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武侠、汽车这些概念来到“舌尖”,将绽放出怎样的味道?在如今的省城合肥,越来越多的主题餐厅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生存着,有的正当红,也有的走入困境。
近日,记者走访了合肥几家主题餐厅,为读者近距离展现合肥的主题餐厅文化。
武侠风长盛不衰
走进这家饭店大厅,身穿古装的“店小二”会称你为“英雄”、“女侠”,古朴的装修风格,具有武侠味道的包间名称,仿佛闯入了武侠世界。如果你在合肥生活多年,一定知道这家饭店——“风波庄”。
从2000年到现在,主打武侠风的风波庄已经开店13年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合肥最早出现的“主题餐厅”。
“刚开始在合肥梨花巷开起这家饭店的时候,只是很小的店面。”
风波庄总经理刘俊说,他从上学时就痴迷武侠书籍,再加上家人从事餐饮业,大学毕业后,他就想开一家与武侠有关的饭店。“起初这里的武侠氛围并没有那么浓。”刘俊说,多年来,顾客也给他提了不少意见,这才慢慢形成了现在比较成熟的武侠风格。
“员工培训的时候,都得看上几本武侠书。”刘俊觉得,主题餐厅要想让顾客记住,软环境是很重要的,“要让顾客有一种体验式的就餐环境。”
在这里遇见老电影
在合肥有这样一家餐厅:“美术指导”在“制片车间”里,精心烹制了一份“名叫旺达的小黄鱼”,现场“演员”将菜品端到桌上,旁边还有“导演”为你介绍菜肴,吃完之后可以去“售票处”买单。
这个过程发生在合肥宿州路上的一家电影主题餐厅里,“我们的厨师叫美术指导,厨房是制片车间,服务员都被称为演员,导演是我们的店长,售票处就是收银台。”12月14日下午,这家电影主题餐厅的“储备导演”宋璐璐向记者介绍。
这家餐厅原来是闹市区里的旧民房,改建后上下两层做成了餐厅。餐厅主打电影复古风,电影海报到处可见,还有古老的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机,背景音乐是电影主题曲。播放经典电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每晚七点左右,我们会播放露天电影,顾客们可以在庭院里看电影,很怀旧。”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餐厅里的菜品很有特色:菜单叫剧本,菜式名都以影片命名。哈密瓜玉米汁叫《哈利波特》,炒竹笋叫《小兵张嘎》,酸辣黄瓜叫《鬼子来了》……“我们的菜单一般是一个月换一次,强调新鲜感。”宋璐璐告诉记者。
店老板庞标是一位“80后”,出于对美食与电影的爱好,萌发了开一家电影主题餐厅的想法,“刚开始做很不容易,因为合肥的主题餐厅已经有不少了。不过现在生意还不错,新的分店也在装修当中了。”
汽车文化驶向舌尖
在这家餐厅里,你不需要坐在汽车里就餐,但可以体验到一种汽车文化。合肥潜山路上,就有这样一家“汽车主题餐厅”。
在二楼餐厅门口的走廊上,一台沙滩车十分显眼。走进餐厅后,你会在天花板、墙壁上看到各种关于汽车的元素:齿轮、汽车海报、装饰轮毂……
周六下午两点多,已过了就餐高峰,餐厅的陈经理和记者聊了起来。
“我们的餐厅主要经营的是海鲜铁板烧,现在主要做的是熟客。”
说起经营模式,陈经理解释说,这家汽车餐厅楼下是汽车销售店,未来负一层还会开一家汽车改装店,属于同一个汽车综合体。“许多购车者会成为餐厅的就餐者,这是我们的一部分客源,此外还有慕名而来的散客、团购客人等。”陈经理说,虽然才开业一个多月,餐厅整体还是盈利的。
餐厅目前规模不大,只能容纳四五十人就餐,但却有吧台和小型舞台,兼具了酒吧、KTV的功能。
“我们这里也能办一些小型的酒会、答谢会,扩大了我们的经营范围。”陈经理说,如果餐厅能够走上正轨,以后会考虑扩大经营场地,增加一些较为私密性的包间。
“猫咪”改变路线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合肥义仓巷的一家猫咪主题咖啡馆,店里十几只小猫,或慵懒地散步,或在沙发上打盹,顾客们也能与猫咪零距离互动。
去年,这家店曾位于步行街,当时店铺号称是“合肥首家猫咪主题餐厅”,20多只可爱温驯的猫咪“侍应生”穿行于楼上楼下。
据老板韩先生介绍,他做这主题餐厅的初衷是为了救助流浪猫,“从2011年开始接触宠物猫生意,我便开始收养和救助流浪猫,做这个餐厅时,朋友说可以考虑做个猫咪主题的。”
餐厅亮相后,吸引了许多爱猫人士,餐厅的客源也不错,“当时经常出现排队等位的情况,200多平方米的店面也招待不过来。”韩先生表示。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开业后客人太多,一些客人拿自己点的食品喂猫,导致不少小猫出现呕吐不排泄的症状,甚至不治身亡,“当时压力很大,天天有人上门,说你不是爱猫。还有人打电话发短信说我这样做餐厅是在害猫。”
无奈之下,韩先生只好暂时关店,“先把几只小猫的身体调养好了再说。”
今年5月,韩先生的猫咪主题餐厅重新选址搬家,“现在做了个主题咖啡馆,比原来地方小了,顾客也没有原来多了,但是至少对小猫们来说是好事。”韩先生表示。
-相关链接
主题餐厅的概念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特指餐厅在装潢、服务、音乐以及菜品等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营造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随着中国社会形态变化加剧,一些次生的“亚文化消费圈”逐渐形成。“80后”“90后”、素食主义者、动物保护主义者、水果爱好者、动漫爱好者等都拥有了自己的“消费文化圈”,主题餐厅的兴起正得益于这些非主流消费群的崛起。
(来源:新安晚报 王天昊、姚一鸣、卞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