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超市周刊》、龙商网联袂推出2012年度行业事件
1.五部委整顿零售业违规收费
2012年新年伊始,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清理整顿零售商向供应商违规收费》的通知,零售商成为众矢之的,通知强调零售商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向供应商收取的合同费、搬运费、配送费、节庆费、店庆费、新店开业费、销售或结账信息查询费、刷卡费、条码费(新品进店费)、开户费(新供应商进店费)、无条件返利等均属于违规收费。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很多媒体也都不约而同地对零售业加以鞭笞,再一次把零售商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点评:零售商真的那么可怕、可恨吗?耗时大半年,由国家五部委亲自出面对零售商“乱收费”现象的整顿,最后的结果是更多的零售商在“觉醒”,发出了维护自身权益的声音。进场费的产生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合理收取进场费是零售商与供货商经过谈判而达成的共识,并没有违背市场规律,对于进场费,政府的理念不应是简单的禁止或者放开,政策出发点应该是在规范博弈规则方面做到公平。
2.沃尔玛追加1号店投资
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美国沃尔玛2月20日上午宣布,拟对中国电子商务公司1号店增加投资,持股比例将从20%提高至约51%。这意味着沃尔玛正式取代平安集团成为1号店最大股东。
沃尔玛在2011年秘密买入1号店少数股权后,已明确表示有意抢滩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在前CEO陈耀昌离去后,高福澜上任。陈具有华裔和熟悉中国市场的背景,而高则具备更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实战经验。我们猜测,在2012年初,沃尔玛中国区高层经历一番人事变动,沃尔玛携手1号店的背后,还可能源于沃尔玛在中国市场迫切面临本土化的难题。
点评:沃尔玛“接盘”1号店,无疑显示对中国持续井喷的电商前景看好。通过借力1号店,沃尔玛得以弥补线上业务的薄弱,线上线下整合的中国战略日渐清晰。对于1号店来说,借力强势零售商,也有利于弥补供应链控制力的不足,打开双方获得共赢的窗口。
3.首届“功夫之星”零售业技能大赛举办
3月29至31日,由《中国商报》主办、《中国商报·超市周刊》联袂辽宁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连锁商业战略发展研讨会暨首届中国零售业“功夫之星”技能大赛在辽宁省盘锦市紫澜门假日酒店成功举办。
值得一提的是,3月29日进行的首届中国零售业“功夫之星”技能大赛决赛项目堆头设计、POS机扫码、快速解扣三项分别在上下午决出伯仲。据了解,参加本次技能大赛的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17家商超企业的200余名员工。
点评:在成本上涨、行业增长乏力的当下,企业内部经营能力的提升成为每一家企业不得不关注的课题。首届中国零售业“功夫之星”技能大赛的举办,得到了全国各地连锁零售企业的积极响应,也引起了行业对于员工技能培训的空前重视。
4.胖东来实施周二闭店
自2012年4月1日起,胖东来所有门店正式执行“每周二闭店一天”的制度。虽然零售行业早有“增加员工休息”的倡议,但胖东来此举还是引起了业界热议。
可观的销售、竞争的隐忧、客流的流失、对消费习惯的挑战等,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多数企业虽然有“给一线员工更多休息”之心,但还是鉴于多种因素困扰而力不从心。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胖东来缘何能有如此魄力?“把得失看淡一点,企业经营的成功绝不是对眼前利益的斤斤计较,而应该学会‘曲径通幽’,看似是对企业不利的事情,或许正是突破瓶颈的好棋。”对于尝试周二闭店的做法,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这样看。
点评:每周闭店一天肯定会对销售有些影响,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司,仅仅考虑创造物质财富是不够的,更多是要考虑员工的生活品质,因为员工不是机器,而是企业的最大财富。
5.家电零售电商喋血江湖
5月初,苏宁电器旗下的苏宁易购宣布将投入20亿元特价货源和4亿元让利额度,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宣称从5月开始的3个月内将让利总额超过5亿元。
按阴谋论的说法,苏宁、国美等挑起的这轮价格战主要是围剿京东商城,因京东商城一直筹划今年下半年赴美IPO。在竞争对手羽翼未丰之前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显然有助于保持自身的领先地位。这一说法不无道理。2011年,苏宁电器939亿元的销售额是建立在1724家门店的基础之上的,而没有一家门店的京东商城公布当年的销售额是309亿元,这个数字是苏宁易购去年59亿元销售额的数倍。苏宁电器今年一季度的报表显示,其实体门店的收入增幅仅6.4%,而苏宁易购的收入增幅却高达74%。国美电器的情况则更加糟糕。
点评:京东商城已成为苏宁、国美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线上交易的增长率已远高于实体门店。可见,此轮价格战实则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苏宁国美而言,转型已迫在眉睫。
6.王府井百货投资1亿进军电商
6月18日,在王府井百货(拓展选址信息)2012招商推介会上,该公司宣布,拟投资1亿元构建包括王府井百货官方网站、移动商城、后台业务管理系统、仓储物流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完整的线上经营服务体系,网站的定位是时尚、精品B2C购物网站。
“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如破竹,发展速度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对传统零售业市场亦造成巨大冲击。”王府井百货(拓展选址信息)电子商务销售总监庄帅认为,在目前的B2C领域,互联网企业占有主要份额,而传统零售百货业在国内在线零售20强中尚未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传统百货,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点评:百货行业从整体上来看,触网效果都不是很好。目前百货行业的电子商务还存在缺陷,尤其是人才方面奇缺,做网店和实体店差别还是很大的,百货业在网购模式上还需要继续摸索,需要不断创新。
7.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费用
7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会议指出,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流通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产业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流通效率低、成本高问题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提高流通效率、方便群众生活、引导生产发展和促进居民消费,加快推进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点评: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近两年来我国的出口和投资放缓,消费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流通领域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但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造成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依然滞后于国际水平。虽然部分农产品流通税得到了减轻,但这对于促进连锁零售行业的发展还明显不够。
8.新建社区商业面积不低于总体10%
8月3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对解决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给予了相关政策层面的支持。
《意见》提及,要制定完善社区商业网点配置,其中,新建社区(含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小区、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安置住房小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同时,《意见》还提出,地方政府应出资购买一部分商业用房,用于支持社区菜店、菜市场、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便利店、早餐店、家政服务点等居民生活必备的商业网点建设。严格社区商业网点用途监管,不得随意改变必备商业网点的用途和性质,拆迁改建时应保证其基本服务功能不缺失。
点评:这是政府首次对于新建社区商业面积的具体占比规定,这对于促进社区商业的规范发展将起到政策上的支持与引导作用,此外,为减轻流通产业税收负担,《意见》还明确,在一定期限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9.购岛绊倒在华日系零售商
9月11日,日本野田政府与钓鱼岛所谓“拥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署钓鱼岛“购买”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针对日本政府的这一无耻行径,国内多地出现抗议活动,在华日资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随后几日内,由于当地民众举行反对日本政府“购岛”的活动,山东威海的日资商场永旺佳世客购物广场不得不关门歇业;永旺旗下的吉之岛超市曾一度关停广东等地的40多家门店。在北京,华堂商场、7-11便利店、优衣库等日资零售企业在9月18日前后的敏感时期,以“为员工和顾客的安全考虑”为由,闭门歇业;位于重庆的伊藤洋华堂门店也不得不连续闭店停止营业;威海、青岛、南京、南昌、西安等地的日资服务贸易业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点评: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日本政府的购岛行动很快殃及在华日系零售企业,使得本来在华发展就寸步难行的日系企业陷入更为被动的局面。
10.零售百强增速创新低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零售业连锁百强的销售平均增速不足10%,三年来首次低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幅。商务部对重点零售企业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前三季度,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平均增速仅8.4%。上一次连锁百强的销售增速不到一成,还是十年前的事情。
另一项数据也显示了零售企业目前发展的举步维艰。在已经发布三季度财报的百货上市公司中,在销售额增长趋缓的情况下,超过半数企业的净利处于下行状态。超市业也不例外,大部分公司出现了净利下降或者净利增速放缓的状况。
点评: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国内零售企业再次走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以往单纯靠规模驱动企业发展的时代面临终结,零售企业亟待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
11.“双十一”:新旧零售的交锋
“双十一”当天,支付宝总销售额191亿元。
这一数据相当于2011年国美年销售额的近1/6,相当于王府井百货去年一年的销售额,相当于2011年麦当劳中国旗下1400家门店合计销售额的近2.36倍。
根据天猫方面的数据,今年参与双十一的商家数达到1万家,是去年的5倍。
从参与商家和电商代运营商的反馈看,针对去年双十一普遍出现的缺货、发货延迟等问题,大部分卖家提前加倍安排了备货量、客服、仓储和物流人员。
点评:天猫“双十一”并非一场电商大战,而是新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的大战。以电商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将对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开展一次革命性颠覆。
12.国务院十大措施为流通减负
1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降低流通费用10项政策措施,包括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和恶意占压供应商货款,同时将制定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的法规。
会议明确,要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用水用电价格。实现三个“同价”,一是规模化生猪、蔬菜等生产的用水用电与农业同价;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用电、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用水执行工商业用水价格的较低标准或非居民用水价格;三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冷库用电与工业同价。
在规范和降低农产品市场收费方面,会议明确,政府投资建设或控股的市场按保本微利原则从低核定收费标准。全面实施收费公示制度。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要开设专区,供郊区农户免费进场销售自产鲜活农产品。
在税收政策方面,会议增加了两项内容,一方面将开展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同时还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部分鲜活肉、蛋产品。
点评:流通领域目前面临高用工成本、高税收、高管理费用和利润率降低、销售额增速降低的“三高两低”问题,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一定程度上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来源:《中国商报·超市周刊》、龙商网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