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农历正月初三,位于城隍庙的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人头攒动,众多市民或买糖人,或听庐剧,或猜灯谜,现场年味十足,一派喜庆气氛。而城隍庙改造项目经合肥市委、市政府批示,已进入详细规划阶段,将把改造定位为商业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彰显城隍庙区域的庙宇、建筑、餐饮、民俗、市井文化和商业魅力。
“非遗"糖人好看又好吃
马年春节,和马有关的商品最好卖。这不,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一跨进城隍庙大门,就听见院落里韩氏糖人传承人韩正友的摊位前,不少孩子正喊着“叔叔,给我做个马!”韩正友不慌不忙,舀起一勺糖稀,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不一会石板上就出现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
“真好看,不想吃!”接过韩正友递过的糖人,今年7岁的韩梦成乐呵呵地说。话虽如此,可抵不过美味诱惑的他,还是伸出舌头舔了几下,不时冒出一句“甜,好吃!”
韩正友介绍,正月初一他就过来制作糖人了。“这几天每天都要做100多个。因为是马年,马造型卖得特别火,孩子们很喜欢。”
除了韩氏糖人,院子里的武郎面塑、杨氏棕编等非遗作品也备受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
记者驻足之际,耳畔忽然传来庐剧之声。原来,里进的大院里,合肥市第二十届新春文化庙会现场正在上演庐剧《彩球记》。只见舞台上,饰演王宝钏的演员手握彩球,正待抛出。舞台下,千余名市民看得入神,不少人还拿出手机、相机拍摄,记录下精彩瞬间。69岁的张世华和老伴站在人群后面,边看边介绍:“上个世纪60年代看过,后来就再也没看过了。今天和老伴逛街刚好碰到了,特别有感触,过年唱大戏才有气氛。”
现场,不少市民还兴致勃勃地猜起挂在头顶的灯谜,欢声笑语不断。
四大区域改造时间敲定 城隍庙将彻底告别“市场”
根据改造计划,自2014年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九)17时起,庐阳区将对九狮楼二楼、徽光阁一至三楼、庐阳宫一至五楼、小商品世界一至五楼等四个区域实施停业整改,并同步启动市场内违法建设拆除工作,为下一步市场基础设施改造施工扫清障碍。
“城隍庙市场的搬迁和改造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庐阳区商务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城隍庙改造之后不可能以批发类商品业态为主,而目前城隍庙不能满足批发需求,批发类的经营户需要搬迁。对此,庐阳区商务局的相关负责人给出了几个“不得不”搬迁的原因。
批发类经营户经营空间狭小,消防通道全部堵死,给市场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城市的中心城区建设批发市场是不现实的,目前合肥的一些大型批发市场诸如华南城、浙商城等都远离主城区,而城市中心的物流、车流等空间远远达不到批发市场的存在需求……
据悉,该四个区域的约1600户经营户,绝大部分已经在合肥周边的各类批发市场落实了经营铺位门店。其中长江批发市场、世纪天乐市场还专门为城隍庙经营户开辟了共约八万平方米的经营区域,接收了约1400户城隍庙市场经营户。
改造后定位不适合批发 大部分将迁往长江批发市场
“这四个区域改造后,将不再经营小商品批发。未来我们对城隍庙的定位是历史文化休闲街区,所以在业态定位上,已经不能满足小商品批发的空间需求。”提到选择这些区域进行改造的初衷,庐阳区商务局局长胡宏标这样说道。
“根据我们的计算,目前这四个区域的经营面积不到三万平方米,体量已经满足不了经营户的需求。”胡宏标介绍说,加之城隍庙处在老城区,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批发市场设在这里确实有许多不便。而从城市的功能定位来看,城隍庙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也不符合城市中心的功能定位。
古玩城等沿街门面暂时保留 改造规划还要征集意见
庐阳区商务局的相关负责人还向记者介绍说,城隍庙市场目前总的经营面积接近8万平方米,商城大世界是近几年才建立起来的,基本设施较为完善,所以暂时不动,而沿街的小铺面、大门口、霍邱路、古玩城等沿街门面还有4万平方米左右的面积,暂时保留,但是沿街门面的立面整治即将启动。
经营户搬迁后,城隍庙的改造就要动真格的了。改造规划啥时候能够公布,这也是公众最为关注的内容。
据悉,城隍庙改造规划还在修改中,而在目前这一规划的基础上,庐阳区还将邀请专家对该区域的业态布局进行商业策划和定位。“除了专家的建议,届时我们还会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胡宏标表示,城隍庙的基础设施功能升级、建筑风貌特色、绿化景观品位等方面也还要进行深化设计。目前这些工作都在推进当中,春节过后,庐阳区将全面启动城隍庙市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改造、消防隐患整改排除等工程。
2014年春节后,庐阳区将全面启动城隍庙市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改造、消防隐患整改排除等工程建设。
小编点评:城隍庙的新春庙会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都在这里得以体现。而近日的城隍庙改造也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处风景,更是好几代人的记忆,现在城隍庙大部分地区将告别“批发市场”这一头衔,改造成为商业旅游特色街区,如何延续人气是关键性的问题。
(来源:365地产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