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今年将打破沿用50余年的单店经营方式,全面实行连锁经营、集中配送。随着中国对外资开放书报刊分销领域,最大的图书经销商——新华书店的经营模式也开始变革。
天津市素质教育书店是天津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此次改革的第一家门店。通过电子系统,配送中心可以随时知道书店所缺书籍,并在24小时之内补上货品,尽管这种方法在现代超市管理中习以为常,但新华书店还是第一次运用。
“尽管新华书店遍布全市,但多年来新华书店一直实行单店采购、单店核算的模式。这种零散的采购方式很难产生规模效应。”素质教育书店负责人王正昇说,以前,书店在销售过程中,少了一本书也要到出版社进货,由于单店进货量小,进货价格偏高。现在,由集团总部统一采购,可以大大压低进货价格。
业务重复也造成不必要的内耗。“以往每家书店都要抽调车辆进货,有时每天要派两辆车到北京进货,由此产生的费用很多。另外,每家门店的采购人员都要参加各地的图书订货会,每年的差旅费用也要上万元。”王正昇介绍,通过统一配送后,这些费用可以节省。
进行统一配送、统一联网、连锁经营是天津新华书店发行集团今年的主要任务。预计年内全市所有新华书店门店都将实现资源共享,由配送中心配送货品。据了解,目前素质教育书店、天津图书大厦已经实现联网配送。另外,今年天津新华书店集团还将优化门店布局,选择在高等学府或居民社区继续开店。
超过600亿元的书报刊零售市场正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据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消息,目前,德国的贝塔斯曼、德国图书中心、英国的朗文培生集团、美国的麦格劳希尔、剑桥大学出版社、新加坡泛太平洋有限公司等7家外资分销商都在积极申请书报刊分销经营权。“洋书店”最有可能以超级书店和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书店的形式进入市场。这两种书店往往互为补充,在“阅读零时差、全天不打烊”的口号下,把读者抢过来。
除此之外,作为书报刊零售行业的新生力量,民营书店正逐步兴起。它们通过网上订书、连锁经营的方式,不断增强实力。国内最大的民营书店席殊书屋目前已有560多家连锁店,每店年销售额约40万元人民币。民营书店和“洋书店”全新的服务理念、灵活的营销都将给市场带来压力。
“通过此次改革,新华书店不仅改变了经营模式,经营理念也将得到改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新华书店几乎可以垄断书市,50%的销售额依赖教材发行,不需要太多的营销。但现在,书店完全被推向市场。如何根据商圈定位,如何更多地销售图书,将成为新华书店更新硬件之后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