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企业鉴别高品质人才的特征及存在的误区

企业鉴别高品质人才的特征及存在的误区

2012/8/31 10:23:02

  随着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核心人才的拥有和保留。那么,对于企业来讲,谁是潜质人才?不同企业、不同行业所定义的核心人才并不相同,同一个企业在发展阶段,定义的核心人才也不一定相同,如何鉴别潜质人才?是关注这些员工目前的绩效还是关注其未来潜质?当我们了解了谁是潜质人才之后,我们又面临如何培养这些潜质人才,怎样留住这些人才的问题。

  但何谓“高潜质人才”?无论是对想要选拔人才的领导者,还是对想成为领导者的年轻精英,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才兼备”看似很有道理,但在现代社会中,不仅“德”很难衡量,而且“才”也是因岗位而异,变得很难衡量了。那么,有没有一些通行的办法,来衡量一个人的领导力潜质,从而判别他(她)是否属于高潜质人才呢?

  首在现今经济不景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无疑会在它们认为有能力引领公司的人才身上投注更多的精力,所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当下有增无减。而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挑战是,高潜质人才的标准应该如何衡量?每家企业对高潜质人才的定义不同,但这个群体普遍具有四大特征:

  首先是战略眼光。通常,有这种眼光的人能将组织利益放在部门或个人利益之前,他乐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与同事友好协作。

  第二大特征是好奇心。在组织或战略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能较快地拥抱新想法和新思路,愿意投入精力和激情学习新的知识。这类人不会惧怕变化,心胸比较开放。

  第三个特征是同理心,又称换位思考,这是指员工能站在同事或领导者的角度感受别人的想法,获得相同的体验。这是所有素质中最难培养,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决定了一个人具有多大的柔软性,是否能真正欣赏或采纳别人的观点。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够在任何一种新的文化或工作挑战下全身心地投入。最后一个特征则是成熟度,过去经历的考验和磨难能让人迅速成熟起来,人生沉淀的越多,在面临新问题时便越能从容地发挥。

  第四个是情商。“情商”一词的概念提出者丹尼尔·戈尔曼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是什么造就了领导者》,就研究了专业技能、智商和情商对一个人出色业绩的贡献率,发现情商的贡献至少是其他因素的两倍。而且,在公司中职位越高,情商的作用就越重要。在身居高位的领导者中,佼佼者和平庸者的业绩差异90%源于情商因素,但并不是绝对。

  按照情商的五项标准,“高潜质人才”往往有自知之明,对人对己都比较诚实,并抱有务实不苛求的态度。他们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常常会自我反省,深思熟虑,不断成长。他们追求成就感,对工作充满激情,乐于学习并富有上进心。他们具有同理心,善于和别人交流,并能够培养人才,凝聚团队。他们善于社交,能帮助人们管理团队,调动人脉资源。

  如果你问一百个企业领导人,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将惊人的一致:优秀的人才。问题是,如何来建立你的人才库?通常来说,企业都会做两手准备,一方面从外部引进人才,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人才筛选机制。可惜的是,很多企业在人才筛选的第一阶段就遭遇了滑铁卢,在关于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潜质人才的问题上,众说纷纭。事实上,在高潜质人才的鉴别上,存在很多误区:

  高绩效者并不一定是高潜质者。很多企业在甄选高潜质人才时,都会以“绩效导向”为依据,简单地把高绩效者等同于高潜质人才。如果你也像这些企业一样挑选你的高潜质人才,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滑入了高潜质人才鉴别中最常见的一个误区。

  高情商者并不一定是高潜质者。事实上,情商和能力素质一样,关注的是某种特定环境下的状态,并不强调可塑性。我们当然同意,职位越高,情商的重要性越是明显,因为高的岗位必然需要和更多的人合作、协调,并带领更多的人工作;但是,这绝非唯一的要求。情商是潜质的必要条件,却远远不是充分条件。仅仅有高情商,如果其他方面欠缺,仍然不具备高潜质。

  符合目前能力素质要求的人未必是高潜质者。这也是很多企业在鉴别高潜质人才时没有认识到的。很多企业认为,既然这个人在目前的职位上干得很好,能力不错,那把他提到更高的岗位上,人才还能继续发挥作用。但是,不同级别的职位需要非常不同的能力体系。许多在低层级岗位帮助你获得成功的关键素质,到了高层级时反而可能成为你成功的巨大障碍。

  目前绩效不高的人未必不是高潜质者。很多企业在挑选自己的高潜质人才时,都把眼光局限在目前的高绩效人群。但是,正如高绩效者并不一定是高潜质者一样,目前绩效不高的人也并不一定就不具备高潜质。相反,研究表明,7%的高潜质者目前并不具备高绩效。

  既然在甄别企业的高潜质人才时存在那么多误区,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甄别高潜质人才呢?光辉国际在全球的大量研究表明:具有高学习敏锐度的领导者更容易在具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所谓学习敏锐度,是指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举一反三运用于新的或者变化中的其他情境的能力和意愿。从学习敏锐度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敏锐度有别于通常的能力素质,强调的是“敏锐度”,也就是对新的、变化环境的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它不同于通常所讲的学习能力。

  大量的研究表明,区别成功与不成功管理者的关键是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成功的管理者从工作中总结出有效、积极的学习方式。他们的学习速度快,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更善于总结经验、适应变化,或者说,他们更具学习敏锐度。

  引进了学习敏锐度这个重要的变量,我们就可以给“高潜质人才”下定义了:智商、情商等基本素质,结合人才的过往经验,再乘以人才从经验中学习并运用于新的或者变化中环境的能力和意愿,即他的学习敏锐度。企业可以运用学习敏锐度来鉴别不同的人才,并根据不同的人才类型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找到组织中的高潜质人才,只是人才培养工程的第一步。然而,这也是异常关键的第一步,只有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企业才可能在事关未来成败的人才工程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很多公司认为,入选“高潜质人才”库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奖励。但是,那些拥有最佳实践的公司不仅考虑参与具体培养计划的好处,还会斟酌“高潜质人才”的薪酬。当然,经济激励不应该过多,而且必须符合为公司打造长久优势这一目标。因为金钱等外部激励手段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和渴望获得成就与认可等内部激励因素相结合。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全部评论(0)
正在读取评论...



免费试读(2013年1月号)
论坛互动 更多
官方微博
  • 热门文章
  • 本周
  • 本月

常务理事单位:步步高商业连锁 | 苏宁云商集团 | 银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 黑龙江比优特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理事单位:江苏五星电器 | 杭州天际线设计联合体 | 河北国大连锁商业公司 | 苏果超市 | 台州华联超市 | 浙江华润慈客隆超市 | 苏州什物谷连锁超市 | 中山市壹加壹商业连锁

友情连接:联商网 | 店师傅 | U箱 | 星力集团 | 黄商集团


关于我们 | 意见与反馈 | 联系我们 | 在线订阅
联商网电话:0571-87015503    传真:0571-87015503-830    Email:dz@linkshop.com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