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联商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国家经贸委外经司徐鸣:今后商业利用外资的基本思路

尊敬的主持、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参加“2002年国际流通现代化--北京论坛”。来自海内外流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领导人集聚一堂,共同探讨流通现代化对北京市乃至全中国流通业的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下面,我就中国商业的对外开放问题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商业领域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商业领域利用外资,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2年7月至1999年,国务院批准在部分城市设立20家试点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地方越权审批设立了277家企业。1999年6月,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颁布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为标准,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这期间,新批准设立了43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近十年来,商业领域实际吸收外资30多亿美元,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商已有半数以上进入中国。商业利用外资比较集中的北京市和上海市,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零售总额分别占全市大中型商业企业零售总额的8.6%和8.9%。

2001年,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左右。在扩大开放的同时,中国政府还给违规设立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这一举措,维护了中国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也为守法企业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目前,已批复和正在办理的非试点外商投资企业共计200多家,清理整顿工作基本完成。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流通经营理念、营销技术和管理经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引进,加速了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步伐。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等积极业态的引进,带动了国内相关业态的发展。经营方式逐步与国际接轨。
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加快了商业流通设施的改造,为消费者提供了设施、便利的购物环境和价廉物美的商品。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所销售的产品,95%是中国生产的,同时,我国生产的日用消费品,通过外商采购渠道进入了外商国际销售网络,带动了出口。实践证明,我国商业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但是,在商业对外开放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业态结构不合理,大型综合超市比重偏大。据统计,一些城市营业面积在五千平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中,外商投资企业已占到23%,给同类业态的国内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二,区域布局不合理。近80%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项目集中在东部城市,在一些城市造成了过度竞争的趋势。
三,少数外商投资企业占用供应商的资金,违规收费,侵害了供应商的合法权利。特别严重的是仍有少数企业消极对待清理整顿工作,甚至继续违规设点。有的外资以国内自然人的名义注册商业企业,有的外商收购国内商业企业后,不进行人民币交换。有的擅自突破地域,到县级市开店。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但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市场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消费潜力巨大。今年一至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8524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9.8。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68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6%。外国商业企业纷纷看好中国市场。
加入世贸组织一年来,我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承诺。今后在商业利用外资中,我们将严格遵守世贸规则和国务院已经确定的商业对外开放的原则,既要进一步开放对外开放的原则,又要防止对国内商业企业产生过度冲击,既要注意利用外资的数量,更要注重利用外资的质量。既要引进来,还要把我们的商品带出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原则,推进流通的现代化,提高商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商业利用外资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要在总结前一阶段商业领域利用外资的经验基础上,尽快出台新的《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争取尽早结束试点,转入正常开放,在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经营范围、数量、资格、条件等方面进一步放宽限制。
二,要加大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经营理念、营销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力度。国外商业企业应避免仅仅在中国低水平的重复开店,而要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注重引进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我国流通领域技术沉重、管理落后、人才缺乏的状况。增加流通的科技含量,推进连锁经营的发展,提高我国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
国内商业企业应主动迎接挑战,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加快改革、改组、改造的步伐。通过面对面的竞争,实现面对面的学习,在竞争中求发展,切实做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尽快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增强竞争力。
中国商业企业、外国商业企业共同在中国市场发展,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应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现共盈。
三,优化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业态和地区分布。目前,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主要业态是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等。外资的引进促进了中国同类业态的长足发展,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随着中西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业态应重点向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要重点引进和发展国内相对缺乏的便利店、折扣店、中型超市、专业店等优化业态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消费。要制定城市商业发展规划和商业利用外资的规划,引导外商合理投资,避免盲目和过度竞争。 各地要尽快制定商业发展的规划和商业利用外资的规划。一定要符合城市商业发展规划。
四,利用跨国零售集团采购,扩大中国商品的出口。据统计,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零售商业企业,年销售额达到一万五千亿美元。而从我国年采购额只有三百亿美元,仅占2%。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明显提高,中国的日用工业品越来越受到世界消费者的重视。跨国商业企业销售网络的潜力很大。对于跨国零售商来说,扩大采购和销售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也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要采取措施,使国内产品更多的直接进入跨过国商业企业的销售网络,更好地发挥国际化大流通对国内生产的带动作用。在这方面政府部门要做好服务,但一定要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不能强求,不能干预,不能给外商增加负担。
五,认真解决商业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经营行为。要按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总体要求,重点解决特别是外商投资商业企业侵害供货商利益的行为。零售商和供货商应加强协调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供求关系,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实现利益共享。国家经贸委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行为,严格执法,对新的越权审批、变相设点的问题要坚决纠正,并追究责任。确保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健康、有序地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使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动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现代化流通的要求日益迫切。我们将继续积极、稳妥地扩大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和可以预计的市场环境,促进现代流通业的更加健康的发展。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1个金币
精彩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赶快跟帖哦

新闻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