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商业地产 -  贴子
1095  |  1

主题:苏州2014年商业项目入市82个 商业地产“钱途”未卜

九月篝火

积分:26212  联商币:13356
  |   只看他 楼主

商铺售后包租全面叫停、新建商业地产三成“不 许 卖”……这一被坊间称为苏州“最严限售令”出台,引发了楼市的各种议论。有声音说这样的做法是“双刃剑”;也有声音说,调控政策是为了规避商业地产出现的风险……不论是什么样的“发声”,都让这一新政策成为节后苏州楼市最大的热点。

先看一个小角度,商铺售后包租是前几年商业项目中最吃香的套路,一时楼市里涌现出花式繁多的小商铺。可几年之后,苏州就出现了商业项目“付不出租金、开发商跑路”的现象。有些纠纷,到如今还没有完全解决。

再换个大角度来审视,随着城市大型住宅小区不断涌现,相应的大体量商业设施也“高歌猛进”,不少购物中心成为区域乃至城市商业地标,对引领市民消费、城市形象等起到拉动作用。但是,随着购物中心等大体量商业设施的集群式出现,不少商业设施由于种种原因步履艰难。自2012年以来,在中心城区新建的20家购物中心中,近半数经营情况不理想,存在商铺、写字楼空置的现象,部分项目甚至无法正常开业,去年苏州世界绸都,这个曾经卖了两个多亿的商城都面临倒闭的窘境。

在商业地产繁华的背后,确实暗藏隐忧。住建局为此特意在发文时强调:新规是为了规范市场、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

苏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苏州科技学院房产研究所所长盛承懋对此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次政府出台的政策是全面的。一是针对主管部门,这次的政策首先要从源头上规避商业地产存在的不良现象,规避风险。二是针对开发商,部分开发商不按规矩出牌,比如不该分割的分割,或者通过租赁的方式进行不合理操作,或者答应个体投资者包租条件,自己却在盈利不佳时潜逃等现象。这次政策的出台是政府加大对商业地产资金的监管,让开发商从前期的拿地到规划开发都做足调研,真正考虑商业地产的后期经营,让自己成为第一责任人。

商业地产“钱途”未卜

马年伊始,各大住宅楼盘还笃定地在蓄客时,各类商铺尤其是地铁沿线的小商铺,最先活跃起来。据不完全统计,苏州2014年商业项目入市82个,几乎占据2014年楼盘总推盘数的半壁江山。商业纯新盘达37个,与住宅纯新盘量不分伯仲,同时,商业纯新盘量相对2013年的24盘同比增长54%。从上市套数来看,2014年预计约79200套(包括纯新盘和老盘推新项目)入市,商业类房源预计约18000套,相比2013年16000套商业房源的入市量还在增长。尽管最终实际上市量有待检验,但期待已在。

“我们现在没办法开盘,先观望吧!”一位三年前转战商业地产的营销主管认为,从此前苏州政府大力推地的角度上来看,肯定是支持商业地产发展的。新政其实也是为了规范市场,但就是“太严厉了”。这位销售主管说,房企一般情况会通过资产贷款来得到一定的流动资金,当下资产的冻结将影响房企的流动资金,不排除后期会有商业地产的开发商通过提高房价的手段回笼资金。

对商业地产走势的预判上,业内还有一种声音:这一政策可能会使中小乃至大开发商对进入苏州市场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造成土地流拍,或者大幅贬值等现象。此规定虽然可能会刺破部分商业地产市场的泡沫并有效保护市场规范,但是对城市商业地产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阻滞,所以这将会是一把“双刃剑”。

针对这一说法,盛承懋认为,政策出台的目的是建造一个良性、健康的商业地产市场。当一个土地出让,项目审批都是合理的情况下,首先地块将会选择符合条件的开发商,减少了开发商投资的盲目性。这也为商业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提供了一定保障。这样一个健康的市场相信会吸引更多有备而来的开发商。相反一个不健康的市场反而会让外面的企业摒弃苏州这个市场。从开发商角度来讲,这样的一个政策出来其实是有必要的。

(来源:中国江苏网)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