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商业地产 -  贴子
1494  |  1

主题:东大圩塘拐村即将呈现合肥版“周庄”保留原生态开发旅游功能

flora

积分:-18  联商币:1
  |   只看他 楼主

在东大圩塘拐村,即将呈现合肥版的“周庄”,在保留村民现有生活情态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将成为包河最后一片保留得最为完整的村庄。日前,记者从包河区了解到,该区在都市城郊型美好乡村建设之路上,正在不断摸索创新。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时农村生活,如今烙上生态和文化印记的乡村不仅瓜果飘香,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今年,长丰县还将打造12个重点示范村,更多村民享受起城里人的便捷和舒适。
  目前,包河区美好乡村田园都市建设规划方案已经初步完成,美好乡村田园都市建设正式由谋划期进入启动期。包河区相关负责人说:“骆岗、淝河、大圩、义城、烟墩等五街镇结合各自的未来发展定位,分别编制了本区域重点美好乡村田园都市建设项目的详细规划。”
  其中,备受关注的淝河生态公园项目已成立项目推进组,进入立项招投标程序。“淝河生态公园位于高速、铁路沿线,是三线典型区域。”该负责人表示,会利用 高铁高速之间的狭长空地,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用两年的时间,高水准规划建设淝河生态公园,打造一条“会呼吸的绿飘带”。
  在家门口欣赏“周庄”美景
  令人期待的是,包河区将对塘拐实施美好乡村建设,结合周围水系发达、风光旖旎的特色,将其打造成合肥版的“周庄”。
  该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设计,塘拐将建设永久田园生态社区。将实施庄园式改造,完善基础设施,让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同时对房屋进行一些改造,统一 改造成皖中特色民居。引导居民将房屋做成农家客栈、乡村旅馆,同时展示农耕文化。“等到农耕博物馆建成,可以让城里的孩子们实地去感受一下。”
  星级最美家庭评选来助力

为了助力美好乡村田园都市建设,包河区还专门组织了“星级最美家庭及最美家庭主妇”活动。
  “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就是自觉清除房前屋后的各种杂物,种树栽花,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参与村居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大圩镇沈福村,居民沈家慧获 得了最美家庭主妇的称号,说起荣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小家’环境搞好了,‘大家’环境才能好。”据悉,自活动启动以来,包河区共确定示范村居20 个、示范户200户。

长丰县今年将打造12个重点示范村
  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时农村生活,如今烙上生态和文化印记的乡村不仅瓜果飘香,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今年,长丰县还将打造12个重点示范村,更多村民享受起城里人的便捷和舒适。
  错落有致的洋房农宅、成片的保温塑料大棚、鲜艳欲滴的草莓……走进长丰县费岗村,跃入眼帘的是诞生了草莓产业集中区的“新式乡村”。作为首批“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大多数费岗村村民成了草莓种植大户,他们的“钱袋子”鼓了,住房也跟着“高档”起来。
  “草莓光今年就种了5亩地,每亩年收益大概在3万元左右,比在外打工强多了。”今年48岁的田书作是费岗村的居民,也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他介 绍,前几年还为草莓销售头疼,后来县里加大产业扶植力度、积极开拓草莓采摘观光旅游,现在是“坐在大棚里就能卖草莓”。
  这几天,刚忙完鸡仔销售的村民李斌正忙着打扫刚装修好的新房,十多年的旧房换成如今120多平米的社区新房,不仅让他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更让他体会到城里人的便捷生活。
  今年春节,和李斌一样的陶西新村573户村民,都将搬进新小区过新年。作为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第一批中心村”,陶西新村率先开展土地流转和社区住房建设,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社区超市与文化乐园一应俱全。

“全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社区新房,很多村民没掏一分钱,现在社区里还配置了篮球场、超市、文化乐园,我们农村人也能感受到城里人的生活。”陶西新村社区 党总支书记孙全德说,目前,陶西新村已经引进农业企业9家,成立农业合作社6家,流转土地4000亩,农户每年可以获得600斤水稻市场价的租金。流转 后,农民还能实现原地就业。

长丰县美好办常务副主任傅承侠介绍,2013年,该县首批省定29个中心村建设全面展开,11个重点示范村全面建成美好乡村。今年的计划中,全县还将打造12个重点示范村,并梯度培育6个中心村。

(来源:合肥晚报)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