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红枫古道
泰顺廊桥
根据国家、省、市生态发展方向,近年来,温州泰顺县始终坚持生态文明优先发展战略,持之以恒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先后提出了“走生态之路、做特色文章、兴绿色产业、求民富县强”、“建设生态泰顺、小康泰顺、和谐泰顺“、“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等发展战略目标,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协调可持续发展。
旅游主业化稳步推进
从去年开始,泰顺县按照“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的发展思路,围绕“廊氡”、“乌飞”两大板块和“泉桥山水石”五大品牌,倾力打造“一城四园”、“五谷九景”,推动旅游项目大建设、品牌大提升,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13年3月25日,该县出台《关于推进旅游主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1+10”产业政策,并聘请10位专家为县旅游专家委员会专家顾问。《意见》明确,自2013年起,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行业管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培育扶持和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奖补等。至2016年,平均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1亿元建设资金用于重点景区开发建设、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古村落保护利用及旅游招商项目的前期工作等。
2013年6月26日,该县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成为温州第一个“国”字号山区生态县。
2013年8月,该县成功入选“浙江省十大养生福地”。
2013年11月,该县荣登“2013旅游业最美中国榜”,并成功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泰顺氡泉
“大手笔”投入,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产业发展离不开前期投入,作为全省六个重点欠发达县之一的泰顺深知加大投入对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据统计,2009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生态环保资金7.8亿元(相当于两年地方财政收入),不断推进旅游发展。
在县域“名牌”景区建设方面,泰顺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更是加大了投入,完成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和氡泉旅游文化休闲中心一期工程、廊桥文化园二期整治工程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中国廊桥博物园等项目,廊氡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土化”定位,生态旅游再出重拳
泰顺立足本土生态资源优势,将努力打造具有明显主体功能区示范意义的“国家公园”。2014年被确定为该县的“旅游文化项目推进年”,将开工建设国际影视文化综合体项目,推进中国廊桥博物园、廊桥文化园、畲族风情园等一批项目建设,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加快重点景区创A步伐,加强旅游品牌和宣传促销,积极开展“智慧旅游”创建。
据了解,2014年该县续(新)建生态旅游推进工程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75.98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12.69亿元;续(新)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3.79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1.73亿元;续(新)建生态美丽水乡工程项目11个,2014年计划投资4亿元。
泰顺百家宴
“深层次”挖掘,生态文化共谱新篇
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外,泰顺县也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县境内19座古廊桥、仕水碇步、玉岩包氏宗祠、雪溪胡氏大院、泰顺土楼等相继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为进一步挖掘和宣传该县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保护和传承好廊桥文化、石文化、竹文化、畲族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品牌建设,连续举办多届元宵节“百家宴”、“三月三”畲族风情节、中国·泰顺廊桥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及民俗活动。
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泰顺廊桥文化旅游节便是该县旅游主业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品牌之一,自2009年成功举办第一届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每届的活动形式不一,项目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去年举行的第五届廊桥文化旅游节,以“保护文化遗产,推进廊桥申遗”为主题,从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2月,除开幕式期间举办的中国廊桥文化研究会,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外,还包括了“中国梦·廊桥梦”全国(泰顺)微电影大赛,2013中国泰顺全国露营大会暨首届飞云湖户外嘉年华,2013“廊桥杯”全国象棋女子大师赛,“生态福地·美丽泰顺”浙江知名画家泰顺行,泰顺提线木偶艺术展等21项主题活动。
此外,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百家宴”也是该县旅游发展的一大主打品牌,将传统的祭祀祈福、民俗表演等融入“百家宴”,让全国各地游客通过百家福宴走到一起,共同祈求来年的幸福生活。在“2013最美中国年·浙江年俗”寻访活动中,该县“百家宴”得到民俗专家、网络媒体和广大民众的支持,被列为浙江省春节文化特色地区之一。据统计,今年元宵节该县“百家宴”民俗活动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近4万人。
(来源:温州日报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