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供销社主任张伟男:大力发展慈客隆超市 开拓供销社生活资料经营新天地
近几年来,我们慈溪市供销社着力培植以慈溪市慈客隆超市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供销社连锁超市企业,依托并立足广阔的农村市场,借鉴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的成功做法,牢牢把握农村、农业、农民的需求脉搏,坚持“价格低廉、购物方便、商品齐全、质量保证”的经营特色,积极实施低成本运作、电子化管理和连锁化发展战略,从而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供销社连锁经营业的全面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
一、发展超市连锁业是新时期供销社拓展农村市场重要途径
供销社历来是农村流通的主渠道,生活资料供应占有“一统天下”的地位,发挥着直接为农民生活服务的独特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出现了“百业经商”的局面,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升供销社商业竞争力,适应新形势,继续做好生活资料为农服务工作,是县级供销社必须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1998年下半年,我们专门组织市社、市级公司和基层社负责人赴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学习连锁经营情况,并对供销社发展连锁经营问题进行了座谈分析,一致认为引进现代商业超市业态、发展连锁经营,是增强供销社农村生活资料经营能力,服务农民的必然选择,发展前景良好。当年11月,市社和城区供销社按现代企业制度创办了慈溪市慈客隆超市有限公司,迈出了供销社连锁超市经营的实质性的一步。慈客隆超市开业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攀升,已连续三年进入全国连锁业百强行列。2002年底慈客隆拥有门店总数48家,其中直营店5家,营业场地28000平方米,各类员工(含加盟店员工和促销员工)1700人,经营品种18000余种。2002年商品销售54900万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989万元。据我市三产办统计,慈客隆的商品销售已约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份额,成为农村商贸业的领头雁,在改善农村商业格局、稳定市场流通秩序、提升农民消费层次、安置失业职工再就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起到了改善农村商业格局,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国有、集体商业逐步丧失活力,特别是乡镇一级,供销社门店基本上实行了抽资承包,小规模、低档次个体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村商业资源相对分散落后,经营能力弱小。慈客隆超市开办后,通过直营、加盟等方式发展连锁经营,并在商品采购、配送、价格等全部做到统一管理,实现了经营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和相互共享。连锁店开办成功率达到100%,迅速占据了农村零售业的主导地位,目前全市20个镇、街道都设有慈客隆连锁店。同时对其它个体商业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推进了农村商业格局的重新构造和流通市场“诚信”秩序的建立与健全。
二是起到了改善农民消费环境,提升农民消费层次的作用。慈客隆超市创办三年来,积极致力于塑造和提升良好的品牌形象,经常对员工进行综合培训和专题教育,同时超市全新的经营业态和营销方式,给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享受,大大改善和提升了消费层次。在购物环境上,各连锁店整洁明亮,过道宽敞,归类清楚,轻松随意;在商品管理上,由总部集中采购配送,货品齐全,质量保证,价格统一,条码管理,有效地杜绝了假冒伪劣、变质超期商品的流入和销售;在服务功能上,除了大众商品外,还增设了生鲜菜肉、非处方药品、报刊杂志、音像制品及美食小吃等;在营销策略上,推行“慈客隆真情实意惠大众”的经营理念,实行平价销售,天天有特价商品,使之成为市民休闲购物的理想场所。
三是起到了发展贸工农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目前在慈客隆经销商品中,15%是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涉及粮油、水产、畜禽蛋、水果蔬菜、干果炒货等大类2700多种商品,在总销售额中约占四分之一。通过连锁超市的规模经营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共同发展。浙江海通食品、大阳火腿、宁波恒康食品、慈溪隆鹰糕点等龙头企业同慈客隆合作以来,在慈溪市场的销售份额不断扩大。同时慈客隆充分利用自身品牌优势,对部分商品进行厂家定牌生产。以“慈客隆”为注册商标的面包、蛋糕、糖、桂圆、木耳、水果、干枣、大米等自投放市场以来,凭借价格、质量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青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就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联合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与系统内浙江海通食品集团和市内慈溪市蔬菜开发公司等相关企业合作,形成“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发展连锁超市是供销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必然要求
连锁超市作为一种现代流通形式和经营方式,是改造传统商业、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在这几年发展连锁超市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供销社发展连锁超市经营,既是供销社商业企业顺应商业竞争的内在需要,也是发挥自身优势和适应农民需求的切入点,更是供销社企业改制后重组生活资料经营网络的必然要求。
(一)农村商业的局限性为供销社连锁超市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优势。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村商业零售基本上仍以传统的商业网点和店铺业态为主,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连锁超市这一新型经营业和销售模式的出现,给广大农民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广泛欢迎,顺应了新时期农村消费发展趋势,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
(二)新时期的农村消费趋势为供销社连锁超市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优势。农村是我国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改革开放以来,慈溪市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县(市)前茅,是浙江省经济四强县(市)之一,早在1997年就实现了小康县(市)目标,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998元和11262元。根据市场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中小城镇和农村的日常消费主要集中在吃、用两大方面,随着农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的成熟和消费需求的提高,人们更注重于购物环境的和谐、方便、自由、休闲。“慈客隆”开业前,我市虽然也有一些超市,但这些超市实际上是开架自选商场,较少实行连锁经营。“慈客隆”新城大道店是我市首家仓储式超市,开业于1998年11月,在开业后春节前10天日均销售额100多万元,大大超过了各大商场(剔除大件商品销售)的销售。这几年陆续开办的48家(市内44家、市外4家)慈客隆超市连锁店经营状况良好,成为当地农村购物首选之地,充分展示了“价格低廉、购物方便、商品齐全、质量保证”的经营特色的魅力。
(三)供销社系统长期形成的经营基础为连锁超市的发展奠定了先天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慈溪市供销社经营网点已基本遍及城乡各个角落,市社于1982年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农村集镇商场—观城商场,到1995年,在各中心镇基本建有综合商场,在城区有几个销售额上亿元的大商场,并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富有商业实战经验的经营管理队伍。随着流通业的发展和零售业竞争的加剧,商场的经营体制和机制逐渐难以适应竞争的要求,但这些经营设施和经营管理人才为连锁超市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人力和物力基础。目前,在慈客隆所有中层以上干部中,有45名是原供销社身份职工,在加盟店店长中,有23名原供销社身份职工;在经营设施中,慈客隆配送中心是原市工业品公司仓库,慈客隆购物中心是原慈溪大厦商场,新城大道店、观城店、逍林店、长河店都是基层社(棉花厂)的网点。供销社的网点设施通过租赁、联营、收购等方式,成为慈客隆连锁超市,一方面为慈客隆实施低成本运作和跳跃式发展,迅速占领农村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也推进了市以上企业和基层社经营设施的改造升级,在市场竞争中重新焕发了生机。
(四)企业制度创新为连锁超市的发展取得了内在优势。我们在创办慈客隆时,打破了原有供销社企业社有资本全资投入的惯例,由市社、城区供销社和经理层4:4:2的比例投入,与职工建立新的劳动关系。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市社为优化资本结构,进一步激励经营者的积极性,将供销社集体股权逐步向经营层转移,大部分股权由公司40位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持有,形成了有效的企业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了企业良性发展。
(五)较少的资金投入和风险为供销社连锁超市的发展提供了成本优势。与传统的大型百货商场相比,发展连锁超市无论在店址选择和内部装潢上要求均相对较低,可以大大降低固定资产的投入;开架销售、电子化管理和各门店之间统一采购,可以降低人力物力支出,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压低商品进价;更重要的是通过加盟连锁形式,可以极大地缓解总部的资金压力和风险。慈客隆创办4年来,以实际到位的200万元起家,发展到今天拥有总资产上亿元,增长幅度达到50倍,而且基本没有银行贷款。
三、发展农村连锁超市业前景十分广阔,要进一步加以培育,不断做大做强。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流通领域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商业及连锁超市经营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带来的机遇,下步我社将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不断提高供销社连锁经营企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程度,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优势。
(一)培育龙头企业,努力提高供销社连锁超市竞争实力。首先,在做大做强连锁超市上下功夫,增强供销社连锁超市与国内外著名连锁企业的竞争能力。按照积极推进、稳健实施的原则,通过资产合作、强强联合、收购兼并、组建企业集团、建立战略联盟等多种有效手段,实现供销社连锁超市资本的快速积聚和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形成立足慈溪、拓展周边、辐射全省的固定销售网络。今年慈客隆打算在余姚、上虞兴建2-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卖场,并以大卖场为基地,逐步向当地集镇、乡村发展连锁店、便利店。其次,要建立更强大、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为连锁超市快速发展和扩大规模夯实基础。慈客隆今年投资2800万元,选址城郊逍林镇(征用土地70亩),建设适应近阶段连锁超市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智能型配送中心,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引进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实现仓储立体化、搬运机械化、配货电子化和货品管理条码化,努力打造规范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加紧兴建货品分拣中心,以适应发展便利店的需要。第三,要推进连锁超市现代化管理,建设高效完善、相互联系的总部管理系统、店铺营运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提高连锁超市经营核心竞争力。
(二)加快用网络化改造传统商业,推动便民店、便利店发展。今年力争在便利店进社区、进乡村方面有重大突破。目前正在抓紧进行慈客隆配送(分拣)中心的建设、对外招商及管理人员培训,要求加盟开设便利店的商家和个人已有100多家(人),预计首期可开出50家便利店。通过开办便利店,延长营业时间,增加日常必需品的经营品种,可以使广大社区居民和农村群众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结合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为综合服务站提供生活资料货源配送,使货真价优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进村入户,为广大农民提供就近便利服务,提高农民消费层次。
(三)推动连锁经营向多领域和深层次发展。进一步拓宽发展连锁经营的行业范围,在巩固和发展生活资料零售业连锁超市经营优势的同时,在农资、医药和烟花爆竹等行业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去年下半年我社在整治烟花爆竹市场基础上,发展了烟花爆竹定点零售户近300家,在烟花爆竹市场进一步规范管理后,以市烟花爆竹专营公司为龙头,逐步推行烟花爆竹连锁经营。在整合基层社农资零售网点的基础上,以市四海农资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加强批零合作,加快农资商品连锁经营步伐。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