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应邀列席一个大集团的销售会议。离财年结束还有三个月,但销售任务还差45%左右,会上大老板忧心忡忡地询问主管销售的副总裁:“年底之前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务?”销售副总沉吟片刻道:“从我的经验上来看,应该可以完成。在此,我向领导保证,排除一切困难,力争超额完成任务。
大老板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有些好奇,散会后,悄悄问大老板:“你怎么相信年底之前能够完成任务?”
大老板用沉重的语气回答道:“我相信他的人品。想了想,又转头问我:“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
办法当然有,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管理工具:销售漏斗。

传统销售漏斗的局限
销售漏斗主要是用来管理复杂项目周期长、产品价值高、偶然性强。
销售中最难处理的地方就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销售漏斗的基本思想就是变“不确定”为“确定”,只有确定才能衡量、只有衡量才能管理 。
如果想利用这个工具一般会分为几步:
确定每个产品的销售阶段和先后顺序,比如赢得客户认可阶段、引导立项阶段、商务谈判阶段等,并定义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
确定项目的平均销售周期。比如S系列的挖掘机平均每单销售周期是45天。
确定好每个阶段的成功率,假设确认客户意向阶段有10个项目,最终落单的是两个,这个阶段的成功率就是20%。
比如刚才那个老总的问题,用销售漏斗解决就变得比较容易了。假设他们的销售阶段有五个,每一阶段的销售成功概率分别是10%、40%、60%、80%、90%。每个阶段正在运作的项目个数分别是:65、34、27、15、6;每个项目的大小统一按照50万元计算,销售周期是一个季度。
那么,如果在最后的一个季度里,已有的潜在客户最终的签单额就是:65×50万元×10%+34×50万元×40%+27×50万×60%+15×50万×80%+6×50万元×90%=2685万元。
这就是漏斗的突出作用销售预测。从大方面讲,销售漏斗还有另外两大作用:制定销售目标,达成销售计划;评估销售组织能力。理论上它还可以分析销售障碍、分配销售资源、确定回款进度等。
销售漏斗的作用,来源于将不确定的东西变得确定。但这些因素要想真正确定下来,却并非易事,因为事是死的,人是活的,于是常常误判。
(来源: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