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新加坡政府资产投资回报率显著低过香港
标准普尔(S&P)的研究显示,新加坡政府的资产投资回报率显著低过香港政府,在过去五年平均每年取得1.7%到4%的回报率,香港则是6.1%。
这家国际信贷评级机构说,在2001和2002财政年,新加坡政府的资产组合实际上出现亏损。
这是一个令市场人士感到意外的结论。标准普尔亚太主权评级主管周彬昨天在记者会上说,他不清楚导致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回报率比香港低的原因。
他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预算案报告和会计总长的财务报告并没有反映全部的投资收入,否则就是新加坡政府的投资表现比香港显著逊色。
针对媒体询问,我国财政部发言人昨天说,财政部正在准备针对标准普尔的报告作出回应。
周彬说,标准普尔用来推算投资回报率的数字,是取自我国政府的预算案报告书和会计总长的财务报告,投资收入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机构的所管理的国家资产回报,却不包括金融管理局管理的外汇储备。
至于香港的数字,则是香港政府公开的财政盈余回报数字。周彬指出,新港发表的投资回报数字都经市价调整。
周彬说:“香港的开放态度让我们比较容易分析政府的政策和财政立场及局限,但新加坡在发表和诠释数据方面,仍明显的有所保留。”
“这点在资产管理方面最为明显;我们仍不清楚新加坡政府累积庞大资产的用意和管理资产的状况。”
根据标准普尔的计算,我国政府的投资回报比香港低了2到4个百分点。如果我国过去五年跟香港一样取得平均6%的回报率,我国的财政储备将多出170亿元。
标准普尔也指出,在1999到2003财政年间,我国的净资产增长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来得慢。
然而,标准普尔的上述发现令市场人士相当意外,因为它跟两大政府投资机构所披露的回报数据有所偏差。
管理我国储备的政府投资公司最近透露,政府投资公司过去在全球投资的回报每年都比预定的目标高——预定的目标比通货膨胀率高4至5个百分点。
财政部属下的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的执行董事何晶今年初透露,淡马锡过去30年来每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6%。
标准普尔昨天发表的报告书,比较了新加坡和香港财政政策状况。它指出,自1997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两地政府的财政政策就明显分歧。新加坡政府致力削减成本以维持国家的竞争力,保护往年累积的财政盈余。
反之,香港则选择让市场自行调整,以致财政状况明显退步,直到政府在2002年认真控制开销为止。截至今年3月底,两地政府的开销差距已经缩减,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
标准普尔亚太企业与政府评级董事经理顾国麟(Paul Coughlin)认为,香港政府仍需要退休财政预算改革,否则财政储备可能会耗尽,特别是遭遇下一轮经济衰退时。
他也认为,新加坡政府应检讨现有资源是否已足以供不时之需,并考虑将更多资金释放到私人界是否是更有效管理基金的作法。
此资料没有附件可供下载
- 全部评论(0)
相关资料
共享者
牛肉肠粉
的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