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联商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跨国影院巨头-IMAX抢攻内地市场

日前,一个关于科学普及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将正式实施:对科技馆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科技馆内进口影片免征进口税和增值税。   这对IMAX意义重大———影片租赁是IMAX的3个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另外两部分收入包括:卖影院系统设备,以及对设备一年保修期后的维修服务费用。   刷新开院纪录   上海科技馆。电影银幕笼罩在头顶,银幕上熊猫显得硕大无比。一头恐龙从远处奔跑过来,突然一张口,所有的观众忍不住尖叫起来———立体效果宛若身临其境。   科技馆合作方是以3D立体影院技术输出、曾影响好莱坞电影工业的IMAX公司。   “60%的平均上座率是IMAX在全世界上座率最高的影院之一。”IMAX影院营运中国地区总监黄科说,今年过年期间,上海科技馆IMAX影院的票房“爆满”。黄科一直非常忙——去年6月,IMAX已经正式将亚太总部由新加坡迁到上海,但眼下它在中国的固定员工仅有3人。5月1日,IMAX在中国的第三家影院(球幕)将在黑龙江省科技馆开幕,“3月24日,我得过去对他们的管理人员进行一些基本的培训”。   尽管如此,IMAX在中国的表现已经开始令人刮目相看:“短短半年内,IMAX就成为中国三个主要开发项目中的组成部分。”IMAX公司联合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RichardL.Gelfond)指的是近期在北京和东莞两地签署的3套IMAX影院系统合同。根据合同,3座IMAX影院将分别落成于中国电影博物馆、东莞市科技馆和东莞华南MALL。   “到2005年,在中国内地营运的IMAX影院数目将增加到8个。”这是一个让IMAX异常惊喜的数字———目前,IMAX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232家IMAX影院,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头5年里开8家的”。现在看来这个纪录极有可能被刷新:截止到现在,“今年中国正在谈的而且已经有希望的项目都比去年多了”。   业内人士估算,根据现已签订的合同,在中国的8家影院至少为公司带来2000万美元的收入。   IMAX的中国计划远不止此:未来5年内,“中国将有25家至50家电影院使用其超大银幕技术,这将使中国成为该公司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据了解,目前拥有80多家IMAX影院的美国是IMAX在全球最大的市场,“我们希望近10年内,中国可以做到40-50家。”黄科强调。   在理查德·葛尔方刚刚宣布的计划中,除了即将开幕的哈尔滨IMAX影院,明年,东莞的两家影院将开业;2005年开业的中国电影博物馆,IMAX影院也将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上海还将引进一套IMAX动感电影系统。   今年第三季度,IMAX在中国的首家商业性IMAX影院将在位于上海闹市区--6万平方米的来佛士广场MALL内的和平嘉禾影院亮相———它已经让IMAX等了大约3年。   10年“摸着石头过河”   1999年初,IMAX拿到了在中国的第一笔单子———与嘉禾公司签定立体巨幕影院设备购买合同,然后由嘉禾将设备安装在上海和平影院并经营。但在交付设备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影院一直不能如期开放。   “我们现在认识到,在中国市场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采取正确的策略是多么地重要。”理查德·葛尔方说。实际上几年前,IMAX在中国“因为错误的合作伙伴而浪费了不少时间”。   上世纪90年代,与IMAX或深或浅接触的中国客户至少有过十几家,但是,“有的不了了之,有的是合同都谈得差不多了但最后不行”。长时间了解之后,IMAX终于发现,关键在于很多客户“没钱”。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教训。”黄科回忆,“我们寻找合作伙伴,最起码的一个标准就是要了解对方的实力到底怎么样。以前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有人过来谈,但我们对他们没有渠道去了解,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   问题在于,去年亚太总部迁到上海之前IMAX在中国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都是从新加坡飞来飞去———做这个市场的人都没有真正了解这个市场”。所以,尽管对中国市场感兴趣了很多年,但“怎样深入下去,怎样知道有哪些项目我们可以做,有哪些项目我们不可以做,一直缺乏一种直观的认识”。人力资源的缺少,让IMAX在中国“摸着石头过河”了将近10年。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作为昂贵产品,IMAX进入中国需要更多的耐心以寻找到“合适的地方、合作伙伴、合适的市场”。业内人士透露,在中国投资建设一个标准IMAX影院的造价大约300万美元,而一般性的商业影院,造价顶多50万~60万美元,一般的国产设备,20万~30万人民币已经足够。   IMAX的竞争对手IWERKS公司(现在已经与SIMEX公司合并),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已经在中国布下了20多家影院。“与专门做大规格特种电影(70mm×15孔)的IMAX相比,IWERKS在较小规格的70mm×8孔方面很有优势。”上海科技馆相关人士分析,“比如现在国内的球幕电影基本上都是8孔的,它比15孔的至少要便宜一半,所以应该说IWERKS公司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   “但是我们确确实实不太介意比竞争者晚一段时间进入中国市场。”理查德·葛尔方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在品牌、服务和技术上,IMAX在大规格电影行业的地位基本上是不可动摇的,我们的竞争对手定位于较低规模较小的市场,而我们对这个市场没兴趣。我们的目标是选择最好的地点和最佳的合作伙伴。”并且,“IMAX的产品的合作者都是非常知名的机构和企业,他们在第一流的地点或者机构里面一定会选择我们。因此,对一些稍微低层次的一些地点,我们并不在意被竞争对手拿去。”   转机出现在2001年底上海科技馆首两家IMAX影院的顺利推出,“这让我们明确了今后在中国发展的方向和标准。”随后,IMAX亚太总部在上海成立。   “应该说,近两年国内大型综合性科技馆的兴起给了IMAX一个极佳的进入机会。”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此类投资巨大、对品质要求很高的项目,正对IMAX的胃口。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前些年的磕磕绊绊,IMAX现在不用再“摸着石头过河”了,“我们已经比较熟悉这个市场,知道从哪里入手,到哪里去找需要的资料,然后再作出判断哪个项目可行,该怎么去做。”黄科显得相当自信。   现在,IMAX在中国拿下项目的速度正越来越快:上海科技馆项目从开始谈判、1999年签约到建成推出,足足花了4年的时间,而马上就要开业的黑龙江科技馆IMAX球幕电影,是去年签的合同。   黄科对此深有感触:“一方面是我们加强了在中国的人力的配备;另一方面中国市场越来越成熟,对于一个比较开放的市场来说,我们对合作者的了解,调查就方便多了。”   全球战略东移   IMAX由逆境转顺境的背后,是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的政策。   日前,一个关于科学普及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将正式实施:这个今年年初被国务院批准的政策里明确规定,对科技馆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科技馆内进口影片免征进口税和增值税。   尤其是后一条,对IMAX意义重大——影片租赁是IMAX的3个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另外两部分收入包括:卖影院系统设备(在国际上IMAX通常采取租赁形式,即首付金+每年客户票房收入7%的租金;在亚洲国家IMAX一般采取一次性买断的方式),以及对设备一年保修期后的维修服务费用。   与此同时,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各地财政支持的科技馆建设也给IMAX带来了大笔生意。中国科协科普规划发展处有关负责人透露,有关部门准备联合下发一个《关于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建设若干意见》的文件,主要内容是“希望各地能重视、加强管理科普设施,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不管是IMAX还是SIMEXandIWERKS,这对他们来说目前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介入中国市场的时机。   种种迹象表明,两家公司的战略已经东移:“他们都开始把战略重点转到了亚洲特别是中国。”上海科技馆有关负责人回忆,去年11月SIMEXandIWERKS的全球销售总裁来上海科技馆时,曾明确表示正筹备在上海建立一个办事处,“前两年全球娱乐行业不景气导致的公司财务危机,加上欧美市场的饱和,将战略东移发展中的亚洲市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理查德·葛尔方看来,中国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市场:“相比之下中国人旅行的机会偏少一些,所以中国人希望了解外部世界的欲望可能就很大,这使IMAX在中国市场有相当大的潜力;并且,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很强调家庭和教育,而IMAX的宗旨也是为家庭,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这一点与中国的文化很吻合,所以我们在中国发展前景很大。”   IMAX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尴尬:“在中国事情一般进展得比较缓慢,一个事情的决定往往需要通过很多层次的人,也要拖很长时间;第二,IMAX比较适合在那种人流量很高的地方比如市中心,但在中国往往这些地方都已经被占据,没有那么大的空间给我们了;另外,IMAX的观众群一般都是收入比较稳定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家庭或者学生,而在中国这部分人群往往集中在比较富裕的城市,居住在高尚地区,这些地区很难求到好的地点。对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城市,IMAX又很难发展。”   于是,为了“适合中国市场”,IMAX对其在中国的商业模式包括价格构架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动,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比如,中国的票价偏低,上海科技馆IMAX影院的票价定在30元-40元人民币,比北美便宜了一半左右。   “对于中国市场,现在我们需要的还是耐心。”理查德·葛尔方强调,“这是为了我们长远的、双赢的局面,耐心寻找到合适的地方和合作伙伴、合适的市场。”   今年中旬IMAX亚太区总经理将正式搬到中国办公。“我们现在最大的压力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找到比较理想的项目。”毕竟,5年内近50家IMAX影院的设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希望把这个过程缩短。”   关于IMAX   IMAX公司是世界上主要的娱乐科技公司之一。1971年,IMAX在加拿大成立第一家3D影院,截至2002年10月,IMAX在32个国家有232家IMAX影院,2001年IMAX影院的观众人数超过7500万人次。包括好莱坞的电影工业都深受IMAX影响。   IMAX摄制影片均以3D立体影院播放为主,讲究音响视觉效果。   在国外IMAX为电影级知识教育影片,国家地理频道及Discovery为电视级节目,所以会有些影片依靠IMAX公司的摄影技术及片源制成节目。   1994年IMAX开发出ISTC系统,可以在低温-28摄氏度及超过2万英尺的高度拍摄。1997年IMAX发明了可在太空中摄影的特殊摄影机。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1个金币
精彩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赶快跟帖哦

新闻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