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佛山在建或将建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超过40个,义乌商品城、王府井购物中心、南海万科广场、佛山万达广场、岭南天地等项目遍地开花,一场激烈的商业大战在所难免。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目前已营运购物中心已出现空置比例增多、人气不足的问题。由此看来,预计在建或将建城市综合体落成后商业环境或将更为激烈。对此,有专家建议,招商时要注重业态组合的综合性,此外还要重视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外部环境的交融。
商业楼
二楼过半商铺空置
在禅南两区,不少商业综合体存在“只旺一楼,其余楼层冷清”的现象,记者走访发现,在中心城区的部分购物中心,前述现象并不鲜见。
同济广场:二楼六成商铺空置
坐落在同济地铁站旁边,地铁上盖物业的同济广场便是其中一例,该大厦一至三层是商用,再往上是住宅。
同济广场的首层各类商铺不少,基本上没有空置,与二楼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记者走到二楼,发现约有60%的铺子都是空着的,走出电梯,大大的招商广告就会映入眼前:“同济广场正在火热招商中!同济广场由于产权分散,导致整层的统一经营管理工作难以展开。为促整个项目可以进入更好的营运局面,请各位业主尽快联系我司”。
潮流天地:人气低迷店主撤离
南海新天地广场的“潮流天地”商业街,被称为南海桂城东板块经营面积最大的商业综合体。2012年10月刚建起的时候,曾经吸引了众多商户的入驻。直至现在,不少已搬走的商家招牌还挂在铺位上面。
记者粗略估算,“潮流天地”有三百多个铺位,目前正在营业的只有100间左右。唐明的服装店是为数不多还在经营的商铺。
当时在广场对面开店的唐明夫妇看中了这里低廉的租金,也租下了一个9平方米的铺位,开起了服装店。但两三个月之后,唐明发现生意很难做,“没什么人气,一天都卖不出去一件衣服”。
唐明说,自己一个月的铺租加上管理费约为1500元,“如果加上水电费,营业到现在,亏了一万多元”,唐明说,自己的店还不算亏得多的,“对面曾经是一家占了八个铺位的高档鞋店,他们亏了20多万元之后就走了。”
位于南海大道一带的商业区,汇聚了南海广场、佑一城和汇潮天地三家大型商场,三家分别定位于不同的消费群体。如今,定位中低端市场的汇潮天地出现较高的空铺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二楼的店铺已经空了一半,而在三楼除了一家餐厅之外,其余都是空铺。
写字楼
供过于求市场难消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超过40个城市综合体在佛山落户,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字楼在佛山的综合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单就写字楼来讲,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目前,佛山的写字楼供应量非常大。现有存量已经达到304万平方米了,未来两年还将新增139万平方米。到2016年,合计总供应量为443万平方米,而需求量仅为340万平方米,供应量将比需求量多出100多万平方米。”戴德梁行房地产顾问公司策略发展部顾问懂事林力强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未来几年,佛山市场对写字楼的消化力还是有很大压力的,供过于求,空置率也将会比较高。
集 思
之所以这里出现大量的空铺,一方面与经济环境不景气有关,一些经营不善的商铺很容易倒闭;另一方面也与近年来网购兴起冲击商场有关。 为了应对这种现象,目前正对商场进行硬件和软件上的升级改造。另外会通过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南海汇潮天地商场招商部负责人 韩先生
综合体在招商时,一方面一定要注重业态组合,需要有清晰的规划,一定要做到综合性强;另一方面要注重和外部环境的交融,包括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从消费者角度讲,就是要有体验性。
——合富置业首席分析师 龙斌
体验式商业已是大势所趋。首先,要凸显项目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和引入合适的业态组合;其次,体验式业态租金收益相对偏低,品牌调整难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发展商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权衡取舍;最后,对商户的甄选及做好商业运营,是商业项目成败的关键之一。
——戴德梁房行地产顾问公司商业地产部主管及高级助理董事 伍林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