园区功能,坚定不移加快推进“两化”互动、产城一体进程。
一个月之后,杨洪波再次来到物流港,要求物流港要创造好的环境扶持企业加快发展。
市委书记前后两次,间隔一个月调研物流港,这在遂宁发展的历程中是少见的。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物流港在推进产城一体方面被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
同时也显示出,物流港最初的发展定位是与当前全市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就在5年前,物流港所在区域还叫“金家沟”,这里山丘林立,杂草丛生,在这样一个贫瘠的土山丘上如何才能破题开局,遂宁市及物流港管委会的难题不小。
而此时,遂宁周边发展物流已不是新鲜词语。
广元正在打造川北物流中心,巴中正在建设黄家沟、东兴场、平昌现代物流园及东方鑫村商贸物流园。南充则将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物流城市。广安正在打造川东北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内江则着力打造中国西南综合物流基地。
“不破不立,遂宁物流港必须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不然夹缝中的物流港将很难生存。”经过论证,遂宁决策层认为,战略上要高瞻远瞩,用世界眼光、一流标准精心谋划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
谋略的第一步直指顶层设计,只因规划决定着物流港的价值,也决定着物流港的未来。
“2007年,2008年,2009年,我们一直在提升园区的规划,3年时间,经过10多次的规委会审定,近20余次修改,物流港产业规划和建设规划才浮出水面。”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请西南交大做了初规,然后聘请清华大学、西南交大、同济大学、中铁二院、德国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规划作了反复论证、优化、提升。
一份经过千锤百炼,融合现代、绿色发展理念,高规格、高起点谋划园区布局,高要求、高质量把关的规划蓝图给予了物流港准确的定位——
战略上:以“服务成渝、面向西部、贯通沿海,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生产型物流园区”为战略定位。以“厚德载物·传承天下”为目标,最终实现园区发展的国际化。
功能上:着力发展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五流”集聚的大平台;西部工业原材料、零配件、生活消费品的生活、交易、配送大超市;临港产业和流通加工配套的新园区;成渝经济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
发展上:发展生产性和流通性的物流服务,打造以第三方物流为主导的具有国际水平、功能完备的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
产业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作为生产型物流园区主要围绕物流产业规划,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加工制造业等特色产业。
在此理念引领下,“物流梦”开始照进现实,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成为了一个不断演绎奇迹的造梦空间。
大智慧 智慧执政 西部现代物流港站上新高度
10月16日,投资95亿元的远成西部物流城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从签约到今年1月18日开工,远成西部物流城项目仅仅用时1个多月,如此惊人的速度,在远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黄远成看来都有点不可思议。
究其缘由,在前进道路上,物流港的智慧执政是关键推动力。
在跨越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如何进退有度?物流港管委会深知“在推动物流港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中,要主动进,剩下的则要交给市场。”
秉承于此,按照“一年奠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铸精品”的三步走战略,在对物流港的开发模式上,物流港管委会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开发建设模式,从而整合大量资源,实现跨越发展。
——以创新的手法,书写弯道加速。物流港根据发展规划,着力推进“运输网络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无水港服务平台”三大平台建设,夯实内部基础,打造西部精品园区。
——在运输网络平台建设上,完善路网建设,推进城市“外循环网”与国家路网相结合,同时建设铁路物流园,形成“公、铁、海”三式联运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园区服务西部的能力。
——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上,建成完善的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和高效的物流运营信息化支撑体系,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在无水港服务平台建设上,物流港简化办证程序,实行并联审批,提升政务效率;建设“港务区”,实行项目秘书制,开展一对一、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保姆式“三全”服务,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坚持进退有度,智慧执政的触角还迅速延伸到了产业发展中。
目光瞄准高精尖产业,招大引强,物流港直击靶心——世界500强企业,国内百强企业。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向园区集聚。
同时,欢迎符合物流港产业定位的企业,拒绝不符合产业定位的企业。5年中,多家有污染或不符合产业定位的企业便因此被物流港婉言谢绝。在入驻企业项目建设中,园区也制定了严格的“退出机制”。部分企业便因企业进度内容与协议不符,被劝退出园区建设。
在此智慧执政理念下,中国华润、中石油、金光集团、安东石油、香港健坤、北大荒、远成物流等行业巨头在寻找成渝价值时,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
目前,远成西部物流城项目进度日新月异,铁路物流园海关监管区即将通关营运;健坤商贸城168米国际甲级写字楼主体封顶、服装箱包市场建设基本完成。远成物流、莱克汽车、安东陶粒等11个项目全面拉开建设;健坤商贸城、铁路物流园等23个续建项目正加快推进……
众多的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扎堆入驻,聚集效应带来的作用力,推高关联布局和边际效应的马太效应,物流港成为巨大的产业磁场和资源聚集器。
大开放 开放创新 国际元素引领物流港迈向世界
2013年5月13日,国际品牌奥特莱斯正式入驻西部现代物流港,项目将于2014年5月建成并投入营运。这是奥特莱斯首次入驻川内二级城市,为物流港带来了浓浓的国际化元素。
奥特莱斯的入驻只是一个开始。在物流港的国际化发展定位下,健坤国际招商的东盟贸促会,将在物流港建一个东盟城,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6个以上国家,要在健坤国际设立他们的产品展示交易中心,通过展示中心,把国际产品带到遂宁,这也成功为物流港注入了国际化的元素。
“这意味着,遂宁将成为东盟在中国西部市场的一个节点,中国商品和东盟商品在遂宁实现大宗商品交易。”健坤国际董事局主席黄伟生说。
东盟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中国区秘书长曹鲁斌介绍说,东盟近年来一直在选择多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包括在广西南宁的东盟博览会等都是他们想强势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讯号,在中国内地选择一个有利的物流节点进行大宗商品交易是他们目前的迫切需要。
而遂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所形成的节点效应,与他们的迫切需求似乎完全契合。物流港与东盟贸促会的深度合作将就此开启。
这样的“国际化元素”不仅仅体现在一种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东盟还将以新加坡等国酒店管理的先进经验在遂宁建设一个Alorie莲花五星级酒店,此外,健坤城韩国馆、中国台湾馆的筹建工作也正在全面推进。引导潮流的韩态商城将来到遂宁;以国际知名的台湾小食品为主的中国台湾馆建设也会为物流港国际业态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相信东盟馆的建设会为遂宁乃至四川的产业结构转型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黄伟生充满信心地说。
作为遂宁建市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全国第一个东盟商品展示中心、遂宁第一高楼健坤写字楼等,“健坤城”很多第一的背后是一种创新能力的折射。黄伟生说:“健坤城的建设是以创新为驱动力的。而我们选择遂宁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我们当地的党委政府具备前所未有的开放创新意识。”
遂宁海关的建立,遂宁机场加快建设,遂宁公铁联运全面推进……基于国际视野的发展思路和持续强化的物流系统功能,物流港的开放创新型经济水平将全面提升,面向世界、全面开放的经济格局也正逐步成型。
大城市 产城一体 千亿产业园区正蓄势腾飞
研读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崛起的历程,可以看到,物流港的发展绝不是以建成一个简单的产业园区为目标。事实上,它是在造一座现代化城区,这座城区不仅具备产业功能,还是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物流新城。
物流港在展开大手笔规划之时,还立足长远,注入城市化发展理念。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工业发展规划上制定了更加详细的控制性规划,目的简单清楚,就是要打破传统,力求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产业园区。
5年来,物流港按照“两化”互动和“产城融合”理念,着重把握生态与产业之间的平衡,进行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在物流核心功能区、商流核心功能区、配套服务区、临港产业流通加工及配送区四大功能分区的整体规划下,着力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做大发展平台,做美精品园区,全力建设精品智慧示范城,细化2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塑造物流港建筑风格,消除与主城区界限,实现新老城区融合。
“未来3年时间里,这里会有188米的遂宁第一高楼,提升城市形象;这里会云集20余家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的西部总部基地,提速城市品牌向心力;这里还会增加10万余个城市就业岗位,为城乡居民收人水平提升奠定基础……”一位熟知物流港建设的人士,描绘着物流港的远景。
在物流港内,还将建设田园风光浓厚、适宜休闲的宜居小区;改造玫瑰大道、主干道、次干道、电子路等“三纵三横一围绕”的园区路网骨架,建设成为道路宽敞、绿化精致、别具特色的高水准道路;实施建设3所小学、2所中学、1所大学的“321”工程;建设2所医资雄厚、设备先进、医术精湛的国家级医院……
“我们不仅是产业发展、配套完善,还要从一些细节上让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们健康、舒心、幸福。”物流港负责人介绍。
2013年,是物流港铸就“西部物流港”和“现代产业城”的关键之年。物流港管委会将坚定实施遂宁市委“五个战略定位”和“六大兴市计划”,奋力攻坚“四大战役”和“四大行动”,扎实推进”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进一步做大发展平台,做强物流经济,做优服务环境,做美精品园区。
如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未来五年,物流港将更大力度提升园区环境建设、项目政策支持、互联互通建设,以“产值达千亿的国家级物流园区”为目标,努力将物流港打造成为成渝区域合作的连接点和现代产业发展的聚集地。
“下一步,物流港将牢牢把握全省建设西部物流、商贸、金融‘三中心’战略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着力完善功能,提升发展环境,走产城一体、科技创新和规模发展之路,把物流港建设成为西部物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加工制造中心、区域结算中心和宜居宜业示范城。”物流港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物流港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到2020年底,物流港将建成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产值超千亿的生产型物流园区。
一个全新的地标将再次将遂宁推向世界。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座属于国际的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一座现代化绿色新城将屹立在四川,名扬世界。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闫新宇 张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