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天猫国际化遭业内看冷 三种变局路径猜想

天猫国际化遭业内看冷 三种变局路径猜想

2013/1/9 10:09:44

  2012年底,在天猫智囊团大会上,有部分卖家透露消息称2013年天猫将可能上线国际站,布局海外零售。但是,部分电商人士却对此看冷,并对其结果不抱有太大希望。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天猫很难快速国际化,拓展海外市场的可期路径之一或是通过新模式(如天猫C2B预售)与海外品牌进行合作。

  于此同时,业界已经对天猫国际化战略进行了猜测,主要方式有三,天猫设立海外馆,继续吸引大量海外品牌入驻,面向国内用户;或者天猫直接上线英文站,携卖家参与外贸零售;或进军海外,上线海外天猫,吸引海外供应商入驻并服务当地。

  以下列出普遍猜测的三种天猫国际化方式以及实现所面临的难点:

  方式一:

  【进口形式】设立海外品牌馆,面向国内消费者。吸引大量海外品牌入驻,以代理合作、海外代购、海外预售等形式呈现。相当于对现在天猫供应商的进一步扩充。

  难点:

  ①海外品牌商在国内未设立分部和区域总代,品牌入驻要求亲自参与到零售环节,对天猫本土市场、后台系统、规则不熟悉,沟通存在障碍,物流、支付等多方面困难重重;

  ②海外很多品牌拥有明确的定位、调性等,本身很多品牌商暂时不认可网络渠道,不适应打折做法等,与天猫以往的流量分配的方式不契合;

  ③海外品牌的自身决策周期长,产品、品牌在国内不知名,面临二次打造品牌的任务,可能牵扯精力的同时造成资源浪费。

  方式二:

  【出口形式】直接上线面向海外用户的英文站,做外贸B2C。

  难点:

  ①天猫入驻商家大部分不具备丰富的海外物流、跨境零售经验,而天猫本身也没有供应链方面的优势来辅助商家;卖家要有很快的发货速度,如果周期太长,很可能取消订单;质量要有保证,产品价格和税费要透明。一旦有环节出现问题,逆向物流成本高;

  ②需要天猫组建强大的外贸网站运营团队,对平台进行维护,对品牌、产品进行梳理,需要制定规则,而且需要好的网站用户体验;

  ③要有足够的支付通路,改变支付体系。欧洲的支付方式非常分散,包括直接借记,在线信用转款和实时银行转帐、电子钱包、Paypal、纸质支票通过快递交付等等。天猫需要整合大量的支付通道,并完美与入驻品牌商形成对接;

  方式三:

  【出口形式】设立海外天猫,在海外设立网站,吸引当地供应商、品牌商入驻。这等同于现在的亚马逊在中国开了一家亚马逊来服务中国市场。

  难点:

  ①在海外设立商城需要复合当地法律法规,可能直接影响到天猫的一些传统促销手段和做法,以至于其在海外市场可能遭遇水土不服;

  ②每个海外品牌对其市场策略有很大的差异,天猫如何做好定位,并能够制约入驻品牌按照天猫方面的要求和节奏进行售卖将很困难;

  ③会直接受到海外成熟电商的竞争和压力。尤其与亚马逊、ebay等海外线上零售巨头竞争。

  天猫海外进展:

  据了解,天猫方面成立的有海外商家事业部,几年下来已经引进了几百个品牌,知名品牌占了一半左右。初步达到国外潮牌把天猫当作进入中国的第一站的目标。

  天猫海外商家事业部根据品类划分为国际一组和国际二组,国际一组负责非标品品类品牌,服装、鞋帽为主,国际二组负责标品、半标品,以母婴、电器、食品、鞋类为主。目前为止,GAP、优衣库等服装大牌也都顺利进驻天猫。而一些知名电器品牌如奥林巴斯、富士、索尼、松下、夏普等也都入驻,食品、日化的有可口可乐、P&G等。

  去年天猫也陆续有一些海外动作,年底天猫相关人士表示,将和国际品牌管理中心共建供应商筛选体系。前不久,天猫预售平台也已经联合美国等海外供应商做了一些生鲜水产的国内预售。此前有消息称天猫现在想把阿里巴巴已经实现的C2B模式运用到对海外品牌商品反向集中采购上。

  不过天猫的海外战略具体如何现在并未有准确的官方说法,天猫国际业务负责人暂未透露详情。

  业界观点:

  业界人士普遍对天猫的国际化表示看淡。一部分人看来阿里巴巴速卖通已经在做海外市场,天猫不需要再耗资耗力涉外。而跨境零售因手续繁、距离长、成本高在全球都是非主流方式,很容易陷入小打小闹的窘境,且国内品牌有价格无质量,在海外不具备竞争力。继续扩充海外品牌阵营服务国内用户却相对现实。

  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天猫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尝试国际化,利用阿里速卖通国际流量嫁接天猫可以很快实现过渡,但国际业务一定要实现本地化、集约化服务,于天猫而言走差异化路线,拿新兴市场为突破口,以收购形式进入海外十分可行。

  不过,无论进口和出口都会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关税、增值税的划定、商品滞留预警、设多个法律代表处等等都将给天猫带来压力,而跨境零售拉长的供应链让服务环节本遭受最大挑战,天猫平台方单纯的分成、广告盈利模式会严重限制其利润。

  (以下业内人士观点摘自新浪微博及相关论坛)

  @乔治庄严:个人觉得天猫出海的可能性很小。除商户因素外,阿里还缺乏等量级的支付工具配合。另外一个原因是已经有了速卖通,为什么还有浪费人力物力去做天猫的海外版呢?

  @宋卓艺:学之前套路机会比较大,利用阿里本身速卖通国际的流量,嫁接天猫商城直接过渡过去,跟淘宝之前做法一样,拦截流量。还是品牌商入驻,做本土服务,速卖通有天然的中国制造物美价廉优势,是在阿里国际的基础上有实力与ebay,亚马逊去拼的。

  @肖峰:跨境零售,我们的看法是一定要本地化,跨境服务需要集约化。否则,小打小闹做不大,跨境零售全球都非主流,道理很简单,跨境手续繁距离长,分散服务成本高。包括速卖通、还有阿里想搞物贸平台,介绍物流仓储,都很不易。

  @电商物流-Jerry_Kang::外贸B2C市场潜力巨大,并且这几乎是目前唯一盈利的电商类型。天猫拥有大量的商家资源,加上阿里的外贸经验,这块业务绝对可行!天猫需要做的最主要就是在海外的推广,提升平台的知名度,帮助商家吸引流量,以及解决收款问题。快递出口基本不收关税的,进口方的话,不同国家的政策不同,但是只要将申报价格做低,税也是很少的。

  @施玮玮:比起亚马逊的全球优势和中国亚马逊的全球开店,也就做进口靠谱点。国内无多少品牌价值的东西卖的这么贵,在国外哪有竞争力。

  @电商小武儿:先看看京东的海外效果再说,而且中国外贸电商很多都是靠卖廉价的“山寨”产品赚钱,而这与天猫的定位又完全相背。

  @not_real_百晓生ebrun:三种比较下,第二种开海外亚马逊模式难度最高,风险最大,与国内天猫融衔接很小,其意义在于影响力。如果实施,将直逼当地电商和亚马逊ebay,野心不小。天猫的国际格局视野将取决于马云对海外市场的判断,以及时机的把握。毕竟今年极有可能是阿里上市的关键年。

  结语:阿里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蛋糕。据媒体报道,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的息税前利润很可能超越亚马逊。另据媒体披露,阿里巴巴或与2015年年底进行IPO。据专家预测,到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的估值将达到1,500亿美元。
  (来源:亿邦动力网)

全部评论(0)
正在读取评论...



免费试读(2013年1月号)
论坛互动 更多
官方微博
  • 热门文章
  • 本周
  • 本月

常务理事单位:步步高商业连锁 | 苏宁云商集团 | 银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 黑龙江比优特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理事单位:江苏五星电器 | 杭州天际线设计联合体 | 河北国大连锁商业公司 | 苏果超市 | 台州华联超市 | 浙江华润慈客隆超市 | 苏州什物谷连锁超市 | 中山市壹加壹商业连锁

友情连接:联商网 | 店师傅 | U箱 | 星力集团 | 黄商集团


关于我们 | 意见与反馈 | 联系我们 | 在线订阅
联商网电话:0571-87015503    传真:0571-87015503-830    Email:dz@linkshop.com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