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短账期”祸福难料

“短账期”祸福难料

作者:郑爱君 2009/9/10 9:53:58


    资本资本,生意之本,没有资本就做不了生意,而资本越多生意自然也越好做。这本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可如今很多供应商为减少资金成本,减轻资金压力,动起了缩短超市账期的念头,想方设法实现之。在很多供应商看来,若是与超市的结算方式为短账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比如,账期为15天或20天,一定程度上也许让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得到缓解,孰不知这里可能产生诸多问题,甚至影响供应商自身利益。

    一般来说,容易涉及到短账期的商品有品牌性商品、保质期较短的商品(如冷冻、保鲜食品等)、卖场必需的结构性商品(如进口商品、特色商品等),针对这些商品,供应商在谈短账期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仔细分析,从而趋利避害,否则可能自以为获得了短账期的好处,实则相反。

    首先,短账期会给供应商的品项分销带来困难。在品项分销上,超市会选择一些适销产品,除结构性商品会保留外,其他达不到正常周转的商品都会进行淘汰处理。如果供应商要求超市做短账期付款,超市则会重点考虑:该供应商的库存周转是否合理,所付出去的款项是不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销售回来,是不是可以在付款期内让资金再流转一次,增加资金的使用率。

    这样,超市采购人员在对商品进行贡献率分析的时候,如果达不到正常的贡献,将会被采购无情锁码,并将会对已进货但达不到周转要求的商品进行退货处理。因此,短账期首先给供应商带来的是单品数量的减少,这对供应商的品项分销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短账期给供应商带来的销售机会损失会增大。超市对短账期的库存周转要求非常严格,而为了保证正常的库存周转,在每次的单品进货的货量上,采购或者楼面会相应减少订单数量,这样会增加缺断货的风险。

    再次,陈列面会永远处于不丰满状态,给顾客造成这个商品销售不好的印象,因为销售不出去,所以货品会进货量较小。

    最后,会形成恶性循环,将整个商品系列在各种生存环境上消失。因为陈列面的减少,因为库存周转的要求,因为付款周期的贡献率的问题,理货员不再下订单,以致商品出现缺断货情况,采购发现此商品贡献度太小,且最后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此商品在超市销售不好,没有带来太多的利润或者销售额,结局就只有下架退货,清理滞销品。

    因此,凡事都需要用辩证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并不是说短账期就能给供应商带来利益。虽然它会给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减轻相应负担,但同时我们所面对的将是品项分销问题及为保证超市合理库存周转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作用,最终将会导致产品在局部市场上的消失。因此,向超市请求短账期的供应商应三思而后行,认真分析利弊后做出正确判断,有的放矢。
全部评论(0)
正在读取评论...



免费试读(2013年1月号)
论坛互动 更多
官方微博
  • 热门文章
  • 本周
  • 本月

常务理事单位:步步高商业连锁 | 苏宁云商集团 | 银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 黑龙江比优特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理事单位:江苏五星电器 | 杭州天际线设计联合体 | 河北国大连锁商业公司 | 苏果超市 | 台州华联超市 | 浙江华润慈客隆超市 | 苏州什物谷连锁超市 | 中山市壹加壹商业连锁

友情连接:联商网 | 店师傅 | U箱 | 星力集团 | 黄商集团


关于我们 | 意见与反馈 | 联系我们 | 在线订阅
联商网电话:0571-87015503    传真:0571-87015503-830    Email:dz@linkshop.com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