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7日,萧山金融创新中心开园,该中心坐落于钱江世纪城·宁围镇的江宁大厦,总建筑面积8550平方米,主要分为办公及股权交易区,办公区域重点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期货、融资租赁以及其他金融创新机构,股权交易区域用于设立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萧山代理中心和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羽绒交易中心。萧山代理中心的设立,将促进萧企股权融资发展,带动企业迈向资本市场,并成为萧山具有上市潜质的企业连接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一块“跳板”。就在前几天,羽绒交易中心已正式运行,通过这一交易平台,萧山羽绒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新契机。
随着一批金融创新平台的正式启用,多家省内外金融机构正式签约落户,萧山金融创新中心已逐渐成为金融创新机构的集聚之地,这无疑标志着萧山在建设钱江南岸金融集聚区的进程中,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描绘金融发展新蓝图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是我区推动经济转型、产业提升的重要抓手。如何让萧山成为财富管理新高地?今年我区专门制定并评审通过了《萧山金融集聚区总体规划》,力图推动金融产业的发展。
根据该规划,一幅更为壮阔的金融发展蓝图展开画卷。在这张蓝图上,萧山将打造“钱塘江财富管理中心—湘湖金融岛—江南金融科技产业园”的“一核两点”多区域联动发展的金融产业发展走廊,逐步确立金融业在萧山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打造长三角南翼金融副中心。
“一核”即钱塘江财富管理中心,位于杭州未来CBD的江南核心区块,功能定位为民营企业金融创新区、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区、互联网金融试点区。“两点”一为湘湖金融岛,位于风景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的湘湖风景区,功能定位为股权投资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金融培训中心,引进金融研究机构,为集聚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为江南金融科技产业园,位于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为金融科技融合示范区、互联网金融试点区。三大区块错位发展、各有侧重,贯穿萧山南北,规划总面积约8.35平方公里。
今年以来,“一核两点”发展势头良好。位于钱塘江财富管理中心核心区块的萧山金融创新中心开园以来,颇引人关注,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金融机构入驻。萧山金融创新中心的迅速发展,只是今年我区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前三季度,萧山辖内14家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78.4亿元,占全省发债总量的9.3%,发行数量和发行金额均处于全省县(市、区)领先地位。我区还设立区十大产业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将参股设立东方医药产业基金等多个子基金。
从“金融大区”迈向“金融强区”
萧山是久负盛名的“金融大区”,辖内拥有众多的金融机构。截至今年11月末,我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947.89亿元,同比增长8.5%;本外币贷款余额2635.66亿元,同比增长7.5%。各银行加大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融资支持,到11月底,国开行、工行等7家银行已批授信金额164.11亿元,到位105.16亿元。此外,截至10月末,我区7家小额贷款公司总注册资本19亿元,共计贷款2732笔、余额31.71亿元,其中小额贷款2482笔、余额21.24亿元。
推动金融创新,无疑是实现我区从“金融大区”向“金融强区”跨越的必然选择。“接下来,我区将继续加快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调整完善金融业扶持政策,继续做好金融招商工作。”萧山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萧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