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赵晓: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以下是赵晓教授的演讲纲要:
主流观点:
1、“蓝海”是差异化领域;
2、“蓝海”是非完全竞争领域;
3、“蓝海”要靠创新去获得。
问题:
1、传统领域、相同领域是否利润一定不高?
2、企业已经在“红海”,怎么办?
3、“红海”和“蓝海”与宏观经济发展阶段是什么关系?
宏观调控到位、利润增长可期,中国企业仍将长期处于蓝海领域
1、中国工业利润数据为真实,并且持续的可能性相当大;
2、鉴于投资的高回报,以压缩投资为主的宏观调控总力度已经到头或者到位;
3、中国将继续输出通货紧缩(上游涨下游跌,总体为跌)
4、如果真要调控,应该调整调控手段,从价格手段代替行政手段;从调控投资转向调控外需。这意味着汇率将持续渐进上升;
5、值得关注的是利润增长的行业和区域,以及所有制分布不平衡。
预期中国仍将是全世界最大的“蓝海”
预期中国企业在国际上仍将有强大优势
“红海” 与 “蓝海”的结语:
1、产业的差异性是相对的。“红海”与“蓝海”是相对的。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是相对的。
2、从利润及投资回报来看,中国企业事实上长期处于“蓝海”领域,而且这一趋势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基本改变,日益走向“红海”的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
3、从全球看,过去20年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蓝海”。
4、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企业的优势仍然是在传统领域,“蓝海”的实现途径并不是创新,而是吸收、转移、学习与模仿,经济民族主义是不切实际的想法,阻碍外资进入是不正确的做法。
5、中国的“红海”地区比如东北等如果实现外资进入战略,完全有可能变成“蓝海”地区。
(联商网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