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合肥发展战略的启动,合肥的综合体也正面临着新旧更替的过程,新地标正一座座拔地而起,合肥兴起城市综合体建设潮。
大部分城市综合体都以商业为主体
卓越集团总裁张媛远在今年的住交会上表示:“商业地产这几年很火,满城尽是综合体,繁荣背后有风险。”
放眼整个合肥,各种商业综合体正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百大CBD、万达广场、富世广场 、明发商业广场、华侨广场、拓基城市广场、中环城、松芝万象城、华邦世贸城 等等,据相关资料显示,合肥能够以商业综合体著称的项目约有30个。
专家表示:目前,大部分城市综合体都是以商业为主体的偏多,就合肥的城市综合体来看,零售超市为核心业态的占多数。新鸿意以“家乐福”为主体的综合体、信地以“shopping mall、红星美凯龙”等为主体的综合体,均以零售业为价值支撑链。
合肥城市综合体做专业性的市场 前景更大
合肥的综合体目前普遍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定位低端,这种定位低端主要是由入驻的主力店决定的,那些大型的国际知名品牌店都很少进驻合肥市场。
中天集团聂秋南总经理认为,目前合肥很多开发商非常重视商业,也非常重视招商和产品。“我们在针对客户这一块时,不一味地去求客户买,我们定位非常明确,我们想法很简单,就是把美的东西叠加在商业里面,这样就可以把土地营造出产品,让客户彼此之间互动。一个好的环境、好的产品、好的地段,只要开发商用心去做,我相信这个产品一定会卖的很好。”
专家表示:只有高端商业主力店对于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才起到龙头作用,带动抱团效应,并且商业地产依靠这些商业主力店的名头来提升价值和人气。
“城市综合体,实际上是一种经济现象。”一位知名经济学家如此评价。
大量城市综合体在肥角力 繁荣背后有风险
一个城市综合体从破土而出,到鹤立鸡群,它所需要的资金费用浩大,动辄十几亿,多则几十亿元。然而,大量城市综合体在省城合肥角力,城市又能否承载起这么多的商业综合体?
“城市综合开发取决于商业饱和度,当人均商业面积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再去开发就会出现问题”,本地一家开发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综合体能有今天这样的一个量,跟政府的期望值也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商业土地使用年限只有40年,大大限制的一个综合体的发展前景。
(来源:合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