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联商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是否有大卖场成为上海市民买房的重要考虑因素

  据新闻晚报消息 2001年上海房价平均涨幅7%,而大卖场附近楼盘的房价涨幅高达15%,甚至高于爆炒一时的“水景”住宅14%的涨幅。与水景、绿地、名校等不同的是,大卖场从未成为房产商包装的题材,然而,在这不知不觉中,大卖场却已成为百姓购房要件的重中之重。

  大卖场形成新商圈

  购房者之所以选择大卖场,并不完全是因为其商品价格低廉,更看重的是大卖场及其周边共同形成的商圈氛围。

  现在的大卖场与5、6年前在上海滩现身的前辈已有了天壤之别。当年,大卖场选址一般照搬海外模式:低廉的场地成本,巨大的停车场,要求在快速干道旁,出入方便等,以自备车顾客为消费主体,尤以麦德龙为典型,他们从来不考虑周边的商业气氛,顾客来此地除了大批量购物外别无他事。这种卖场周边形不成商圈。第二类就像易初莲花,大多利用工厂区的厂房改建,公共交通尚属方便,与麦德龙相比采取了一种折衷线路。这一类卖场即使人流很大,但受周边环境限制,商圈也难以发育。而现在发展得最快的是类似于家乐福、乐购、大润发、欧尚等以小型shopingmall形式建店的大卖场,这一类卖场从某种程度讲并不完全是一个商业形式,更多是一种房地产的经营模式,利用大卖场聚集的人流,出租店铺开设品牌专卖店、快餐店,甚至游乐场、电影院等等,有的甚至和建材卖场、家电卖场一起形成一个卖场圈,最大限度地聚集人气,让人们像以往逛街一样逛大卖场。

  据市商业网点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称:这种小型shopingmall式的大卖场将取代沿街商铺成为上海今后3-5年内商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如果说,麦德龙式的大卖场只是“价格杀手”,使上海传统百货店纷纷转业,而家乐福、乐购这些大卖场重组的是上海的商圈布局。传统的商业街,特别是区域级的商业中心,会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曲阳商务中心,南方商城等新兴商圈。

  大卖场的选址是一个十分谨慎的过程,但一旦兴建,便意味着一个新商业中心的形成。

  卖场价值理性发掘

  上海的普通购房者是一种独特的人群,与其他省市有很大区别,他们的购房决策始终是实用主义至上。

  与大卖场周边楼盘相比,“水景”、“绿地”楼盘很大程度是好看,好听大于好用。

  很多购买此类“景观房”的购房者认为,花了比周边楼盘高近千元/平方米的价格,所得到的却并不实惠。大多数人早出晚归,难以有闲好好欣赏此等景致。而此类小型商业中心却不同,所得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大卖场周边的楼盘火起来,说明一个问题,目前上海楼市的购房主力还是工薪阶层,最需要的是提供方便的日常生活的高品质居住楼盘,那些前期开发“玩概念”,后期营销炒人气“摆噱头”,只求表面好看而不实用的楼盘,在住宅主打市场行不通。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1个金币
精彩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赶快跟帖哦

新闻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