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卖场跟顾客玩智力游戏,在价格上‘躲猫猫’,原价多少,现价多少。你蒙他,他明天就不来了。而我是向顾客传递一种真实的信息。失去了诚信,以后就什么都没有。现代人对诚信要重新理解一下”。
支光斌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他多次提到那个淳朴的年代,对那个时代“始终留有恋眷”。
他说,他们那年代的人保留了当时遗留下来的精神气质,这一点至今对他影响很深。
总有一种不同让人感动
成都某知名零售企业春熙店,经常有不同的顾客光顾,给所有人共同的感受是,“这个店跟别的店好像不一样,味道很特别。”
“每个店进去,味道都不会一样。每个门店都是店长风格的体现。如果一个店面死板、冷漠,那么这个店面的店长也肯定是这样的。”支光斌说。
他所在的门店在他手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支光斌觉得自己真的没做什么。商品同质化很高,都是一样的商品。他觉得,现代超市到今天这一步,核心在于给顾客附加值,得到购物以外的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他眼里,所有工作都围绕顾客进行。“要让顾客满足、满意。顾客不满意,就会产生不信任感。”
每天早上都有老龄顾客来购物,尤其是有商品促销时,很多顾客都挤在门外,支光斌就会组织员工把顾客安排好,给老年人摆上桌子和凳子,送来茶水。时间长了,老年人觉得既温暖又安心,“都替我们想好了,那就常来。”
所在企业的人性化服务对他影响很深,他不让员工急于售卖产品,而是给顾客善意地指导,真心去帮助他们。现在很多人不会做菜,支光斌会通过卖场提案的方式告诉顾客,这个肉可以买去做什么,并且给顾客讲解烹饪做法。
“现在很多卖场跟顾客玩智力游戏,在价格上‘躲猫猫’,原价多少,现价多少。你蒙他,他明天就不来了。而我是向顾客传递一种真实的信息。失去了诚信,以后就什么都没有。现代人对诚信要重新理解一下。”这就是支光斌所坚持的理念。
接手前,所在门店就很精细化,但支光斌还要更细致。刚接手这家店时,员工都按总部要求对顾客说礼貌用语,但支光斌觉得员工流于形式,并没有做到家。因为他们打招呼的声音和脸上流露的笑容,并不是发自内心。
怎么让员工发自内心呢?让员工快乐工作,他们自然会发自内心,激发出热情。支光斌是个真诚而明朗的人。“按照佛家的理解,大家聚到一起就是缘分,让员工喜欢,首先要有一颗明朗的心。”
光杆司令是玩不转的。改变春熙店,支光斌是从员工做起。他要求员工对工作发自内心。将有所取,必先予之。支光斌先对员工进行思想改造和前景展望。
“每个人追求有差异,目标有大小,但人其实都是一样的,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变。在给员工培训时,有人私底下不认同,认为我就是在骗、在忽悠。”但是他不怕,依然用真心去感化大家。支广斌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保留了从那时候传承下来的痕迹,这一点对他影响最深。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就要按普通人来做。我不是个聪明人,我很踏实。我把内心的感受告诉他们,就像他们的兄长,站在员工立场,真心想帮助他们。人都有感情,是真是假都能分辨。”
有些人急于求成,支光斌会告诉他们,有些东西需要持续努力。在这个行业奋斗,还有广阔前景,只要职业素养达到了,什么时候都不晚。
“如果店长自己做得好,那你是什么性格,员工就是什么性格。”这是他从事店长多年的深刻感触。
最真诚的兄长
支光斌说,做店长没什么惊天动地,就是一堆琐碎的事。
有一个男员工在一段时间精神变的很颓废,支光斌主动找他谈话,员工告诉他:“生活很无趣,我不想干了。”再追问下去,员工才道出实情,原来他是情感上发生了一些挫折,支光斌耐心地开导他,“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大丈夫怎么能因情失志呢?一个没有承担的人,怎么去面对生活的风雨……”下班后,支广斌没有回家,而是叫上他去喝酒谈心,经过一番开导后,这位员工心情好了很多。在支光斌的耐心开导下,他从失意中走了出来。休息时去登山,去学摄影,决心把精力转到工作上来,很乐活地去生活,并已经从基层员工渐渐成为一名领导干部。支光斌说,这个员工一直记得他,经常给他打电话。
支光斌说,人跟人在一起就是朴实无华的。“心地无私天地宽,没什么可以藏着掖着的,你心底无私,就会敞亮。人生的苦恼都是自找的。人应该活得简单些。”
作为员工们的兄长,他愿意多在员工身上付出感情。对于员工的错误,很少粗暴地开罚单,“如果员工错了就开罚单,那员工对顾客也会很简单。”支光斌认为,对待事情要认真,对待员工要真诚。
员工工作上出现什么问题,支光斌习惯于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他说,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当员工和主管发生不愉快,支光斌会亲自过问。有一次,员工告诉他,说不喜欢主管,因为主管说话方式很不友好。支光斌就会去找主管沟通:“你的员工有这样一个情况,你不要怪他。让你的下属有热情,你的工作也顺当嘛!”主管也觉得是这么个理。
支光斌认为,很多事情,就是做还有不做的问题。从员工到干部,每个人身上都有问题,需要的是互相沟通,相互理解。
厂家促销员为了抢客经常发生口角,甚至动手。有一次,两名促销员闹得很激烈,面对两双冒得出火来的眼睛,支光斌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没有她,你的生意也不会好,你有你的好,她有她的好,这样在一起才能做好。卖东西就是要有整体气氛,集合起来才有力量……”一番道理讲后,两个促销员都感到了惭愧。
支光斌不认为员工有问题。“员工其实很简单,你说怎么样,他们就怎么样。员工发生了问题不要简单对应,对待问题要深入一点。”
支光斌爱管“闲事”,得知促销员工资低,他就会跟供应商去探讨工资,帮他们提高。“做生意的人都很聪明,一说就透,涨工资干得更好,受益的还是厂家!”
卖场有事,支光斌自己扛着,他从不推卸责任,他说,如果问题都在别人身上不在自己,那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面对渐渐成长起来的90后员工,很多主管或员工向他抱怨,但支光斌却不这么认为。“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你为什么要求他们跟你一样?你想通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如果你不认可别人,别人就不认可你!”在90后不愿加班的问题上,支光斌也很理解,并不用时间去强迫这部分人,而是合理地安排他们的工作。
支光斌才去店里时,员工的奖金只能拿五级,但离开时,员工却可以拿到二级或三级。支光斌常说,就是希望员工发工资的时候,可以让大家多拿一点。支光斌很感性,他说他经常会感动。
“给所服务的企业带来效益,给一起工作的伙伴和团队带来利益。”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的耕耘,使他所在的店铺,销售和利润都有了让人惊叹的增长,同时,门店的员工的收入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创造“共赢”的局面,也许就是他的价值所在吧。
(本文来源:超市周刊 作者:曹子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