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商业地产 -  贴子
1770  |  1

主题:扬州未来将打造25条特色商业街及16个特色街区

九月篝火

积分:26212  联商币:13356
  |   只看他 楼主

徐凝门大街正在进行改造,未来有望成为扬城旅游新亮点;彩衣街改造后的后发优势正在显现,沿街商户纷纷提档升级;东关街改造后已成功打造为4A级旅游区,成为扬州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三条大街的改造分属不同的时段,这三大街巷改造有何不同?又有什么样的亮点?会给扬州未来的街巷改造带来什么启迪?记者昨天进行了调查。

彩衣街:老字号新潮店都来了

彩衣街是扬州老街之一,东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2012年春天,我市对彩衣街进行了整治。改造后的老街变成什么样了?昨天,记者走进街道时看到,整治后的青石板路平坦、宽阔、整洁,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砖砌的照壁高高屹立,木质廊架的“卷棚顶”和四角亭矗立路边……满眼是古色古香的沿街建筑。不少店铺再现了青砖小瓦马头墙的传统建筑风貌,有的还安装了铺搭门、木雕花栏杆……一座座典型明清风格的铺子已展现。

吸引眼球的并不止这些建筑。记者看到,不少店铺已经进行了重新装修,店招焕然一新,店内设施、环境也得到了提升。商户们告诉记者,整治后的彩衣街与东关街融为一体,吸引了大批游客,他们必须进行提档升级,否则留不住顾客。

彩衣街的东头,一家新开的蒋家桥饺面店引人注目。这家百年老店本部在广陵路上,去年在彩衣街新开了分店。进进出出的客流昭示着店铺生意不错。 

在蒋家桥饺面店斜对面,则是扬州另一家老字号:谢馥春。这家店面距离东关街仅一步之遥,吸引了很多过往游客和市民驻足。营业员介绍,“每逢周末或节日,东关街总店的生意太火爆,这家店不仅可以起到分流作用,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距离谢馥春店不远,记者又发现一家“中国扬州装裱研究院”,其负责人虞瑞华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装裱技艺是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扬州装裱技艺自古以来都在全国就有很大的名气,但长期以来叫好不叫座,一个重要原因是深藏在作坊里,鲜为人知。“以前都是在厂里面做,这是第一次面向市场展示。彩衣街改造之后,不仅样貌和以往大不相同,而且人流量也增加了很多。幸亏下手下得早,要不然就被其他商户抢先租下来了。”

在街的西头,则是老店德昌隆。这是一家原先就在彩衣街的“本土老字号”。    

“以同一时间段相比,这里的生意是厂里的1-2倍。”装裱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从在彩衣街开店之后,不少市民就找上门来了,名声也传播出去了。

街上一居民告诉记者,原先彩衣街基础设施落后,很多房屋想出租给商户,也没有人愿意租,自从彩衣街两旁的部分民居建筑整修一新后,前来咨询、承租的商户越来越多。

很多时尚小店也将目光聚集到彩衣街上。彩衣街大东门桥东侧,有一家新开的“驿时光”的甜品店,“到了晚上已经有很多人聚集在这里。”在街道的东段,七天连锁酒店也落户彩衣街。这也是扬州老街上开的首个现代经济型酒店。

有心人曾经对彩衣街的人气做过一个测试:周一到周五,有时候彩衣街的人流量可能还超过东关街。专家分析后认为,彩衣街是连接文昌商圈和东关街的要道,古街、老店、原住居民三者融为一体,这里将会成为另一条古典商业街区。

三条大街,三种模式

正在进行改造的徐凝门大街,提档升级的彩衣街,打造成4A级旅游区的东关街,这三条老街的改造模式有何异同?记者昨天进行了深入采访。

东关街整治是扬州整治的第一条老街。这一老街的整治,全部由政府投资,对沿街居民实施了搬迁。整治后,沿街店面由投资方扬州名城公司进行了经营和管理。东关街的保护与利用和谐共处,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肯定。配合保护改造的名城解读工程在保护之初就已迅速开展,文化、旅游部门对古城内300多处古迹、名人故居、名园、名树名木、特色街巷全面进行立碑、竖标,详细表述它们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审美价值,不仅增强了古城的可读性,更唤起了市民对古城历史的记忆,增强了外地游客对古城历史的认同感。东关街的定位是“历史文化风情一条街”,进驻的商家类型也是“体现扬州特色,符合明清风貌”的,扬州土特产、特色手工艺品、书画古玩、扬州小吃等店铺随处可见。现在,东关街上,创意咖啡馆、书吧、青年旅社等备受文艺青年们喜欢的去处一应俱全。

彩衣街与东关街一脉相承,各具特色。2012年,我市开始实施彩衣街整治。民居整治以政府支持和民间出资相结合,本着自愿原则实施。整治前明确以“改善居住条件,优化基础设施,保持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更新”为目标。整治执行“五统一、三同时”的要求,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一验收,道路整治、房屋整治、市容整治同步实施、同时完成。彩衣街整治还“试水”了老城区公房出售:符合出售条件的公有住房,由产权单位按照《彩衣街公有住房产权出售试行办法》有关规定进行产权出售。

徐凝门大街是由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立面改造,在进行改造的同时,徐凝门路商业业态调整正在进行之中,对沿街功能分区,将积极招引精致餐饮、休闲娱乐、宾馆客栈、旅游纪念品、特色小吃、文化创意等中高档业态入驻,逐步打造成为区别于东关街的旅游休闲街区。据了解,对原有商户,业态符合总体要求的,将按业态自主经营。部分被调整业态,商户可以自己进行调整,不愿调整经营的,也可以返租给经营公司,调整经营。

“因地制宜,这是一条原则。扬州的老街巷构成十分复杂,产权也是多种多样,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因此,街巷改造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不可能一刀切。三条老街巷的改造,走出了三种不同的路径,对今后扬州的街巷改造将有示范作用。”城建专家们认为,扬州古街保护整治与开发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做法,必将对以后的街巷整治起到良好推进作用。

展望:谁是下一条东关街?

东关街的保护利用无疑是成效显著的。未来扬州能否出现更多的东关街?

徐凝门街、广陵路、甘泉路有望形成新的商业热点。“徐凝门街、广陵路、甘泉路上分布着何园、湖南会馆、岭南会馆、小盘谷、四岸公所、蔚圃、张联桂故居、二分明月楼、梅花书院、周扶九故居、匏庐等。人民商场曾经是扬州的商业中心。过去外地人到扬州,都要到人民商场附近走一走。广陵路、甘泉路、渡江路、国庆路都曾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广陵路上卖童装、渡江路上卖五金、甘泉路和国庆路上卖服装……这里有着较好的商业旅游基础。徐凝门大街打造完成后,广陵路与徐凝门和甘泉路将会连成一线,有望发挥整体效应,形成新的旅游和商业热点。”专家展望说。

整治后的广陵路、甘泉路正在成长为一条明清风貌的大众化商业街,其服装一条街正在形成自身特色。徐凝门大街也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力求为城市提供一个集旅游、特色餐饮、夜间休闲为一体的商业街区。

记者昨天采访时同时了解到,《扬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2—2020)》已经出炉。根据规划,未来我市将打造25条特色商业街以及16个特色街区。

25条特色商业街分别是综合商业街,包括文昌中路、汶河路、邗江中路、引江路、工农东路、长江路;特色美食街,包括淮海路、四望亭路、望月路、兴城西路、念四桥路、解放桥路、江都运河路、通江东路;服装购物街,包括甘泉路-广陵路、秋雨路;老字号商业街,国庆路;历史人文特色街,包括东关街、毓贤街、江口后街、大桥民族街;特色水街,包括蒋王水街、京杭水街、小秦淮水街、九龙湖-凤栖湖水街。

16个特色街区包括工艺美术街区(工艺坊)、1912时尚街区、教场历史特色街区、珍园休闲特色街区、彩衣街夜市、经典商业街区、瘦西湖休闲广场、玉器工艺街区(湾头)、南门历史特色街区、南下河历史文化街区、来鹤台特色街区、莱茵百吧街区、沿山河企业家会所群、酒吧风情特色街区、江都区1912时尚街区、装饰建材特色街区。

(来源:扬州网)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