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联商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阳光文化卖掉京文唱片 音像分销成为外资关注焦点

  由头 阳光卖掉京文唱片

  6月10日,阳光文化媒体集团宣布,将旗下全资拥有的京文娱乐集团的业务一拆为三,并以3500万元出售了其中著名的“京文唱片”。

  阳光文化是在去年七八月间完成对京文娱乐集团的100%股权收购及管理整合的。这一消息曾经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外资进入内地音像出版发行业的重要一步。根据业务分类,阳光文化将京文娱乐集团重组为京文唱片、京文音像分销与京文教育多媒体3个分公司。

  据阳光文化北京公司有关人士称,以现金3500万元将京文唱片的100%股份卖给国内的两个个人投资者后,阳光文化将保留其出版分销业务“京文音像分销”所辖的全国音像分销业务、与联想集团合作的“店中店”项目、“世纪京文图书分销”、与贝塔斯曼媒体集团合作的战略联盟与图书分销项目;同时,阳光文化将继续发展代理“Discovery”教育产品、“京文教育多媒体”以及代理中港“discovery”连锁店业务的京文授权产品。

  对此,阳光文化行政总裁吴征向媒体解释,重组京文娱乐以及出售京文唱片是为了集中资源,全力开拓与整合出版分销业务与市场。他说:“唱片业不是朝阳产业,也从不是‘阳光文化’的主力发展方向。由于版权投资期长,而且国内公司很难与国际传媒集团在版权资源上做长期竞争。反之,在出版分销与教育方面,集团目前拥有明显优势,所以不如集中资金和管理资源将之投放于重点业务的发展。”

  背景 音像分销成关注焦点

  与阳光文化一样,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外资看好内地的音像出版发行市场。他们或者与国内出版制作公司合作,或者直接收购国内音像分销企业,取得分销牌照。

  外资进入内地音像出版发行市场,其目的当然是希望能够通过对包括出版、录制、分销在内的整个音像产业链条的介入,在内地的音像市场中占得巨大份额,取得最大的利润。然而,通吃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设想,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市场操作层面,都是不太现实的。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朱诠认为,“尽管外资最感兴趣的环节是音像制品的制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介入最多的还是录制和分销领域”。

  此前,朱诠和他所在研究所的同事们曾对外资进入音像出版发行业的情况进行过梳理,并将所掌握的资料和研究所得成果汇编成中国第一部出版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在这部名为《中国出版蓝皮书》的分析报告中,他们对美国索尼音乐有限公司、Tom·com、百代(EMI)国际唱片公司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以及韩国几家大音像公司联合在北京设立公司以寻求进入中国影音市场的努力进行了介绍。

  朱诠认为,之所以音像分销成为外资介入的主要环节,一方面是因为在政策上,由于考虑到国家的文化安全以及民族音像产业的发展,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的是逐步放开产业链条中的音像分销环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内地音像市场中,人们的版权意识还有待强化,盗版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使得音像制品出版成本相对较高,经营风险也相对较大。

  相比较而言,内地音像分销领域巨大的利润空间则更易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据业内人士估计,去年仅全国民营音像分销企业的市场份额大概在12亿元左右。而专家更是预言这个市场份额高达几百亿元。正因如此,一些在内地按7∶3的比例来分别开发院线发行和音像发行的香港电影发行公司,去年却把这一比例对调过来。

  业内人士分析,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阳光文化才一改当初全面介入的初衷,卖掉早有盛名的京文唱片,转而收缩战线,以便尽可能快地在音像分销领域为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多添几桶金。

  点评 外资进入,祸兮福兮

  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外资进入国内音像市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朱诠认为外资与内地企业在分销市场的争夺上还有一个博弈过程,其影响要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方面,外资进入音像分销领域后,不仅会给国内从业者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观念造成冲击,而且还会使内地音像市场中分销网点的分布更趋严密科学,物流体系更加完善,从而使音像场的覆盖面更广。“而这些,可以进一步拉动消费者对于音像产品的需求”。

  此外,外资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在具体的市场操作上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方式,以进一步抑制盗版的泛滥。比如,“他们在新的音像制品发行时,可以采取各地同步上市的方式,这就大大缩短了不法分子制作盗版的时间,压制了他们的市场空间。而且,雄厚的资金实力还使降低音像制品的价格成为可能,从而相对削弱盗版在价格上的绝对优势。”

  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内地音像企业的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的情况是,相对于具有资金和管理优势的外资而言,国内的音像制作与分销企业规模太小,管理手段落后,许多采取的还是作坊式的分销经营方式,而且,他们对于音像市场的认识也没跟上形势的发展,这样的企业很难形成竞争优势。因此,内地音像企业在同外资合作的过程中也应该对他们给民族音像产业带来的冲击有充分的认识,并做一些应对。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品牌,要走连锁经营的道路,有步骤地扩大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扩大进货批量,实现经营现代化,而不能完全依赖外资。

  同时,还要认识到,外资进入以后,他们决不会仅仅局限在分销领域,而会想尽各种办法,对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比如,一些外资企业把国内许多优秀歌手纳入麾下,把许多优秀节目收入囊中,这使得我们的音像企业在出版资源上处于被动地位,民族音像制作企业对此要加以重视,而不能任其流失。 (《中国文化报》 汪建根)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1个金币
精彩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赶快跟帖哦

新闻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