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商业地产 -  贴子
1812  |  1

主题:武进淹城文化街超三分之一改行或搬走 定位决定出路

九月篝火

积分:26202  联商币:13352
  |   只看他 楼主

2009年8月,武进淹城特色商业街盛大开业,其中淹城文化街17间商铺共有24户文化企业进驻,浓缩了常武地区的历史沧桑和文化风格。然而,4年过去了,当初曾凭借政策优势,蕴含了丰富资源的淹城文化街,文化光环正渐渐褪色,24家文化企业中,已有超三分之一改行或搬走。

文化企业为何撤出淹城文化街?

淹城文化街绝大多数商铺早就为私人购买,业主对房屋的用途拥有强大的话语权,由此,对承租户的经营范围并没有进行限制,出现了个别业主因个人原因将房屋不再租出,转而房子装修成会所,不再对外开放;或者改变了原先作为文化展示、文化经营的初衷,经营期别的非文化产品。

据了解,2009年9月,淹城文化街开张前,武进成立淹城商业特色街领导小组,下设文化、美食、中医三个管理办公室,曾经拟定了淹城文化街设立的宗旨,即展现武进地方工艺美术,附带展示武进的特色书画,当时制定了优惠政策,对各商户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很多工艺美术经营者就闻风而动,但因店面有限,不少人只能抱憾而归。而今,优惠期限已过, 一些已搬离的文化企业主曾在言谈中透露过,高昂的房租令他们吃不消。

有关部门对淹城文化街的定位也在一直变化,淹城商业特色街领导小组从2009年淹城文化街定位为展现武进地方工艺美术,到2010年曾有在此设置古玩市场的想法,并有依托此街建立武进民间博物馆群的构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2年,优惠政策结束时,淹城文化街已经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原先的规划、构想都让位于现实的利益,即业主的租金是否能收到。

淹城文化街出路在何处?

文化街是一种另类的商业形态,国内一些地方的文化街靠的是特色经营,如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元代古迹天后宫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参观旅游项目,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赏心悦目;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碑帖、古籍、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风筝等专业店铺丛聚,也为这条街增添了更多的文化魅力。而扬州东关街也是依托老街而发展文化企业,街区内各种业态杂陈,有餐饮有书画也有化妆品,是很多人扬州之行的必选之地。这两处文化街均以历史遗迹为依托,以多元化的文化业态为载体,加上注重宣传和特色经营,得到了游客和当地人的认可。

由此可见,淹城文化街的定位十分重要,淹城文化街虽然是仿古街区,但也有相当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淹城遗址就是最大的亮点,而且周边还有淹城春秋乐园、野生动物世界和中医街、美食街,如何相互依托,抱团发展成为值得思考的话题。同时,淹城文化街也要面对周边地区类似文化业态的竞争,如即将建成的环太湖艺术城就有收藏品市场、艺术画廊及美食区,不久的将来,各文化综合体间的竞争将不断加强。

与淹城文化街关系最近的就是武进博物馆,武进博物馆馆长施建刚觉得,多家画廊、美术馆选址淹城文化街,对提升淹城文化街的文化氛围起了一定的作用。甚至今后可能会出现淹城画廊一条街,形成新的特色。如何破解目前的局面,有关部门和业主间必须要达成基本的一致,即共同繁荣好市场。

“不是只靠经营才能存活,而是带有一定公益性质,当然也不能只是公益性质,毕竟业主的权益要得到保证,作为业主,肯定希望文化街的商业氛围更加浓厚,这样对于业主来说,他们的收益既稳定,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而作为管理部门,希望文化街的公益性氛围浓郁些,两者间只有找到一个平衡点,淹城文化街才能更加繁荣。”施建刚表示。

(来源:武进新闻网)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