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效主管的核心能力,包括了赏罚分明。在赏与罚之间,必须非常谨慎,因为这会形成组织的价值观,甚至成为公司的文化。
为何要管理不佳的绩效?标竿学院常驻资深顾问邢宪生指出,这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公司竞争力,确保企业成功,吸引并留住关键人才。而主管必须协助、教导,并激励员工执行工作。
邢宪生表示,不处理绩效不佳的员工,会引起其他人的效法,觉得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努力?也有员工会觉得老板赏罚不分,在这里毫无前途可言,因而萌生他就的念头。
至于什么样才算是绩效不佳的员工?邢宪生表示,一、无法做到合理品质或数量标准的员工。二、不认同公司的价值体系。三、影响其他员工的负面态度。四、违反企业伦理或工作规则。五、其他的行为不当,如:经常迟到、因循、缺席。
处理绩效不佳员工的原则,邢宪生认为,处理的时机很重要,及早指出并且即时处理,员工才能清楚地知道对错。而在沟通前,主管应该要先做客观的调查,或许之前认为不当的事情,只是个误会,如果不是误会,在沟通时也能有所本,例如说对方迟到,那就应该拿出打卡单,以避免各说各话,无法达到沟通效果。
邢宪生也建议,在沟通时如果能够白纸黑字,清楚地将沟通事项逐一厘清,且双方共同签署,那将来就不会产生像是你没说过、我不记得的问题。
给员工改过的机会,也非常重要。中国俗说:“事不过三”,外国人也认为应该要给三次机会,让员工自我调整。动不动就用减薪或是裁员来恫吓员工,邢宪生认为这是非常不恰当的作法,因为主管怎么做,其他人都在看,过于严厉的惩罚,会让员工对公司失去向心力和信赖感。
当员工绩效出不来,沟通时又什么话都不肯说,但他却能跟其他同事嘻嘻哈哈,这时主管就要回头想想,是不是自己让对方无法信任,还是员工怕多说多错,担心“棒打出头鸟”。因此主管建立自己在员工心目中的公平性和信任感,跟如何管理员工同样重要。
邢宪生说,职场难免会有官大学问大的问题,要任何人承认自己的错误,都是很困难的。现实职场有太多的主管,就算明知有错,宁可绕路都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的行事风格,会造成组织的价值观跟着一起倾斜,主管不可不慎。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潘俊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