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后,国内音像市场将对国外的投资企业逐渐开放,那么,音像市场销售商、出版发行单位如何给自己定位?中国音像市场的现阶段存在产销不同步问题将如何处理?
目前,国内的唱片公司、发行商、销售商现在是各自孤立的个体,信息资源、商品资源没有形成共享。出版发行单位不能够了解唱片的销售情况、消费者的认可度,对商品销售情况销售商不能与出版发行单位及时沟通,造成发行单位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下降。所有这些都是没有形成产销联盟的结果。面对国外唱片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介入,国内的唱片公司、出版发行单位、销售商将如何应对?我认为应该迅速建立双赢的产销联盟合作关系,减少流通环节。
现阶段正是音像行业产销关系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前段时期,因为音像销售商的销售量不大,也没有信息化的管理,不能将市场上的产品销售信息及时反馈给供货商,所以产销关系的主动权掌握在出版发行方手中,订货大部分是现金结算,滞销商品不能调退,主发产品过多,从而给销售商造成资金、库存的压力。随着中国入世的深入,国外五大唱片直接进入发行渠道是势在必行的事,国内的发行公司想控制发行渠道已成为梦想,与五大唱片集团合资发展的机会也很少。国外五大唱片公司拥有歌手并集制作、发行于一体,拥有强大的品牌、宣传、资金实力,其合作的对象应注重于网络销售商,这对国内正版音像连锁企业来说是发展机遇。在零售方面,大量的国际资金都将在WTO之后进入国内零售业,许多地方音像出版社必须抛开目前全国发行商的身份概念,对企业经营机制进行转型,争取与音像连锁企业携手并进,大力发展正版音像连锁店或唱片旗舰店,才能寻求生存的空间。 (山东爱书人音像图书有限公司物流中心 王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