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联商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专家观点:零售企业靠通道费用发展非长久之计

  据粤港信息消息(记者 田爱丽)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表示,通道费用话题在国外的争论也没有胜负,最终由市场的发展来决定。其在中国之所以反响如此之大,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中国供货商只承认广告是合理花费
  
  ——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中国目前的商品低水平、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没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在选择上自然处于被动的艰难处境。
  
  ——零售终端的市场地位。现在买方市场环境造成零售终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不同的商品在超市中的不同位置的确能给供货商带来不同的利益。因此,这就形成零售商手中的整体市场资源,而供货商为获得这一资源而付出费用也是理所当然的。国外的供货商将70%的促销费用投放于渠道,其余30%投放于媒体、广告。但中国的供货商到目前为止,只承认广告是合理的花费,可以算作价格的主要部分。
  
  ——其实,通道费用不只是供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资源竞争,更是供货商之间的竞争,而且更激烈、更残酷。更多的供货商认为通道费用是用来维持市场统一价,以减少零售商之间对于价格的纠缠而采取的妥协手段。也可以说供货商为刺激零售商的销售,承诺给予通道费用或者返利奖赏,最终目的是为控制零售商的销售渠道。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法则。但目前中国的许多生产企业本身效率低、商品质量低、成本的损耗远远高于国外的指标,例如人的效率、用电、用水。靠这样的产品好比凭借销量大来提高利润一样有点勉为其难,因此,供货商也要靠自身的努力,促使成本降低,效率不断提高。市场是靠实力说话的,像宝洁,不是超市挑选供货商而是大供货商挑选超市的价格。
  
  企业发展不能仅靠通道费用
  
  ——不可否认,随着零售业的发展,零售企业内部的管理的确出现很大问题。零售商的盈利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靠通道费用支撑企业发展不是长久之计,自己有效的资源不仅没有,而且还弱化了原有的管理能力。国内零售企业自身对市场、对销售的分析能力原本就弱,通道费用更使数据缺少实用性。同时,还助长暗箱操作,进货价格很难掌握。
  
  ——有些零售企业没有钱,学外资企业的长周期结算。事实上,外资企业不是没有钱,而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不能任意调动资金,只有依靠沉淀资本。但一旦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的政策全部放开,外企的结算周期马上可以调整,资金短期就能到位。但中国的企业却做不到,很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破产,进而增加收购成本。
  
  工商关系发展必经三个阶段
  
  为此,郭戈平认为,中国的工商关系发展必然经历3个阶段:
  
  一、激烈竞争阶段。商品货源多、存货大,超市容纳货品的空间有限。而零售商希望以最低的价格买进商品;供货商想以最高的价格卖出商品,但最终是你赚的就是我赔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增加附加值。
  
  二、联合合作阶段。促进存货减少,供货商了解销售信息,以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最大销售,同时满足零售商最小库存的要求,双方结成共同的利益主体,联合合作,典范例子是沃尔玛和宝洁。目前,中国正朝这个方向发展。
  


  三、战略联盟阶段。市场更加集中化,企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像眼下的欧洲市场。但目前,国内连锁百强的企业才占不到10%的市场份额,一个企业就面对2000-3000个供货商,这个数字在国际上都是罕见的。无论是零售商还是供货商都应逐步实现集中化,使工商关系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实现供应链的管理、效率、目标,双向去努力,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1个金币
精彩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赶快跟帖哦

新闻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