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家乐福发展设计总监林彬洋:法国Shopping Mall的发展与运作
感谢组委会邀请我们参加这次论坛会议,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谢谢。
我们是大卖场的主要运行商,家乐福在中国也有好几年了,我们作为大卖场的发展商在欧洲都是第一级的,这方面的发展,包括在法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有两点关键的理念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一个就是购物中心在欧洲,在成熟的市场里有两种模式,比较一下这两种模式,大家可以具体的看这两种大卖场,大卖场实际上重塑了法国的购物商。
比较了有关的中心楼层的面积,左面是英国和法国,它们的购物中心的总面积是最大的,红线显示的是购物中心总面积和人口的比例关系。值得注意的一点,出现的峰值是在北欧国家,他们的购物中心比较集中,如果看购物中心的总面积,可以看到英国、法国、德国拥有的购物中心面积是最大的,但是比例是北欧国家最高的。市场的成熟度是在开发商业设施当中很重要的因素,蓝颜色的圆圈表现的是大部分的成熟市场分布在西欧和北欧国家。还有一些正在成长中的市场,主要是在东欧。在欧洲购物中心的规模大小也是不同的,包括右侧的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的购物中心都比较大,尤其在法国的购物中心普遍比较大,一般都在一万到三万平米之间。
法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模式是比较有意思的,购物中心的发展也是在不同的时期。法国起步比较早,在1970年-1974年法国建的购物中心比英国多一倍。英国发展购物中心其实就是最近的时间。购物中心的数量有所减少,两个国家都出现了这个趋势,要想把这两种趋势相比较,有不同的商品的组合和商店的组合,这两个国家的模式都是比较典型的,可以称为“英格鲁—萨克森”的模式。蓝水是比较好的模式,有庄.路易斯、还有玛莎店都占有很大的面积,所占的面积有44%。还有一些中型的主要是专业店,所占的比例要低一点,包括一些服装、美容店,图书店等等,还有一些小的店铺。
法兰西模式,在法国的模式当中,我们的模式主要是大卖场,尤其是家乐福的大卖场占地面积比较小,的确反映了法国商场的经营模式,反映了法国市场的现状,在法国有大量的服装店,像Zara这些店,还有一些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店,比如运动商品店,还有一些娱乐产品,音像制品的商店。还有一些小的店铺也占到一定的份额。
第二部分介绍一下大卖场是如何塑造法国市场的。在法国的购物中心当中,大卖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496家购物中心当中,其中有392家都是大卖场,还有很多购物中心都有传统的商场存在。一般会有一个大卖场,有30—50家商店。这三个模式也反映了法国购物中心50%的范例的情况,有的时候购物中心规模比较大。蓝颜色表示中型商店所占的比例,其它的部分就是大卖场和各种各样的小型店铺占得比例。大部分购物中心都在城市中心地段,区域性的购物中心基本上都在城市中心区以外,而不是在城市中心区。在美国这种情况是比较类似的。还有一些小型的购物中心,都在城市中心区以外,我们也依赖于顾客能够经常光顾这些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的布局,首先是通用的历史的理念,我们可以看一些经典的模式,然后还有一些复杂的模式,通常都是最近开发出来的模式。我们超市的布局模式,开端首先是蓝色部分,是大卖场。绿色部分主要是仓储。小的红线就是一些小的商店,通常是大卖场的出口。灰色的部分是停车场,使顾客尽可能方便的到大卖场购物。
我们也做了很多试验,来了解布局方面的问题,我们希望大卖场和购物中心的活动要互不干扰,这样大卖场的顾客就能获得方便的进出通道,能够方便的到购物中心的各个角落。购物中心是在大卖场的右侧。我们还有两个购物中心的模式,有的商店在购物中心的出口,还会有一些中型的零售商,使得人流也能到商场的两端同时进行购物。最近我们对购物中心进行了扩建,增加了一个购物中心。
在蓝颜色的大卖场前端增加了红色的购物中心,当然是在它的出口,主要都是一些以服务为主的商店,包括服装、家居、生活方式方面的小商店。通常面积都是很紧张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建两层购物中心,节省面积。在第二层也有停车场,使大家方便的到商场内部购物。还有一些多层的购物中心,通常都是在地面面积非常紧张的地区兴建,这与中国的情况比较相似,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
在这个案例当中,它正好是位于市中心的多层购物中心,它的出口也布置了一些以服务为主的商店。还有一些相对比较大的小型店。还有一些购物中心可能会有两家商店在一侧,而在另外一边还有一家大的商户。
这是法国最近开张的购物中心的范例,在大卖场的前方有两个购物中心,在左侧还有一个购物中心,右下方的红颜色区域就是一些专业店,其中就是一些小型的零售商。左侧是中心的园区。
在大卖场的前方有两个商场,而且延长线拉得非常长,显然这是一个分好几期完成的项目。顾客可以经过餐馆区,然后到达一系列商店比较集中的区域,到一些小的商店,还有一些小型的零售店,顾客可以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店继续往前走,还可以到一些商场的直销店看一看。我们分期来建这个购物中心,而且在每一个区域的顾客购物都是很方便的,如果从大卖场出来,就会把车停在这个地方,进出都是非常方便。
这是一家非常新的购物中心,就是家乐福的迪纳购物中心,前几天才开张。向大家介绍一下以新的布局设计的购物中心,可以说它是双购物中心和单购物中心的延续,可以给购物者更加刺激的购物体验,而不会让他们感到单调和枯燥。在它的出口处也是一样的,有一些以服务为主的商店。第二个购物中心就是与服装有关的连锁店,还有专门的零售商,比如说品牌商店,还有一些电影院,以及出售音像制品的商店,他们的店面比较大。参与购物活动的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他们的租户和组合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大卖场,尤其在法国这点更为明显,商店被很多大卖场所取代,中型的家居店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包括一些家居的用品等等。其中有一些家居店搬出了购物中心,他们原来在这个位置被一系列的中型店,比如一些服装店,一些生活产品店所占据。
通过以下这个图表,大家可以更好的看到这个趋势,蓝颜色的是大卖场,它的位置比较稳定。绿颜色的就是家居产品,在80年代变得非常重要,后来搬出了购物中心,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休闲产品商店和其它一些生活用品的商店。
在80年代,差不多有20家连锁企业,在购物中心中作为旗舰店和中型店出现,现在还有15家连锁企业依然存活,其它企业要么丧失了市场份额,要么就已经倒闭了。从1980年以来,法国没有新的百货商店开业,而大卖场的运行商只剩下四家,而且他们现在在进行非常激烈的竞争。家居店,还有一些自助商店不再在购物中心中开店了。还有一些历史性的零售企业继续在购物中心开店。四家大卖场,他们主要的运行商是家乐福、Geant,Leclerc,Auchan,中型店还有家电,服装、音像、图书店,还有玩具、运动用品商店,还有一些新的零售企业也进入了法国的购物中心,使得顾客,包括购物中心在选择服务的时候有很大的余地,比如说一些服装店,在北京已经能够找到这些品牌店了,有的没有的可能也会很快在北京开店。还有运动用品和音像商店,还有一些要么关店,要么就是停止开店了。主要是一些服装店,家居食品店的零售商,还有一些家电商,他们也决定停止拓展业务的计划,这方面的发展都放缓了,现在我们的发展环境在非常迅速的发展变化。
2002年我们又开了新的购物中心。2002年是非常好的一年,家乐福也会继续发展,同时在市中心地区也会有一些标准的大型卖场出现,通常在原有的购物中心都有20年、30年的历史,他们都需要改造和扩建。我们现在已经得出结论,大卖场和其它零售商是有共同利益的,大卖场对其它租户的销售额有很大的影响,在法国是这样,在世界其它国家的市场同样是这样的,当大卖场的销售额不是特别好,比如说差不多低于一亿两千欧元的时候,很多租户的销售额就会低于每平方米两千欧元,不管卖场是大还是小,对租户都会造成一些问题,很多顾客干脆不去大卖场了,因为人太多,太拥挤。如果大卖场的销售额比较好,如果大卖场在购物中心当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小的租户也会获得额外的利益,通常小的销售额会得到5000欧元每平米,或者是8000欧元每平米,他们的利益是相关的。
这是在勒芒市的一个典型案例,一家拥有70家专卖店的购物中心开业,我们就分析一下趋势,自从这个店开业,大卖场的营业额就会增长,一年以后增长率达到10.4%,并且保持了增长的趋势,而且还会继续增长。
最后大卖场和其它零售商之间是可以形成合力的,尤其是在中国。这也是为什么家乐福希望成为各个购物中心的旗舰店,同时也是我们为什么希望在全世界发展我们的店。
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