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 发展农村连锁经营
根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三届三次理事会提出的“四项改造”任务和省社的工作部署,近年来,我们认真分析我国加入“WTO”后零售业变化趋势,针对我市供销社生活资料零售额逐年滑坡的严峻局面,以及企业改革改制后的新情况,把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网络,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列为全市供销社的重点工作之一。在鹿城区供销社1998年创办民丰超市开设14家连锁店,营业面积15860平方米,2002年实现销售额1.62亿元的基础上,由温州市社牵头,联合部分县(市、区)供销社和基层社,于2002年8月22日正式成立了温州市家家乐超市有限公司。经过紧张筹备,该超市公司设在乐清市大荆镇的首家直营店,于去年10月1日开业,设在瑞安市马屿镇的第二家直营店,也于同年11月8日正式对外营业。其他有关县(市、区)的经营网点也正在腾空、改造中,争取到2003年底前形成有一定规模的连锁经营体系,规划到2005年发展连锁店50家,建办2—3家配送中心,总营业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连锁店经营额达到3亿元,初步确立连锁经营在供销社系统批发零售和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并培育10家经营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竞争力好、地区影响力强、经济效益好的连锁店。
一、发展连锁超市是供销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谋求发展的现实选择
去年,我们把全市供销社系统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供销社企业尤其是基层社求生存图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全面实现改革发展双重目标,市社在深入分析供销社,尤其是基层社的现状后提出,作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供销社必须在农村生活资料供应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农村社区服务上有所作为,在参与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重塑形象,谋求发展。
一是发挥系统优势求发展。供销社作为成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网络最完整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经历了极为严峻的考验,据统计,全市供销社系统商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978年的30.3%,一路下滑至1998年的1.3%,相当一部分基层社退出了商品经营,完全靠出租老祖宗留下的房产维持生计。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县以上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基层社改革与体制创新正全面深化,目前已有1/3的基层社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通过改革,基层社卸掉了冗员包袱和经济包袱,实现了体制创新,新的经营机制大大激活了经营者的动力和企业的活力,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指导各县(市、区)基层社改革时,注意保存了一部分骨干,保留了一部分资产,保住了一定数量的基层社,这是今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优势条件,也为恢复供销社农村生活资料供应主导作用提供了现实可能。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可供开发超市的网点共73286平方米。我们必须抓住基层社改革这一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新体制、新机制的优势,求得供销社的再度发展。
二是立足“三农”求发展。基层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经营阵地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拓展领域靠农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只有回归“三农”、扎根“三农”、服务“三农”,才能得益于“三农”,发展于“三农”。为了重新占领农村市场,我们作了两种打算:如能同国内外强手合作,可以依托他们的品牌效应、人才、理念及管理等优势,靠大做大加速农村市场的拓展;如一时不可能,也不能坐失良机,而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边学边干,发展连锁超市,抢占农村市场。据此,我们在与上海华联谈判失败后,就下决心自己筹划搞面向农村的超市。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成立了供销社自己的超市公司。
三是创新业态求发展。总结近二十年来供销社农村生活资料市场大滑坡的教训,重要原因之一是经营业态、经营方式的落后,传统经营格局沿袭已久,陈陈相因,经营范围越做越窄,业务规模越来越小,企业效益越来越差。如再不以现代营销方式去改造传统的经营方式,创新业态,供销社将面临被完全挤出农村市场的危险。经过深入的讨论,市、县两级供销社较好地统一了思想,确立了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的指导方针,大家认为既非常必要,也是符合温州实际的。
二、确立以县基办超市,全市实行大连锁的经营格局,开拓农村市场
为了不失时机地抓好开拓农村商品市场这项工作,去年,我们组织由分管主任带队、职能处室参加的连锁超市调研组,深入8个县(市、区)开展全市供销社经营网点的现状调查,初步摸清了全市主要基层社的可开发网点的基本情况,为我社牵头发展连锁超市新业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加强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克服旧体制旧机制下商品经营只负盈不负亏和不敢做商品经营的畏难情绪,树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产权多元化,创新体制激活商品经营的观念;二是克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孤军作战,宁当鸡头、不当龙尾的陈旧观念,树立讲规模、讲档次、讲联合、发挥系统优势的团队精神;三是克服留恋传统经营方式,不求发展的守旧思想,树立以现代营销方式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创新意识。
(二)市、县联合,行政推动。供销社具有遍布城乡的购销网络优势和市、县、基完整的系统优势,它为供销社发展连锁经营,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他任何系统所无法相比的。为发挥系统优势,我们加强了行政推动,市社先后3交召开县(市、区)社主任会议,进行动员和深入研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成功经验,实行市、县、基三级联动。另一方面,我们又严格按《公司法》规定,组建多元投入的股份制家家乐超市有限公司,股东7个,入股资金500万元,其中市供销社持股23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6%;有关县(市、区)社持股200万元,占注册资本40%;基层社持股70万元,占14%。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为了充分发挥供销社现有网点设施的效能,尽量避免新建,减少资金投入,我们在选择超市场地和确定网点布局时,坚持改造为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开发利用的门店,千方百计降低经营成本。同时,还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营业面积大的用来办超市,小的就办成便民店。目前,家家乐超市已开业的700平方米大荆直营店,就是利用乐清市大荆供销社空闲待租的店面改造而成。第二家开业的1500平方米的马屿直营店,也是由瑞安市马屿供销社原综合商场和附设仓库改造而成的,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投入。
三、不断探索,努力开创连锁经营新局面
连锁经营作为新兴的营销方式,超市作为现代零售业态,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为了抓好这项工作,市社主任室专门确定一位副主任负责家家乐超市有限公司的筹建工作,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还抽调一位长期从事业务管理工作的中层干部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这不仅有利于市社加强对超市工作的领导,也有利于同各县(市、区)社的工作协调。鉴于我们的连锁超市刚刚起步,各方面都有待于去摸索、去提高、去完善,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对内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求效益
科学管理是发展连锁超市的必然要求,下步我们要以提高连锁经营质量和连锁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我市连锁经营的规范化程度和规范化水平,实现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创新,实现现代营销方式与科学管理相配套,相融合,不断提高企业效益。
(二)对外加速扩张、以规模经营求效益
一是要抓好网点的扩张。连锁超市是微利行业,连锁超市的商品经营成本是与规模成反比的,只能靠规模求发展,靠不断扩大规模求效益。首先,坚持不分系统内还是系统外同步发展。对系统内的,要通过各级供销社的行政推动,动员供销社企业,把可以发展超市的网点都集中起来加以利用;对系统外的,可采取特许加盟,也可以租赁场地经营。其次,坚持不分大小网点,只要有开发价值均可改造利用。面积大的办超市,小的就办成便民店。三是要抓好品牌的扩张。要充分利用供销社“家家乐”这个品牌,打响品牌。可通过直营实现扩张,也可以通过加盟实现扩张。总之,要尽快扩大覆盖面,提高影响力,做大超市有限公司这个蛋糕。
(三)实行开放办超市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与国内外连锁超市大集团接洽研究联合开发我市农村市场,并借鉴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商品优势,走强强联合的低成本扩张道路,联大靠大,最终做强做大自己。
(四)为放心农产品进超市开辟通道
为了帮助我市各类专业合作社拓展销售渠道,我们将利用供销社自己兴办连锁超市的有利条件,指导专业合作社加工无公害小包装农产品进超市,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由于我市创办连锁超市时间短,各项工作还处于边学、边干、边完善、边实践的过程,我们将虚心学习慈溪、绍兴等市县的先进经验,加快我市连锁超市的发展步伐,为重塑供销社形象,繁荣农村市场,满足农民消费需求作出贡献。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