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街这条历史老街,一直以来都是温州商脉勃发之地。不到500米的街,上百的商户,不仅有五马夜奔的传说,更留下温州城、温州人发展的步步印记。这是温州的“王府井”、“南京路”,这是最温州的街。
所以,外地人来温州要到五马街,温州人回温州更要到五马街。
“现在五马街不一样了,平时外地人多;到了年底,在外经商的温州人回来就多了。不少人过年还是要来一趟五马街。”陈辉鱼圆开了30年,店长记得以前年底时的客人,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如今买东西的人少了,五马街的人流却不少,店里鱼圆的生意也不差。平日里的鱼圆汤吃的是风味,到了年底来品的更是“乡味”。
五马街守着传统变着模样,五马街的马年,定是一番新的气象。“这条街的环境变化很大。”店长说,街西有古城城池的地雕、街东有城区的屏风、街中有五马奔腾,这是一条越来越有文化味的街,也是一条越来越美的街。
马屿(瑞安市)
期待温商归
对于回归“马商”黄再华来说,农历马年的“开门红”近在眼前。
沿着56省道瑞安马屿段行车,两旁的彩旗格外醒目:五福锦园,农历正月初三开盘。这个建有7栋楼、254套房的地产项目,已经有近600名意向购房者。
作为瑞安北京商会会长,春节回乡的黄再华毫不掩饰自己的恋乡情结,“前几年回乡,都是给村里的老人送上小红包、小礼品,今年就带回来一个楼盘。”
在五甲村党支部书记吴立新看来,这个楼盘对村子意义非凡。“因为规划原因,村里20年没建新房了,新年里村子肯定会有新气象。”
五甲村,乃至整个马屿镇的新气象,正是源于在外“马商”的回归。马屿镇镇长叶序峰告诉记者,借着“小城市”培育,镇里把7万名在外马屿人作为“赶超发展、崛起跨越”的强劲动力。从2011年的马屿大厦、2012年的五福锦园,再到2013年的中华进士文化园、浙江(瑞安)眼镜光学服务提升平台、河岙绿谷休闲养生项目等10多个落地项目,均是“马商”回归项目。在过去的2013年,马屿实际到位内资2.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420%,完成率居瑞安五镇十街之首。
马年新春,翻开马屿“小城市”规划图,新马屿车站、瑞安第三医院、五福大道、教育大道、中心幼儿园、滨水公园、城市商业综合体、体育场馆等跃然纸上。走在马屿城,回乡“马商”不仅开回了一溜的豪车,还“带”回了桩机林立、彩旗飘扬的火热场面。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