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联商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邮政图书业务加快发展步伐 发展特色经营

  邮政图书业务要抓住国家逐步放开出版物发行市场和各省新闻出版局政企分开的机遇,充分发挥中国邮政的网络优势,利用现有资源,加快发展步伐。

  图书业务属于商业零售业,相对于邮政传统的报刊业务其更具商业色彩,因此图书在销售体制和机制上要求更加专业化和市场化。可将图书、音像与报刊零售等邮政出版物资源加以整合,成立专业公司,实行专业化经营管理。以省级专业公司(邮政书店)为全省连锁总部,统一CI、统一标准,在管理方面实行省对地市、地市对县市的三级管理体制,以加强连锁监管力度,解决连锁经营中常见的“连而不锁”问题;在物流和资金方面实行省直接面对县市的扁平化配送和结算体制,以减少中间环节,增强竞争力。同时在图书经营机制上应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摒弃诸如租赁式承包等粗放的经营机制,坚持诚信经营打造邮政图书品牌,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的公司化运作,对各级公司(邮政书店)实行业务量和收支差结合的专业化经营责任制考核。

  特色经营为先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邮政进军图书业的征程才刚刚起步,因此不能急功近利,而应立足于邮政大网,整合现有资源,根据当地不同的市场情况和自身条件进行分析,以找准市场定位和切入点,因地制宜去发展。若当地市场竞争相对缓和的市县,可以最大的规模介入,以品种全、规模大强占市场;而在市场较为活跃、竞争对手较强的地区,事先应做好可行性调研,如果自身资金、管理经验等条件许可,从品牌建设和业务长远规划考虑,可以大卖场形式加入竞争,而对于大多数地区,可能更为现实的做法是特色化经营,这包括经营品种的特色化和服务方面的特色化。经营品种特色化是指不追求图书经营品种全,而立足于市场细分后选择两三类图书作为主营品种,将邮政书店建成富有特色的专业店或便利店,挤占某一部分市场份额;服务特色化强调的是要发挥邮政的资源优势,坚持个性化服务。

  各地邮政书店的建设最好要有3—5年的网点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市场潜力较大、自身条件具备的大中城市应建设至少一座1000—3000平方米的书城;地域经济较好的地级市应有一个500—1000平方米的较大卖场作为平台向周边县市辐射;县市城关也应视当地市场情况和自身条件,或建设2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门市,或建成特色鲜明的几十平方米左右的便利店、专业店。

  连锁大势所趋

  实行连锁经营、打造书店“航母”是图书分销领域的一个趋势,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邮政书店实行全国连锁经营也应该是邮政图书业务发展的趋势。但是连锁经营对总部的采购、仓储、配送等支撑能力及规范化管理能力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且规模越大要求越高,如果支撑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非但不能凭借连锁取得规模效益,可能还会适得其反。目前,图书领域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连锁尚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包括号称在全国拥有500多家连锁店的“席殊书屋”,也仅仅只是连锁店有偿使用其店名牌而已,货源、管理等都未统一。邮政无论是资金、经验,还是其他条件,甚至本系统内部的结算诚信度等方面,都还不足以支持全国性的连锁经营,因此现阶段应先以单个省为一个连锁系统,整合资源、理顺体制,积累更丰富的连锁经营管理经验,循序渐进,为最终实现全国连锁经营,从而做大、做强邮政图书产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邮政书业的发展应依托于邮政主业的支撑,邮政书业一旦离开了主业的品牌、网络、运输、资金、信息、人力等资源,也就失去了能介入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目前邮发报刊的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图书的毛利高,邮政书业的发展正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主业报刊发行收入的缺口。从这一角度看,国家局发展邮政书业的战略决策无疑是正确的,邮政书业将是邮政主业增收的源泉之一,理应成为现阶段重点扶持的一项邮政新业务。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1个金币
精彩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赶快跟帖哦

新闻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