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的一天,一个身体高挑、面容消瘦的男孩子,拿着求职简历,来到家乐福天津龙城店,轻轻敲开了人事部的办公室,他就是前来应聘的张伟。9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走进家乐福杭州涌金店的店长办公室,正在忙碌的张伟看到我们进来,赶紧起身相迎。“9年前,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家乐福很不错,问我有没有兴趣来这里工作,于是,我就过来应聘了。其实,当时我对零售业是一点也不懂得的,就知道家乐福的卖场很大……”张伟首先打开了“话匣子”
《店长》:从97年家乐福开始,您用8年时间才做到店长的职位,这个成长速度是快还是慢?
张伟:仅仅从职位晋升的速度来看,是慢一些;但从零售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积累来看,是不慢的。做为一家大卖场的店长,最重要的是知识的全面性,以及综合素质。从进入家乐福开始,我就做食品,并在公司各个门店频繁的调动,为了要带新人,就没有及时更换部门。导致了自己没有及时做全面性的发展。
《店长》:在家乐福做店长,是不是压力很大?刚做店长的时候,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
张伟:做店长的压力肯定是比做处长大。在我们家乐福,店长和处长的区别是很大的。做处长,你只要把处里的销售额、利润、店面、卫生、人员等管理好就可以了;但是做店长,你还有其他的一些业务,服务、工程、美工、收银、收货等方面都是要掌握和了解的,还有外围的一些业务,比如物业、政府公关、消防等。
现在好多了,刚开始做店长时很不适应,总觉得没有头绪,想做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开始。我们公司有一些专门针对新店长的培训,比如实习店长的培训,一年要做十几次,这方面对我的帮助比较大。我经常跟老店长沟通,比如,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不知道怎么办的事情,就给老店长打电话,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摸索着走过来了。
《店长》:做为店长,您每天都重点关注哪些事情呢?
张伟: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是店面巡查。做超市天天面对的都是很琐碎的小事情,只要有两三天不去处理,你的店面就走样了。每天有2万多人来进店,1万多人买单;人多,设备、卫生、商品等很多的小事情就会走样,每天都要去查同样的事情。看起来是挺无聊的,不过都是必须的。如果这些工作都做得不好的话,顾客看到你的店面空荡荡、很脏乱,就不愿意再来了。 《店长》:家乐福的卖场给人的感觉就是“善变”,你们是怎么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呢?
张伟:对于一家店来说,多一些变化是好的,但是前提是一切从顾客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从商家的角度来考虑。比如,老板来检查我的陈列,他说这个不好,或者怎么样,但是他不喜欢,并不代表顾客不喜欢。于是,你要给他解释,本地顾客的消费习性是什么。
他会给你说,我给提的这个方法,你可以试试一个星期,若是效果好的话,就按照我说得来;若是不好的话,就按照你说得来。我们家乐福在管理上,基本还是比较灵活和人性化。基本的大纲,是不会变的,比如商品的排面、市调的程序等。但在营业方面,如果顾客觉得方便,是会根据顾客的需求变化的。
《店长》:家乐福是怎么培养储备干部的,据说在家乐福做到处长职位就很“舒服”了,可以直接“开除”课长?
张伟:我们家乐福是比较需要人才的。因为现在公司发展比较快,对于一家外企来说,每年开30家店,还是比较可观的。自从2003年涌金店开业以来,一直在申请开第二家店,所以,我们这里还是比较缺人的。
若是说做处长舒服,那么做店长可能是更加舒服的,还有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店长要比处长、课长的责任大,当然压力也比他们大。课长是家乐福基层管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国外的家乐福,没有处长,只有课长和店长。在一些比较成熟的国家,只有课长、店长、区域长、国家长。在中国是有处长的,家乐福要想在中国发展,必须培养大量的人才,处长是做为储备店长来培养的,我们这里有五个处,也招聘了很多的实习处长、实习店长。
我们这里实行两级决策体系。要是处长认为某个课长不理想,已经到不能够留任的地步,他也没有权利来直接开除课长,而是必须与我商量,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意见统一了,他才可以开除课长。比如,我要是认为一个处长不好的话,我也没有权利开除他,必须和上级汇报,经过同意,才能够开除这个处长。
《店长》:与沃尔玛相比,家乐福在管理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
张伟:我认为,沃尔玛的管理很严谨,他们的电脑系统比我们先进,规章制度比我们严谨。沃尔玛和家乐福有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对于人的管理,我们家乐福做的还是比较突出的。在沃尔玛做过的人,能够很快适应家乐福的体系,但是在家乐福做过的人,可能会不适应沃尔玛的管理体系,因为沃尔玛的“人、财、物”都是系统在管,个人是没有权力的。很多人去了沃尔玛之后,虽然待遇也高了,薪水也提升了,但是他觉得没有意思,太受到约束了。家乐福很多年轻课长、处长的工作热情很高,都喜欢加班加点。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我觉得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他们觉得我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事情做成功了,有一种成就感。比如一个课长和一个供应商去谈判,他谈的价格、条件等都是很好,做活动的效果也是非常好,就很有自信,感觉非常良好。
《店长》:从家乐福离职的人很多,为什么成功的不多呢?
张伟:作为一个个体,你在家乐福这个群体里,能够得到一个很强大的支持,公司给你很大的权力去实现你的想法,包括现在家乐福店长的权力还是很大,你可以去改变一些东西,可是你到了 其他公司,你可能就没有这些权力,无法去发挥了,心态就可能有问题。虽然现在店里的权力缩小了,但是店长还是有很大的权力。现在公司考核我的是业绩,纯利润,赚钱不赚钱。所有的费用都算在你的头上,所有的收益也都列出来,到了月底就考核你到底是赚钱不赚钱。就好像这个公司就是你自己的一样。
《店长》:你们在生鲜经营方面有什么特点?
张伟:我们的生鲜大部分是自制的,除了蔬果、肉和鱼,比如沙拉巴,是自制的。熟食大部分是自制的,面包是自制的。在法国,家乐福是以生鲜为骄傲的。中国区的生鲜做的不是特别理想,以前我们的生鲜做的很好,但是近来我们的脚步慢了下来,其他公司的脚步加快了。比如,乐购超市的面包就是做的很好的,很有购买力的。生鲜就是很简单,消费者就是想不想买?不像是其他包装食品看品牌,比如,水果,消费者拿起来,如果觉得很新鲜就买了,如果这个水果已经烂掉了,就不要买了。所以,我们做生鲜,抓的就是质量。生鲜以前是20个点的毛利,现在降到了10个点的毛利,比如,我们的蔬果每天都是要扔掉很多的东西。有些蔬菜,不是质量不好,而是长的不好看了,顾客就不想买了。这个黄瓜如果长的不好看了,这些我们拿出来放到沙拉巴,这个我们是允许的。比如,刚死掉的鱼,我们就立即分割做深加工了。比如肉,从送到到售出要两天,实际上就是一天。包装蔬菜是有机的,包装的水果都是有机的或者是进口的。
《店长》:你们如何保持价格的灵活性?
张伟:关于商品的价格,都是有市调部门去竞争店调查的,发现竞争店的某一个商品的价格比我们便宜,市调部门直接在电脑里修改价格,而各个业务部门没有权限直接修改商品的价格。所以,价格能够执行下来。以前的商品价格是门店的业务部门来控制的,有时候,他们可能因为觉得毛利低等原因而不愿意修改。
《店长》:您是如何看待同行之间的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呢?
张伟:我也有朋友在其他超市工作,他们也是有绩效压力。这种竞争要是在明面上,是可以接受的。以前我在北京的时候,每家都有市调人员,在做价格调查时,相互抓来抓去,也没有意思,后来呢,就是我知道你是竞争店的市调人员,我给你一个胸卡,你可以随意抄我的价格;我的市调人员到你那里,你也给我一个胸卡,也可以抄你的价格。时间长了,大家认为也是对你自身的一个检查,你店里的价格到底有没有问题,你为什么怕别人来抄?也是对自身的激励。每个星期我也是会去竞争店查看他们的情况,他们有什么新品上市,若是我的店里没有,就立即让相关部门给总部反映。对于我们来说,竞争对手并不是敌人。我想,未来的中国零售业不会像现在这么凌乱,应该是很有序、很互补的。
《店长》:您是如何看待顾客忠诚度的培养呢?
张伟:忠诚度和老百姓的心理也是有关系的,以前家乐福开的老店,顾客的忠诚度还是非常高的。杭州家友(联华)超市是1997年开的,她的顾客忠诚度也很高,这个和媒体的炒做也有关系。
我们有一位顾客,是一位退休的老师,她就是一位非常忠诚的顾客。她发现我店里有个问题,就反映给主管。但是主管处理的方式并不是很好恰当,就是向厂家促销员罚钱太多了。老太太觉得,这个促销员一个月才挣600块钱,你一下子罚了她100多快钱,心里就很过意不去。老太太就找到这个主管,当时这个主管也很忙,就给老太太说,这个事情跟你没有关系,你就不要管了。后来,这位老太太就找到我,她说,其实这个事情与我也没有关系,就是反映了一下情况,你们就罚那个促销员那么多钱,我就住在这个地方,每天都来你们店里,和你们店里很多人都认识。这样的顾客就是我们的忠诚顾客,但是这样的顾客太少了。
大部分来购物的顾客,首先要求的是你的环境和服务,其次才是你的价格和你的商品。我们家乐福以前是五大政策,现在是六大政策,增加了一个服务的政策。店里对顾客的服务要提高,比如,我们的收银速度要提高,不能够让顾客等太久;我们家乐福另外一家店有一个专门给小孩换纸尿裤的地方,这个店暂时还没有;我们店里准备增加一些休息椅;很多都是从顾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