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淮南商业部分的库存处于偏高的位置,2013年12月达到了44.8万㎡,高于2013年全年库存平均数值,9.85个百分点。
淮南2013年月度商业供给表
2014年1月份又有商业类商品房987套入市,供应面积约9.51万㎡,同比增长494.38%。大量的商业类商品房入市,再加上2013年底的高库存,无形中又增加了淮南商业地产的销售压力。
在2013年,淮房网也进行过一些片区的商业调查。实地的调查结果显示,淮南目前的商业地产发展中的高端产业较少,产品比较单一,区域虽然较为集中,但是规划较散乱,特别是针对一些老城区的商业集中地而言。
在2013年的销售过程中,也有部分楼盘为了给自己的项目带来更多的销路,不惜采用各种忽悠的手法,欺骗消费者。例如,鼓吹楼盘将会与较大的商业营销机构签订入驻协议,会引进类似万达影院等能聚集较多人气的消费场所等。
然而,当这些“承诺”如泡沫般被戳破的时候,消费者的钱却已经打了水漂。想收也收不回来了。后期消费者们将要面对的是,商铺能否给消费者带来预期的效益,以及投资回收年限的问题。
虽然国家对于商业地产没有过多的控制,但是相对于风险较小的住宅投资来说,商业地产高库存的风险更高一些。因此,有不少网友们表示,对于商业的投资轻易不敢涉足。
与住宅产品的几十万不同,商业产品动辄上百万的投入,和首付需缴纳50%总房款,让很多投资者们望而心叹。
“一定要等这个地区的人口多起来,才能买商铺。不然很可能钱就被套住了。”一位正在田区寻找适合的商铺投资的网友表示,“但是,等人多了,铺子的价格又高了,所以,这个东西还是要看自己有没有眼光。”
14年或迎供给高峰期
一位曾经在合肥某大型综合体项目里工作过的人员表示,以前合肥很多高消费场所里的物品购买,绝大多数来自于淮南的消费群体。
“那时候一到月末验单子,很多物品中80-90%都是淮南人买的。他们来买东西都开着车,比如衬衫都是论堆买,成车拉走。”
据了解,正是因为这种旺盛的购买力,促使了部分开发商在淮南投资了商业地产,寄望把淮南的商业水平带入一个“高、大、上”的局面。
2013年,淮南楼市的间歇性小回暖,让一些前期较为沉寂的商业地产开始有了动静。田区三点一线的商业发展,让人们多少对于淮南的商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期盼。因此,东方国际的商铺得以高价售罄,虽然有部分消费者并不满意,但,售罄是事实。
商业总量11万方的龙湖中心项目,以及圣地数码广场在2013年上市。淮南国际汽配城也赶上了2013年的末班车公开销售。
据了解,2014年还有中环国际广场、亿丰国际汽车博览城等多个商业地产项目即将入市,加上目前淮南库存商业体量,有业内人士表示,2014年或将迎来商业供给高峰期。
(来源:安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